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非中介化成因的交易成本论源于金融中介理论的交易成本论。企业为了获取更为便利的融资渠道和更为便宜的资金,选择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融资。D. D. Hester (1969)也认识到资本市场相对于当时的银行能够更好地节约交易成本,资本市场的重要优势在于允许股票和债券自由转换,从而减轻投资者的负担。P. F. Smith (1971)研究了在金融机构中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认为大企业直接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融资主要与交易成本有关。
(三)金融监管论
从金融监管角度来解释金融非中介化的原因被当作是主流解释。利率管制、汇率管制以及居高不下的通货膨胀,迫使居民摆脱银行等受到管制的金融机构,在金融市场上购买并大量持有股票、债券、保险、基金和其他理财产品,以寻求高回报和获得多样化的资产。P. F. Smith (1971)认为由于受到市场利率限制,商业银行资金流向其他金融机构和资本市场。此观点不仅在国外己达成共识,国内的许多专家学者同样也认为,低利率和严监管是导致我国出现金融非中介化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近几年来对于影子银行的研究很多,商业银行为规避监管,大力发展表外业务,如银行理财产品、银信合作等,使其成为当前我国金融非中介化的重要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