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曲靖越钢集团有限公司坚持科学发展观,合理利用现有资源,狠抓技术创新, 实施清洁生产,走出了一条发展循环经济的好路子,使企业焕发了生机。面对能源紧张 和原辅材料价格居高不下、市场竞争激烈的态势,越钢以“废物就是资源”为理念,实现 了“三废”资源化管理,对高炉、电炉、轧钢生产的煤气、高炉水渣、含铁坐泥、工业废 水等进行分类安置,实行综合利用。如将髙炉水渣出售给水泥厂制作水泥;将轧钢产生 的氧化铁皮、高炉产生的含铁沉泥用作烧结矿原料;利用回收的高炉煤气发电。同时,将发电后的蒸汽再用于生产和生活,将炼铁、炼钢、轧钢产生的工业废水全部回收利用,经过水处理系统后,再送到炼钢、轧钢生产线循环利用。华泰新型墙材有限公司狠抓内 部管理,综合利用粉煤灰、炉渣等工业废弃物,同时产品废弃物破碎后充当部分骨料循 环使用,实现资源的再生利用,实现废气零排放,为当地的循环经济发展和节土节能工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目前,企业资源循环利用率达到907。以上,企业工业用水重 复利用率达到95.47%。2010年全集团节电2000万X界只,节约原油8860吨,节约煤 炭80000吨,节约铁矿石30000吨,资源重复利用产值约为1.9亿元。
4.4加大以循环经济为主要内容的机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越钢一直致力于调整结构,要加快发展低耗能、低排放的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要用循环经济的理念指导区域发展、产业转型和老工业基地改造,促进医域产业布局合理调整。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以“3尺”原则一:量化、再使用、再循环为 核心,以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为支撑,构建资源能源节约、生产管理高效、环境友好的 创新型企业,大幅度减少了污染物排放,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新格 局。加大以循环经济为主要内容的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的力度。根据医域的资源条件, 科学地以实现循环经济目标进行规划,合理调整集团的产业结构和布局,用循环经济理 念指导医域发展、产业转型和对老工业基地改造;要严格限制新上高耗能、高耗水、高 污染项目,淘汰落后技术、工艺和设备;鼓励发展资源消耗低、附加值高的产业和高技 术产业,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不断增强高效利用资源和保护 环境的能力。并从财力上支持重点节能、节水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把遏制盲目投资和 低水平重复建设作为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编制了节油、节煤、节电、节水、资源综合利用等专项规划,提出发展目标、重点和政策措施,提高领导的工作效率,规范职责范 围,在推进循环经济建设过程中应遵循成本原则,避免“政策失灵”。 4.5加大示范工程建设力度,整体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加大示范试点和典型企业的推动和辐射作用。继续推进清洁生产示范试点计划的实 施。开展“清洁生产先进企业”创建活动。越钢现已形成集生铁、机焦、洗精煤、水泥、 高强度彩色混凝土空心砌块、电力产品为一体的综合型示范企业。企业注重"三废"循环利用及治理。对髙炉煤气经重力、旋风和布袋三级除尘净化后,除其中一部分用于高炉 加热使用外,剩余煤气全部用于发电和作为烧结生产的点火源使用,无外排;煤气经除 尘后收集的除尘器灰,因其富含铅、锌物质,全部销售给铅锌生产企业作为其原料使用, 无堆积占用土地及产生二次污染现象;高炉矿渣经剔除其中的含铁物质后,全部用于本企业的配套生产线作为其生产水泥和高强度彩色混凝土空心砌块的原料。炼铁生产过程 中的废水通过废水循环处理池釆用过滤沉降的方式全部回收处理后实现闭路循环,无外 排。通过先进工艺的注入,为企业持续生产和稳定供给创造了条件,也为产品生产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化开辟了新的途径。在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上共实现净增产值1亿多 元,并在生铁、焦炭、水泥、砌块、发电、精煤生产过程中,充分利用了相互间的"废弃物"和产品,在本企业内部实现了产品间的转换升值,产品生产过程未产生二次废弃 资源;企业"三废"治理及排放工作达到了环保部门要求,实现了达标排放,并取得相应 资质证书;企业产品生产已实现了循环生产,形成了较强的配套生产能力,使企业增强了竞争力,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4.6广泛开展循环经济综合利用资源的宣传教育,形成社会氛围
越钢运用各种手段和舆论传媒加强对循环经济和节约型社会的宣传教育,以提高公众的资源意识、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把推动循环经济发展作为重要内容,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大力提倡绿色消费,引导消费者自觉选择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活方 式和消费方式。如在宣传教育中发放介绍垃圾处理知识和再生利用常识的小册子,鼓励人们积极参与废旧资源回收和垃圾减量工作。通过开展节能降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宣传,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各个领域,大力节能、节水、节材、节油。进行清洁生产从 源头减少污染物产生的宣传,推进企业不断釆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釆 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延长产品生命周期等,减少或避免污染物的产生, 实现由末端治理向污染预防的转变。越钢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各级领导干部、企事 业单位和公众对循环经济重要性的认识。认真组织好节能宣传周、节水日、土地日、环境日等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节约宣传培训活动,增强全社会的资源忧患意识和环境保 护意识。把“节约资源"与"控制人口,保护环境"并列为蕋本国策,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 各项要求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切实加以推进。在规划、项目审批等各种经济活动中,坚持先节约、后开源的原则。将节约型社会的内容编入宣传册,企业广告、企 业公关党委、团委工会等各种群众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的宣传榜样作用中去,树立崇尚适 度物质生活和丰富精神追求的人生观、价值观、消费观。
5.结论 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资源战略,促进永续利用,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重大战略措施。 我国的资源状况,一方面人均资源量相对不足,另一方面资源开釆和利用方式粗放、综 合利用水平低、浪费严重。第二,发展循环经济晕防治污染、保护环境的重要途径―。发 展循环经济要求实施清洁生产,这可以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产生,是保护环境的治本措施。提倡对各种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也大大地减少了固体污染物的排放。第三,发 展循环经济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和客观要求,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使企业的竞争能力得到增强,使单位产值能耗和原材料的消耗 成本降低达到国际水平。 作为还处在中小企业阶段的云南曲靖越钢集团有限公司来说,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 路成为必然选择。“中小企业在规模、生产工艺上,包括政策上都无法与那些大型国有企业相提并论,只有尽量在自身的每个环节挖掘潜力,充分利用资源,提高自身的综合 实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发展循环经济,是中小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越钢集团公司的必然选择。 到2011年,越钢将建成冶金、煤焦电结合与建材互为依存资源充分利用的三大生产基地。一是年产120万吨铁、90万吨钢、并配套余热发电的冶金生产基埤,二是形成年产280万吨煤焦及附属产品加工,并配套煤气发电的煤化工生产基地;三是以合资控股的方式形成年产80万吨水泥熟料,配套新型墙体材料、矿渣微粉、商品混凝土, 形成年产60万吨高标号结构水泥的建材生产基地。至2011年底,公司资产将达到18 亿元,年销售收入达38亿元,利税7.5亿,职工人数6500人,职工个人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160万元1年,并争取优势突出的一个控股公司上市,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综 合型企业。 越钢坚持高起点、髙质量、高水平,在努力建设产品一流、管理一流、环境一流、 效益一流的现代化大型企业,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精品板材生产基地和自主创新的示范工厂,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标志性工厂的道路上奋勇跋涉,一个自主创新的越钢,技术先进的越钢,产品一流的越钢正向我们走来。越钢集团树立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发展循环经济为理念,在滇东大地上演绎了一部以资源综合利用提升市场竞争力的美丽传奇。
谢辞 时间如白驹过隙,来不及感叹,随着本次论文的完成,也将要划下完美的句号。本论文设计在郭光耀老师的悉心指导下业已完成,在临近毕业之际,我还要借此机会向给予我诸多教诲和帮助的各位老师表示由衷的谢意,感谢他们的辛勤栽培,不积跬步何以至千里,各位老师认真负责, 在他们的悉心帮助和支持下,我能够很好的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并在设计中得以体现,顺利完成毕业论文。同时,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我还参考了有关的书籍文献和论文,在这里一并向有关的作者表示谢意。我还要感谢同组的各位同学以及我的各位朋友,在毕业设计的这段时间里,你们给了我很多的启发,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对 于你们帮助和支持,在此我表示深深地感谢!
参考文献 朱竞若.我国为什么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N].人民日报,2004,4) 娄信义.循环经济与资源综合利用[J].中国环保产业,2003(4) 宋殿清.科学发展观与循环经济[J].经济问题探索,2005,(10):110-112 黄慧筹.循环经济与价值转换工程[J].生产力研究,2006(9):11-13 丁秋.以循环经济理念,实现可持续发展[J].经济现代化,2006,(9):221-222 川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J].川化,2006,(1):1-4 徐志初.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J].天府新论,2005,(6):104-106 王守安.循环经济的经济学解释[J].理论参考,2005,(8):30-34 周林洋.循环经济与企业发展[J].金山企业管理,2006,(4):43-46 周国梅,任勇,陈燕平.发展循环经济的国际经验和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 美)赫尔曼.E.戴利.超长增长——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199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国务院.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R].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1994 诸大建,周建亮.循环经济理论与全面小康社会[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 吴绍中.循环经济是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J].社会科学,1998(10) 德)K.施泰尼茨.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J].国外社会科学,1999(6) 李健,等.论循环经济发展及其面临的问题[J].天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3) 齐振宏,齐振彪.实现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模式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03(2) 陆钟武.关于循环经济几个问题的分析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03(5) 齐建国.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若干理论与实践探索[J].学习与探索,2005(2) 陈季华.循环经济及其发展措施[J].污染防治技术,2006,16 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制程技术[R].北京:中国钢铁工业协,2004,1
附录 钢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对传统发展模式的反思,人类发展的概念是向前迈进一大步。随 着工业革命的进步,传统的发展模式突出的两大问题:一是工业生产的扩张和对资源的 大量消耗基础上的开支,二是工业增长的加速为代价环境。从20世纪70年代,世界 各地的能源危机和环境危机,有关争论爆发“是停止增长还是继续发展”的国际讨论。 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于1972年通过“人类环境宣言”-,为维护和改进对全人类和子孙 后代的利益环境调用,标志着可持续发展时代的开始。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 委员会向联合国提交“我们共同的未来”,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和内容,给出概念的经典定义是:“可持续发展是既能满足当前的需要,而且还做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发展 需要。”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日益成为关注的焦点和建议,问题的焦点。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方面人口,人均资源匮乏,经济和科技水平还 不发达,另一方面,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资源和环 境的制约日益突出。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已成为国务院的共识和行动的人。全国人民在 2006年国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应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批准,有效 地进入一个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双轨制经济和社会发展,强调要加快转变 增长方式,节约资源和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环境,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牛丨态环境,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实践的观点与钢铁业相结合,国际钢铁工业协会“2004年世界钢铁工业的报告” 中指出:“可持续发展目标,以改善目前和未来几代人的生活质量。”全球钢铁,这意 味着在外面做任何决定时,应注意相互依存的环境,社会和经济方面的国际钢铁工业协 会是致力于愿景是:钢铁是被认为是世界的可持续发展下3组的主要基石。为了达― 到这其中,钢铁行业需要强有力的财政状况,在环境、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领先地 位,并持续改进的追求。国际钢铁协会理事会还确定了总数一个可持续发展指标1 组,世界钢铁业的运行来衡量经济,环境和社会状况。哪些指标1至4 即投资流程及 产品,经营利润率,投资回报率,经济增加值)来衡量经济表现指标5至9,钢铁行业〔即能源强度,温室气体排放,材料利用效率,回收钢铁,环境管理体系〕来衡量钢铁行业的环保性能,指标10到11 (即,员工培训,损失工时的工伤率)用来衡量钢铁工业,社会责任表现。 最近,国际钢铁工业协会发起的“2005年世界钢铁行业报告”。对11个可持续 发展指标和过去两年中的表现的经济,环境和社会责任方面的世界钢铁行业的相关分析例报告进行审查。由此不难看到在经济全球化,越来越多的情况,钢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有三个关键因素:第一,资源和能源:第二个是环境,三是市场竞争力。头两个因素―当然是必要的,否则无法自拔到发展的传统模式,甶于髙消耗,高污染已被自己消灭。 但第三个因素也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在当今的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世界在后台,公司 的竞争,优胜劣汰供过于求一定会在激烈的竞争中失败,就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当然,这三者是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的。正因为如此,世界钢铁工业十分重视新产品新技术的投资,投资回报率,经营利润率,以及其它项目的经济价值,从而增加改善指标, 以加强他们的竞争力。作为浦项制铁等,自1992年开始开发FINEX,这是一个创新, 环境友好型铁技术,已建成并投入了 60吨的示范工厂,年产来说,其资本投资和生产 成本仅相当于85高炉能力,作为新技术的出现,以领先的铁铁,在21世纪的钢铁工 业,促进可持续发展。另一个例子是汽车用钢的研究和发展,为新的超轻型钢的国际钢 铁协会委员会,它是一个创新,节能新材料,在欧洲和北美,用E级中型轿车,可提高能源在整个汽车生命周期的效率,能源消费总量可减少50%。这些创新将提高钢铁 行业和产品竞争力的成本竞争力,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这些新的经验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借鉴钢铁企业,并从创新学习,大大加强了在经济全球化,真正进入可持续发展 轨道的竞争力立于不败之地的基础。 钢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所谓循环经济。在20世纪70至80年内,世界的可持续 发展的概念提出在同一时间,循环经济思想萌芽。当时,美国经济学家的“宇宙飞船理 论”博尔丁认为,地球就像在太空中飞行的飞船,依靠不断消耗和再生资源有限的生存。 如果不合理开发资源,肆意破坏环境,会导致自我毁灭。后来,人们逐渐放弃“对一个 产品的污染排放量的资源”的线性经济模式的个别活动的那种,倡导循环闭环反馈模式 “一个可再生资源产品、资源经济”。尤其是从地方到全球环境问题环境问题的技术进步,人力资源和环境问题的深化和发展,理解从末端治理,以控制环境的源头,把重点放在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的清洁,生产方式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概念,循环经济,减少再利用,回收等三项原则,为越来越多的人认同的概念,已成为世界钢铁业的重要途径, 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世界主要钢铁生产国,钢铁工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其经济和社会发展相结合,是节能,废物回收,清洁生产,绿色制造,组合,取得了明显成效。作为&本钢铁工业等已 经降低到每620吨的标准煤耗公斤,88%的钢渣99.8%,粉尘利用率,每年约12轮 胎消耗万吨,废旧轮胎的产生量核算废塑料的12%至溶解约4000万吨,为塑料产生的废物的数量占4%外。另一个例子是德国的蒂森克虏伯,602每吨公斤标准煤的能源 消-耗,废物每吨1.1吨水外排每吨3.2吨的水,每吨钢0.5量烟尘排放公斤,95%利用 炉渣和粉尘超过70义的利用率。 1、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釆取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经 济政策德国为了促进垃圾的源削减和回收利用、为垃圾的处理提供资金,釆取了以下经 济政策:(1)废物收费政策。德国釆取垃圾收费政策强制居民和生产商增加对废弃物 的回收和处理投入,为垃圾的治理积累了资金,推动了垃圾的减量化和资源化。⑵生态税政策。生态税的引入有利于政府从宏观上控制市场导向,促使生产商釆用先进的工 艺和技术,通过经济措施引导生产者的行为,进而达到改进消费模式和调整产业结构的 目的。⑶押金抵押返还政策。德国从2004年10月开始实施对饮料瓶收取押金的规定, 消费者为了要回押金,就不会随意丢弃瓶。我们应该学习德国的先进经验,将发展循环 经济和单个企业或个人的经济利益直接联系起来,对使用循环再生资源生产产品、开展 资源节约、废弃物循环利用的企业和个人环保行为,釆取激励措施;而对于企业和个人 造成环境污染的行为,通过征税、罚款等限制的经济手段予以制裁,迫使企业和个人在 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保护环境。 2、加大以循环经济为主要内容的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调整产业结构,减少资源 消耗,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这是发达国家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之一。 例如,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初着手进行的工业结枸调整,其调整目标就是将核心产 业转向以低能耗、高效益的技术尖端行业。我国现在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第二产业 产值比重高达49%,而且工业行业中冶金、化工、建材等高耗能工业产值不足20乂, 但能耗却超过工业总用量的60%。因此必须根据资源条件、区域和行业特点,合理调整我国的产业结构和布局,严格限制新上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项,加快淘汰落后 技术、工艺和设备。鼓励发展资源消耗低、附加值高的第三产业和高技术产业。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