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数:3970
论“农民”问题与我国经济发展[摘 要] 社会的构建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社会建设工程,这项工程的建设涉及农村社会的各个方面的问题,必须在正确合理的思想指导之下,统揽农村社会的全局,有条不紊地进行。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领导人在总结国际国内对发展问题的艰辛探索的基础上,做出的适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要求的正确抉择。构建农村和谐社会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应当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顺利进行。本人将通过自己的实践对农民的文化素质问题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关系及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关键词] 受教育程度;文化素质;收入;经济发展 农民素质问题即农民受教育程度是农民问题中的重点。素质问题,主要是指文化素质。据统计,截至2000年底中国义务教育即“普九”中人口覆盖率达到85%,在“普九”未能覆盖人口中,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同时,计划生育政策在农村也受到一定抵制,在“放一只羊是放,放一群羊也是放”的错误观念指导下形成的便是“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恶性循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如果没有一定文化素质的国民如何与强国竞争?因此,提高农民素质是富民强国的重要举措。这一问题也是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问题。 一、具体区域农民受教育程度的分析 北京市昌平区十三陵镇大宫门村现有村民826人,其中农民:577人。 1、村内农业户口村民学历情况为: 学历 人数 文盲 91 小学 86 初中 156 高中 176 大专以上 68 2、目前现状形成的原因: 北京市昌平区十三陵镇大宫门村地处昌平区中部,是半山区。该村经济收入以旅游业及果树种植为主,形成被动式收入。子女17岁至26岁段的家庭其父母学历水平高中以上仅占5%,该岁段65%的青少年因家庭收入及父母影响,高中毕业后便退学步入社会工作。 3、周边教育质量: 大宫门村村内有公办幼儿园1所,距村2公里处有公办小学、中学各1所,距村6公里处有高中2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