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数:4666
论《西游记》中猪八戒形象【摘要】 一部优秀的的文学作品总是以生动的艺术形象感染读者。《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同时又是一部优秀的富有浪漫主义的长篇神魔小说,在此部作品中猪八戒是作者吴承恩先生运用浪漫主义和夸张主义的创作手法,描绘出的一个奇特的神话人物。在他身上既有人贪婪自私的本性和憨厚率直、吃苦耐劳的品质,又有神的无比神通,同时还有猪的形体特征。可以说猪八戒的形象是人性、神性、猪性的完美结合。 【关键词】猪八戒 人物形象 性格特点 现实意义一、猪八戒形象的喜剧色彩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在《诗学》中说:“喜剧是对于比较坏的人的模仿,然而‘坏’不是指一切恶而言,而是指丑而言,其中一种是滑稽。滑稽的事物是某种错误或丑陋,不致引起痛苦或伤害”。[1] 猪八戒形象的表里不一、内外不符和荒谬怪诞、矛盾百出,令人忍俊不禁,这就是一种丑陋的滑稽。猪八戒形象的喜剧色彩正好体现了这些体现 。1. 猪八戒的名字 所谓“八戒”,指的是佛教教徒必须遵守的八条戒律,也称为“七戒一斋”。即: 不杀生,不偷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不眠坐高广华丽床座,不奢华观听歌舞,不食非时食。唐僧之所以为其取八戒之名就是要求其牢记这些律条,从以改过自新,劝化世人。虽然他号为“八戒”,实际上却是什么也戒不了,这既与他错投猪胎有关,又是其人性的表现。这个名不副实的名字,首先就产生了很强的喜剧效果。2. 猪八戒的长相 猪八戒的长相作者一开始就给他安排了一个奇特的出场:天蓬元帅下界,错投了猪胎,成了一个笨拙的黑猪精。这就规定了他的外形和性格的基本特征。书中第十八回写他“一个长嘴大耳朵的呆子,脑后有一溜鬃毛,就像个猪的模样”。再加上又笨又重的九齿钉耙,与那笨拙的性格配合得妥帖而自然。猪八戒又有腾云驾雾和变化的本领,是猪与人和神的综合体。其次,他憨头憨脑的傻样,更尽至表现在猪八戒面对财食女色而常常迷失了本性,憨态尽显,丑态百出。例如在第23回,猪八戒贪恋四圣化变的母女四人的富贵与美艳,反倒受了一场大苦,丑态百出,这些都显现了他固有的愚笨。虽然猪八戒的长相如此滑稽,但就因为如此才给世人留下深刻的印象。3. 猪八戒的语言 猪八戒丑陋无比又反以为美,蠢笨无能而又自作聪明,憨厚老实又爱耍小心眼,具有浓厚的喜剧色彩.明明长得一脸猪相,猪八戒却常说:"粗柳簸箕细柳斗,世上谁见男儿丑","丑便丑,奈看,再停一时就俊了" "人才虽俊其实不中用.我丑自丑,有几句口号儿:虽然人物丑,勤紧有些功","我们丑自丑却都有用".掩耳盗铃般自己欺骗自己.猪八戒不讲礼仪,戏弄权威,书中第四十四回猪八戒把三清扔进茅厕还嘴里祷着让其做个受气的天尊.成了正果还闹地位观念,吵着如来佛组分配不公.这种调侃不由使人感到愉悦,进而笑出声来.猪八戒在悟空面前喊他哥哥,可一旦离开孙悟空就骂他弼马瘟,表现出儿童的兴趣爱好和心理特点,不但不可恨,反而变得可爱.文学是语言的艺术,猪八戒的话语更是贴近其思想意识和性格特征,只有猪八戒才能说出的特色语言,极具喜剧色彩.猪八戒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喊出了"斋僧不饱,不如活埋","依着官法打杀,依着佛法饿杀","吃了饭儿不挺尸,肚里没油脂"的经典话语,更幽默地说出"干鱼可好与猫儿作枕头","大海里翻了豆腐船,汤里来,水里去"等谚语,甚至嘲笑悟空"哥哥不曾读书.《百家姓》后有一句'上官欧阳'."显示自己的学问,特别是第四十一回当红孩儿放火时猪八戒紧张地说出"把老猪弄做个烧熟的,加上香料,尽他受用哩!" 语言风趣,富有个性化.用插科打诨的语言营造了舞台上的喜剧效果.二、猪八戒的性格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