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数:4310
浅谈屈原人格力量对中国文人性格的影响[摘 要]屈原的人格美、屈原人格力量产生的原因及其在中国文人性格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中国文人性格在中华文明进程中的意义。[关键词]人格美、人格力量、文人性格、中正、清高、文化精神、文化整合。 在民族文明发展进程中,伟大人格产生的力量能促进民族文化精神的形成和继承,从而推动文明发展。本文试图从屈原人格力量在中国文人性格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的角度,探讨中国文化精神特质以及文化精神形成过程中的特殊推动力,并以此激励人们弘扬中华文化精神。为此,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谈论。 一、由《离骚》看屈原的人格美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屈原用他的理想、热情、痛苦、以至于整个生命所铸造而成的宏伟诗篇。”①因此《离骚》中所表现的人格美可以看成屈原的人格美。以下是我由《离骚》看屈原的粗浅认识。 (一)屈原的人格 1、远大的理想 理想是伟大人格养成的前提,屈原从小苦学,目的是为楚王“抚壮弃秽”、“道夫先路”、“及前王踵式”、“为美政”。 2、中正的品格 屈原写其出生则天性“正”,通过学习,加强修养,借鉴历史,最后“耿吾既得此中正”。王逸说:“且人臣之义,以中正为高,以代节为贤。故有危言以存国,杀身以成仁。”姜亮夫说:“凡不为曲说、诡行、诈为者,其人心中正,此正屈之人格也,故名曰:正。”② 3、坚贞的节操 “虽九死其犹未悔”、“宁死以流亡”。“伏清白以死直”、“阽余身而危死兮,委厥美而历兹。芳菲菲而难亏兮,芬至今犹未沫!” 4、不忘自身修养 少年时“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遭谗后仍“謇吾法夫前修”、“依彭咸之遗则”、“好修姱以革兀羁”、“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余独好修以为常”。 (二)屈原的人格理想——纯粹、耿介、俨而祗敬、严。“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三)屈原心中的丑恶人性 1、从历史上看屈原心中的丑恶人性是:猖披、康娱自纵、淫游、纵欲、骄傲、无礼、佻巧。“何桀纣之猖披兮,夫唯捷径以窘步。” “启九辩与九歌兮,夏康娱以自纵。……羿淫游以佚畋兮,又好射夫封狐……浇身被服强圉兮,纵欲而不忍。” “(宓妃)纷总总其离合兮,忽纬繣其难迁。……保厥美以骄傲兮,日康娱以淫游,虽信美而无礼兮,来违弃而改求……(有娀之女)雄鸠之鸣逝兮,余犹恶其佻巧。”2、从现实看,现实中的人性丑表现为:(1)结党偷乐:“惟夫党人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2)竞进贪婪、不厌求索,“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3)恕已量人,兴心疾妒,“羌内已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量人即猜疑别人。(4)驰鹜追逐,“忽驰鹜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5)是非颠倒,“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不可佩……苏类壤以充帏兮,谓申椒其不芳。”(6)委美从俗,“委厥美以从俗兮,苟得列乎众芳。”(7)专佞慢慆,“椒专佞以慢慆兮,椒又欲充夫佩帏。”(8)干进务入,“既干进而务人兮,又何芳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