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数:6246
XX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摘 要]唐代的诗人是中国诗坛的繁星,因为他们的光芒,中国诗坛才能够如此璀璨耀眼。而李白恰如这星空中最耀眼夺目的那一颗。他的作品意境奇伟、韵味悠长、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形成了以豪放飘逸为基调的语言风格,创造了“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境界。本文以分析李白诗歌的语言风格为切入点,从李白豪放飘逸语言风格的显著特征、形成李白豪放飘逸语言风格的客观原因、主观原因、李白豪放飘逸语言风格的创作手法四个方面进行详细论述,阐释了其豪放飘逸语言风格的独体魅力和艺术特色,力求对李白的诗歌创作有一个更完整、更全面、更清晰的认识。[关键词]诗歌 唐代 李白 风格 李白是我国盛唐时期诗人的杰出代表,是继屈原之后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9月,第一版,第189页。]如果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比喻为长河,那么诗歌就是长河两侧秀美的山峰,而李白的诗歌就是山峰上最耀眼最险峻的风景。诗人毕生时间都在用真诚、率直的感情讴歌理想的人生,用诗歌记录自己独特的时代和特殊经历。他的诗歌以豪放俊朗、潇洒飘逸、超然狂放而著称于世。但就语言风格来说,我认为豪放飘逸是他最独特最核心的特征。浓烈的感情、瑰奇的想象、夸张的笔墨,在豪放飘逸的语言风格中得到了完美的统一。李白的诗歌以豪放飘逸为基调,表现出多姿多态、五彩斑斓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或雄浑、或悲壮、或飘逸、或奇险的艺术特色。而这种豪放飘逸的语言艺术成就了诗人行云流水般的极致浪漫。为了更进一步从语言风格上欣赏李白的诗歌,现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一、李白豪放飘逸语言风格的显著特征。 李白上承庄、骚的浪漫主义精神,又以个人的艺术天赋和非凡才华创造性地运用了浪漫主义艺术手法,使作品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高度完美统一,凸显了以豪放飘逸为主导的语言风格。如“黄河之水天上来”极言黄河源头之高,“一风三日吹倒山”极言风势猛烈,“朝如青丝暮成雪”极言人生短促,诸如此类的作品表现了他那豪放飘逸的诗风。在他的诗歌创作中,充满了澎湃激情和神奇想象,既有瑰丽浩瀚的壮观奇景,又有自然天成的美丽意境,展现出豪放的语言特色。[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9月,第一版,第190页。]他将这种想象、奇景、意境融于豪放飘逸之中,讲究有感而发、率性而为,语言纵横驰骋,一气呵成,极具飘逸之感,挥洒豪放之情,夺人眼眶。如《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气势之雄伟,想象之丰富,让人叹为观止,豪放飘逸之感跃然纸上。再如《上李邑》:“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诗人以大鹏自喻,以九万里相比,足见其气势非凡。李白这种豪放飘逸的语言风格,以侧重抒写豪放气概和飘逸情怀为主线,将豪放飘逸的气势贯穿于全作品始终,如《早发白帝城》、《山中问答》等作品“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问奈何事栖碧间,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意境开阔,如大江奔流,豪放奔放,既充满着飘逸潇洒的风神,又富有气势兼有美感。 诗人气魄雄伟、超然不群,豪放飘逸的语言风格使他的诗歌极具感染力,读起来气势豪放,感情激昂。他的这种豪放飘逸是区别于其他诗人的独特品质,恰如回旋的狂飙,喷溢的火山,狂呼怒吒,纵横变换,[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9月,第一版,第186页。]令人为之折服、为之惊叹。李白豪放飘逸的语言风格全面的表现了他的豪情壮志和开阔胸襟,给人一种清雄奔放的美。诗人的创作富于变化而多不拘格律的限制,他的感情往往是壮大明朗的、抒发爆发式的,如火山爆发、大河奔泻一般,大有欲止不能之势,驰骋于天地之间。这种感情结合他的艺术创作,将豪放洒脱、雄奇飘逸变现得更加淋漓尽致,铸就了豪放飘逸的语言特色。 二、形成李白豪放飘逸语言风格的客观原因。1、时代背景。特定的文学是特定时代的反映,特殊的语言风格则是特定时代的缩影。历经“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唐朝的政治、经济全面繁荣,疆域之广、民族之众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