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数:3864
论当前国有企业的岗位工资改革【摘 要】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根本性转换,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按照党中央部署,到2010年,要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工资制度改革是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国有企业工资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办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经济体,国有企业,工资制度
—、国有企业岗位工资制度改革的由来 国有企业等级工资制度是学习前苏联于50年代建立起来的,当时实行的是单一等级工资制,即对工人实行技术等级工资制,职员实行职务等级工资制。改革开放后,国有企业工资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80年代大多数企业进行了结构工资制度的改革,即在原来等级工资的基础上增加了各种固定津贴或补贴,设立了一些与劳动岗位及其绩效挂钩的工资单元。90年代初中期,按照劳动部官员《岗位技能工资实行方案》的要求,不少企业又把结构工资制调整为较为规范的岗位技能工资制。同时,国家逐步扩大了企业工资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效益和特点,确定员工工资等级和晋级等。分配自主权,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效益和特点,确定员工工资等级和晋级等。 从90年代中后期开始,岗位工资制成为改革的新趋势。岗位工资制是以岗位评价为基础确定工资等级和工资标准的一种工资制度。其优点是:同工同酬,劳动报酬主要看劳动岗位,不看重人的身份和背景,分配公平:工资标准单一明了,与劳动力市场价格水平容易衔接;把劳动者的能力,岗位和报酬高度统一起来,有利于鼓励员工提高业务水平和管理水平。早在1985年,上海正泰橡胶厂就在自费工资改革中,在岗位评价的基础上,将原来长期不适应轮胎生产工人的八级技术等级工资制改为五个类别的岗位等级工资制。1994年上海宝山钢铁厂在进行多年的过度后正式推出了岗位效薪级工资制。此后,一批进行了岗位工资制度改革的企业取得了明显成效。2000年11月劳动部发文《进一步深化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倡导和推进我国国有企业以岗位工资制为基本内容,进行新一轮的企业工资制度改革。 二、国有企业基本工资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国有企业现行基本工资制度多数为岗位技能工资制和结构工资制。目前,这两种工资制度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等级工资制度不能全面反映职工在不同岗位上的差别。同岗不能同酬,低岗高新的现象严重,技术高,重岗位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导致大量骨干人才流失和一线人员流向二线,三线。2、工资结构不合理,工资单元过多,标准杂乱。调查发现,企业员工工资条上的项目一般有十余个,有的甚至达到二十几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