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
会计论文
金融论文
国际贸易
财务管理
人力资源
轻化工程
德语论文
工程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
信息计算科学
电气自动化
历史论文
机械设计
电子通信
英语论文
物流论文
电子商务
法律论文
工商管理
旅游管理
市场营销
电视制片管理
材料科学工程
汉语言文学
免费获取
制药工程
生物工程
包装工程
模具设计
测控专业
工业工程
教育管理
行政管理
应用物理
电子信息工程
服装设计工程
教育技术学
论文降重
通信工程
电子机电
印刷工程
土木工程
交通工程
食品科学
艺术设计
新闻专业
信息管理
给水排水工程
化学工程工艺
推广赚积分
付款方式
首页
|
毕业论文
|
论文格式
|
个人简历
|
工作总结
|
入党申请书
|
求职信
|
入团申请书
|
工作计划
|
免费论文
|
现成论文
|
论文同学网
|
全站搜索
搜索
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格式网
->
免费论文
->
工商管理论文
对高职高专学生心理问题的研究
本论文在
工商管理论文
栏目,由
论文格式
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
www.lwgsw.com
,更多论文,请点
论文格式范文
查看 摘 要:以人为本的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告诉我们,要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水平,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必须分析高职高专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多种方式,有效解决高职高专在校学生的心理问题。
关键词:高职高专; 学生心理; 健康教育;问题;对策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政策倾斜,以及市场力量的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格局已悄然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高校在校生的主体结构已实现了不可逆转的变化,高职高专高专学生已成为高校在校生的主体人群。据统计,到2004年底,全国高等院校总数为2 236所,其中高职高专院校1 047所;同年全国本科在校生人数为 210万人,而高职高专在校生人数已达到273万人。职业教育已引起了全社会前所未有的关注,高职高专在校生的生存状况和心理特点已经成为反映当代中国青年学生生存状况和心理特点的重要维度之一。研究和探讨高职高专在校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规律,并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心理需要实施教育,因人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把他们培养成为高素质劳动者,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一、高职高专在校生的主要心理特点
高职高专在校生已经完成了三年的高中教育或中专、技工、职业高中教育(即“三校生”教育),显然,与同龄的其他在校大学生一样,他们都具备当代青年学生共同的心理特征,如勤于思考、独立自主的人格意识、批判性思维、情绪不稳定、情感世界敏感而丰富,等等。然而,由于高职高专教育界的特殊性和专业的职业特征,高职高专在校生也就不可避免地具有与其他高校在校生不同的心理特征。下面我们以不同年级高职高专生为分析对象,研究分析他们的心理特征。
1.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1) 未脱离高考阴影的影响,理想中的自然我与现实生活中的我发生冲突。高中三年的辛勤付出,目的就是上大学,实现自己心中美好的理想。而高考的结果,与他们人生的理想相去甚远,这对于年轻的他们来讲,无疑是人生路上的第一个沉重打击。进入高职高专院校是他们与父母最无奈的选择,因此,高考失败的阴影在他们进入高职高专院校后无法迅速挥去,从而导致不能很快调整心态面对现实,在学习上缺乏奋斗的目标和动力,对生活悲观失望。
(2) 角色转换与适应障碍。①因环境变异产生较强的心理压力。自我的不断觉醒,所处社会环境、校园环境、生活环境的变异给每个新生带来学习、生活、交往各方面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易产生茫然、不安、苦闷、失落和孤独等不良情绪。②与高中系统的基础知识相比,进入高职高专专业学习,教学方式、方法难以适应。一部分学生学习基础差,不会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所学知识,较高的求知欲与较低的学习能力产生矛盾。③与高中严格、封闭管理的相比,高职高专相对宽松和开放,学生迷恋父母和以往教师无微不至关心的生活,产生抑郁心理而难以适应。
(3 )随着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强烈的独立意识与难以避免的依赖性之间的矛盾心理。①进校前,专业选择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一进校门,三年教学计划安排,与自己理想中的专业有一定差距,易产生心理落差,追求自我实现与现实相悖产生心理冲突,不能正确进行自我调整和自我接纳,对自身的优缺点和实际情况认识不足。一旦出现现实与梦想的落差,易产生偏执、逃避等消极情绪。②因人际关系不和谐产生较强的心理压力。学生进入高职高专院校后,身心迅速发生变化,他们精力充沛,朝气蓬勃;他们渴望获得更多、要求得到尊重,渴求独立处理自己的事情。然而由于缺乏生活历练和独立生活能力,更因交往能力的欠缺而产生害羞、恐惧、自卑等自我否定的负面情绪,自觉不自觉地流露出依赖长者蔽护和帮助或者本能地自我封闭。那些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更是因为经济窘迫,易引起自卑、孤僻,在人际关系中,表现出内向、孤僻和不合群,甚至敌对的情绪。
2、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1) 独立的人格特征基本定型,自我意识进一步增强。
(2) 对专业开始有较清醒的认识和定位,对未来从事的职业有一定的预期,逐步适应学习、生活及学院的管理模式。
(3) 开始感受到未来就业的压力。知道自己应如何去面对。但由于高职高专院校培养规格和就业层次所限,学生抱负水准普遍较低。
(4) 日益增强的性意识带来的情感困惑和危机。高职高专学生生理发育已成熟,异性交往由吸引期走向浪漫期,加之不少学生远离故乡、倍感孤单,在潜意识中对异性的渴求尤为强烈。但在恋爱与性的问题上缺乏健康科学的认识和态度,认识问题往往简单片面,情感易冲动,加之学院对恋爱的禁止性规定,使部分学生产生情感焦虑和困惑,由此引发诸多的心理问题。
3、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1) 就业、升学的困扰。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心理压力骤增,出现不安定的心理隐患,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美好的理想”逐渐淡化和消逝,使生活失去稳固的支点,而导致心理问题。
(2) 自我要求开始放松,热衷于就业;但因无着落,而陷入茫然。
(3) 自我意识日趋成熟,追求各方面需要的满足。
(4)喜悦与离别感情掺杂在一起。
二、解决高职高专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高职高专在校生的心理问题不是简单个别的心理问题,而是关系到开发和发展生产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现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这个问题如果解决不好,高职高专教育就会陷入“低智商, 低情商”的困境。因此,必须从政治的、历史的、战略的高度重视和研究这一课题。针对高职高专在校生的心理特点,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
1、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针对性强的校园活动,激发参与意识和兴趣,增长才智,缓解学生心理压力。当今社会,文化作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一个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在高职高专院校也是不可或缺的生命元素之一。建立和形成适应市场经济和符合职业教育规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高职高专校园文化,是解决高职高专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途径。
2、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正规教育体系
学校要对刚入学的新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并将调查信息进行整合、统计、分析,构建心理档案库,有的放矢地进行团体或个人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心理咨询机构,成立学生心理卫生组织(社团、协会),及早预防,并将学生心理生理健康教育纳入常规教学体系;实现教育的制度化、规范化。
3、积极引导学生端正态度、提高人生理想抱负
从入学开始,就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职业教育,不苛求自己,以平和的心态做人与做事。同时,认真分析学生学习专业的动机,培养对专业的兴趣与爱好,从价值观、理想信念的角度激发学习专业的积极性,从而实现人生价值。全方位了解学生心理需要,不断增强其自信心。遵照“服从——同化——内化”的教育规律,营造健康快乐的文化氛围,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另外,学校要结合学生实际和社会用工需求,加强专业思想,端正就业态度的综台教育。
4、适度调整理论和实训教学的内容和比例,创造适合高职高专学生特点的教育教学环境
学校要科学安排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训课的内容和比例,努力实现所授课程内容的前后合理衔接,将“必需、够用”原则渗透到整个专业学习的全过程中。具体地讲,高职高专院校教师的理论教学水平要“降”下来,“降”到大多数高职高专学生都能接受的水平,而实践操作的水平要真正升上去,达到师傅带徒弟的程度。
目前,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师普遍有一种感觉,就是现在的学生在课堂上往往听不懂,教师上课也感到很吃力。都认为是学生整体水平滑坡。其实,这种看法是片面的;因为他不是按实践应用型的人才标准,而是按理论研究型的人才培养标准在要求学生,没有考虑到高职高专学生的智力类型、兴趣特点和能力结构,导致违反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有一个例子颇能说明问题:广州和深圳等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现在招不到高级技工;甚至连招一般的技工都很困难,外资企业的老板们决定自己办学校从头培养工人。有意思的是,他们竟然招收了一批我们职业学校淘汰出来的所谓“差生”,并且只用短短半年时间就把他们培养成了优秀的工人。这些学校对他们的鉴定是——他们都是优秀生。这个故事对我们的启发很大,职业教育要真正做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反之,如果脱离市场、脱离经济、自我封闭,必然会遭到市场的淘汰,高职高专在校生也会因无法适应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繁重的就业压力而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
5、努力营造学技术、学业务,重技能、重业务管理能力的院校文化
通过各种形式的技术、业务管理知识竞赛来扭转或影响学生的志趣走向;强化职业技术院校的特色;通过技能教育塑造学生自信、健康、乐观、敬业的人格品质,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在育人过程中,做重于教,感悟重于告知,发现重于传授;要竭力克服重传授、轻引导,重知识、轻能力,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重理论说教、轻行为养成,重共性、轻个性的“五重五轻”现象。
6、邀请技术能手,业务骨干和优秀毕业生来校讲座
聘请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技术能手、业务骨干或优秀毕业生来校进行现身说法,启发诱导学生巩固专业思想、立志成才的潜能,逐步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和高尚的职业道德。这也是解决高职高专学生心理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当前劳动争议的存在的特点、成因..
下一篇
:
环境因素对企业营销的影响——结..
Tags:
高职高专
学生
心理问题
研究
【
收藏
】 【
返回顶部
】
人力资源论文
金融论文
会计论文
财务论文
法律论文
物流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其他论文
保险学免费论文
财政学免费论文
工程管理免费论文
经济学免费论文
市场营销免费论文
投资学免费论文
信息管理免费论文
行政管理免费论文
财务会计论文格式
数学教育论文格式
数学与应用数学论文
物流论文格式范文
财务管理论文格式
营销论文格式范文
人力资源论文格式
电子商务毕业论文
法律专业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论文
计算机毕业论文
教育管理毕业论文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
心理学毕业论文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中文系文学论文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