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编号:FY118 论文字数:12082,页数:18
摘 要
《民法通则》第92条规定:“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得利,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得利返还受损失的人” 。可以看出不当得利之债完全是基于法律的直接规定,而不是基于当事人的意思而产生的。但构成不当得利须同时具备四个基本要件,即一方获得利益、他方受到损失、获得利益与受到损失之间有因果关系、没有合法根据。在我国审判实践中对不当得利的返还作了一些限制和例外的规定。不当得利制度的确立,是我国民事法律制度渐趋完善的体现,对于较完整地体现并维护公平原则,降低交易风险和保证交易安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这样就要求我们对不当得利要从根本上去深刻理解它、在实践中去适用它,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建设提供坚强而有力的法律保障,维护社会正义。
关键词:不当得利 财产利益的积极增加 财产利益的消极增加 牵连关系 目 录 引言…………………………………………………………………………………4 一、不当得利的概念及类型(一)不当得利的含义……………………………………………………………5 (二)不当得利的基本类型………………………………………………………51、给付不当得利…………………………………………………………………52、非给付不当得利………………………………………………………………6二、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一)一方获得利益………………………………………………………………71、财产利益的积极增加……………………………………………………………72、财产利益的消极增加……………………………………………………………8(二)他方受到损失………………………………………………………………8(三)获得利益和受到损失之间有因果关系……………………………………8(四)没有合法根据 ……………………………………………………………9三、不当得利的效力(一)不当得利之债的债权人 …………………………………………………101、给付不当得利的债权人…………………………………………………………102、非给付不当得利的债权人………………………………………………………10(二)不当得利之债的标的 ………………………………………………………10(三)不当得利之债的内容 ………………………………………………………111、善意受益人返还的义务………………………………………………………112、恶意受益人的返还义务…………………………………………………………123、第三人的返还义务………………………………………………………………12四、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与其他请求权的关系(一)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与所有物返还请求权 ………………………………13(二)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与合同履行请求权…………………………………14(三)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损害赔偿请求权 …………………………………14五、审判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一)受益人返还不当得利的范围限制………………………………………141、利益和损失大小的限制 ……………………………………………………152、受益人是否知情及知情早晚的限制 ………………………………………15(二)不当得利返还的例外……………………………………………………151、履行道德上的义务而为给付 ………………………………………………152、债务人提前履行未到期债务而放弃的期间利益 …………………………153、债务人放弃时效利益所为给付 ……………………………………………164、明知没有给付义务而为给付 ………………………………………………165、不法给付 ……………………………………………………………………166、造成权利丧失的非债清偿 …………………………………………………16小结 ………………………………………………………………………………16参考文献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