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编号:HY1524 论文字数:6743,页数:05
论《雷雨》中的周朴园形象的深层涵义 [摘 要]本文主要通过《雷雨》的问世以来所产生的影响,分析了二十年代初大革命到来前夜,周鲁两个家庭中成员个性鲜明的形象。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与每个人物都有尖锐矛盾的中心人物——周朴园的形象。深刻地揭示了中国资产阶级封建伦理道德的血缘关系,把读者对周朴园个体的憎恨情绪升至对滞涩的封建文化的批判。预示出:旧社会、旧制度的灭亡是不可避免的事实。 [关键词]反响 人物之间的关系 形象的含义 动力和意图《雷雨》作者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祖籍湖北潜江。是我国卓越的现代剧作家。早在30年代,就以其作品《雷雨》而蜚声文坛,从而确立了在中国戏剧界的领导地位。《雷雨》的问世与曹禺的经历有着密切关系,1910年他出生在天津一个没落的封建官僚家庭,家里终日弥散着烧鸦片的烟雾。永远是下午的昏暗郁闷。他的亲戚多是封建世家,这样的家庭环境使在日后接受了五四新思潮影响的曹禺心中,注定激起永久的厌弃与诅咒的情绪,也匡定了曹禺剧作的母题与基调。他从小就熟悉封建大家庭和上层人物的生活,并且经常有机会欣赏他喜爱的中国传统戏曲。京剧、昆腔、河北梆子,各种曲艺和文明戏,都使曹禺着迷。1922年秋,他考进了南开中学,成为南开剧团的活跃分子,在张彭春老师的指导下,出演过易卜生的《娜拉》、《国民公敌》,莫里哀的《悭吝人》等话剧,积累了丰富的舞台经验,培养了他对话剧创作的浓厚兴趣。南开中学成为他从事戏剧事业的摇篮。192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