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数:7085
浅析企业建立预算管理体系的过程及意义
[摘 要]文章简要阐述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算是企业未来一定时期内经营计划的数量表现形式。是一种系统管理方法,它是用来分配企业的财务、实物及人力等资源,以实现企业既定的战略目标。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是发达国家成功企业多年积累的经验之一,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协调和优化配置企业资源,改善物流和资金流,对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增强竞争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简述了预算管理的概念、基本功能与作用,并以方达重工为例,对推行全面预算管理进行了实践探索。通过方达重工预算管理方法改革前后的对比分析,探讨了公司有效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的措施,并针对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思路。[关键词] 全面预算管理 方达重工 战略规划 业务流程 概述 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我国企业面临越来越严峻的考验和挑战。但是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机遇,如何在这不断恶化的经济环境中及时的调整自己,让企业能在竞争中屹立不倒是很多企业都在研究的内容。 大量的研究和实践表明,要解决企业集团的管理问题,提高其竞争力,关键是要对企业集团进行有效整合,即将下属各经营单位及其内部各层次、各员工联合起来,围绕着企业集团的总体目标进行管理和运行。理论界和实业界对企业管理的这一核心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结果表明,企业集团如果实施全面预算管理,通过系统化、战略化、人本化为一体的管理模式,就能够有效地聚合企业集团内部各项资源,以内部高度的有序化来对付外界茫然无序的市场环境,是实现企业集团资源整合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 在企业管理中,预算往往与组织的计划和管理目标联系在一起。由于预算能够在组织中起到传递管理信息、协调内部资源的使用和对管理权限或责任进行划分以及对经营业绩进行考评等作用,因此它在管理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通过对预算定义、历史、方式、过程等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对方达重工的预算体系建立进行分析,以图阐述企业在建立预算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出现的常见问题以及解决方案。预算的基本概念 (一)预算的历史 预算(Budget)源于法文,意思是指皮革制成的袋子或公文包。在十九世纪中,英国财政大臣有一种系统,即在提出下年度税收要求时,常在女王与议员面前打开其公文包,展示其需求数字,因此财政大臣的公文包意指下年度的税入税出的预算数;约在1870年时,Budget一词正式出现在财政大臣公文包的文件上,成为正式的来源。 预算在西方已经有一个世纪以上的实践,且大多是与泰勒的科学管理联系在一起的。20世纪初,泰勒创立了科学管理理论,对以后许多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特别是标准成本的出现为企业内推行预算管理做了理论上的准备,随之也产生了零基预算、弹性预算等各种预算方法。 (二)预算的定义 “预算是一种系统的方法,用来分配企业的财务、实物及人力等资源,以实现企业既定的战略目标。企业可以通过预算来监控战略目标的实施进度,有助于控制开支,并预测企业的现金流量与利润。”这段对预算的精确定义源引自原安达信“全球最佳实务数据库”(Global Best Practice)。可以说,安达信对预算的定义鲜明的阐述了预算管理的一个重要职能:预算是一种绩效考核的工具。预算本身并不是最终目的,更多的是充当一种在公司战略与经营绩效之间联系的工具。预算体系在分配资源的基础上,主要用于衡量与监控企业及各部门的经营绩效,以确保最终实现公司的战略目标。 从上述定义中我们不难看出,预算的实质是一种加强公司经营管理,实现发展战略,同时也是沟通发展战略与财务管理目标相协调的的管理工具。 (三)预算管理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依据,预算管理可以做不同的分类。 按期限划分,可分为长期、短期预算。长期预算主要指在一年以上的预算,多指企业战略预算,长期投资预算。短期预算主要指业务预算和财务预算。 按预算内容,可分为财务预算、业务预算、专题预算。 按预算的编制方法,可分为零基预算、滚动预算,固定预算,弹性预算。零基预算是比较重要的概念和方法,其本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