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编号:HY2301 论文字数:6621,页数:05
论陶渊明诗歌以“自然”入诗的特征及其成因[摘要]东晋末年,诗人陶渊明突破玄言诗和哲理文的范畴,率先把自然作为独立的审美观照对象,将田园山水引进诗歌的领域,并把田园山水作为精神的故乡和灵魂的归宿。陶渊明笔下的田园诗大体可分田园、山水和四时三大类,田园山水多以写“意”为主,侧重于通过自然景物以表现诗人的情趣,诗歌境界明朗恬静,情调轻松欢快,语言质朴平淡、自然、呈现真率自然的风格。特定的时代背景、自然地理和家庭环境以及特有的个人禀赋与经历是陶渊明诗歌以“自然”入诗的成因。[关键词]陶渊明 田园山水诗 自然
自然入诗,几乎和诗歌的历史一样悠久。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就指出过:“若乃山林皋壤,实文思之奥府。”自然,不仅是诗人创作感兴趣的源泉,情感的引发物,而且是文学表现的一个重要方面,甚至是一个基本母题,这在我国尤其如此。自《诗经》以来,古代的诗歌很少有不涉及自然的;古代诗人对自然情有独钟,几乎没有不表现自然、歌唱自然的。中古时期的大诗人陶渊明,率先把自然作为独立的审美观照对象,将田园山水引进诗歌的领域,使其有了自己的空间与美学的价值,并热烈地予以歌颂,因而赢得了“自然诗人之宗”[钱钟书:《谈艺录》,中华书局,1999年11月,第一版。]的美誉;他还把田园山水作为精神的故乡和灵魂的归宿,使自我与自然浑融回流,默契相安。在主体与客体的和谐,人格与自然的合一方面,陶渊明堪称古代作家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