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编号:HY1567 论文字数:6710,页数:05
试论散文的意境美 [摘 要] 散文意境以情境交融的形象特征、虚实相生的结构特征、韵味无穷的美感特征,集中体现了华夏民族的审美理想,成为抒情性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成为许多散文作家的艺术至境追求。本文试图通过讲述意境的概念、范畴和现代散文中的意境美,从五个方面阐述如何构建散文的意境美,说明以形传神、以神御形的散文意境,是散文美的集中体现,是景、物、人与情、意、志、性的一种自然融合。 [关键词] 散文 意境 散文意境美 在许多人的心目中,“意境”似乎只属于诗词歌赋。其实不然,“意”,情思也;“境”,形象也。朱自清《荷塘月色》给人的美感非同一般。在那美丽的荷塘中,上有月光映照,下有荷叶反射,白雾便成若有若无之青雾。透过薄雾看荷塘,景物皆如此朦胧飘忽,美得“像笼着轻纱的梦”,自然景致完全在作者的主观世界中异化变形,这便是意境美的独到之处。再如史铁生《我与地坛》,其艺术感染力不但来自冷静文笔穿越苦难而喷涌出的一股独特的凝重与凄然的气息,而且来自于本应旺盛如青草却霎问枯萎的岁月中的往事,来自于在被毁灭的命运中对生命的思考,对生与死的执着追问。毫无疑问,《我与地坛》最独特的美的特质就在于其哲思的表达,在于意境的悠远。因此,作为一种自由多样、关注真实世相的散文,自有其对特定意境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