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编号:HY1754 论文字数:6258,页数:05
有教无类----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摘要】“有教无类”是孔子提出的。在孔子以前的殷周时代,教育由官府掌管,只有贵族子弟才能入官学。孔子在我国历史上首创私学,只要奉上一定数量的学费,都可被接纳并给以教育。“有教无类”即是凡有求教于我的,不分贫、富、贵、贱、贤、愚等,我都教育。这一教育平等的理念,对我国及人类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当前我国教育制度需要反思的地方很多。鉴于此,党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学有所教”的政策指向就是让每一个适学个体都能平等地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这一提法,与孔子提倡的“有教无类”的教育观十分相似。虽然孔子所说的“有教无类” 带有小国寡民的理想化观念,但是其背后所包含的价值理念却具有超越时代的意义。那么,“有教无类”到底包含什么价值理念呢?本文就此作简要探讨。【关键词】有教无类 孔子 素质教育 教育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