全文字数:4583
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及防治对策[摘要]未成年人犯罪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然而,近几年来,未成年人犯罪都呈上升趋势,在犯罪年龄上呈现低龄化趋势,在犯罪人数上呈现增多的趋势。这已经影响到家庭和社会的稳定及社会的长治久安。预防和治理未成年人犯罪,是一个非常紧迫而重要的任务,本文通过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概念、特点、原因的分析,提出净化外界环境,消除不良因素等未成年人犯罪防治对策。 [关键词]未成年人犯罪 特点 防治对策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期,党中央提出了“以法治国”的理念。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未成年人犯罪,然而,近几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却呈上升趋势,在犯罪年龄上呈现低龄化趋势,在犯罪人数上呈现增多的趋势。这已经影响到家庭和社会稳定及社会的长治久安。[姬素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系统工程化建设》,法律出版社,2004年2月]“未成年人犯罪的比重,是衡量治安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本文论述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及防治对策。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概述 我国刑法基于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少年儿童接受教育的条件,依据我国的地理、气候条件,根据国家对少年儿童的政策及对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所谓未成年人,刑法上的含义是指已满14周岁、未满18周岁的人。所谓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已满14周岁、未满18周岁的自然人实施的违反刑法规定,具有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与应受刑罚处罚性的行为。与成年人相比,未成年人的心理和生理有以下特征:第一,心理上进入了由幼稚转向成熟的过渡时期,具有半儿童、半成人的特点,表现有较强的模仿欲和好奇心,对外界反应敏感。第二.生理变化明显。未成年人正值青春发育期,身体各组织、器官发育很大,第二特征也日见明显,新陈代谢加剧,显得精力旺盛。第三,独立意识提升,自尊心较强。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