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数:3972
狂人臆想的世界——浅析《狂人日记》中狂人的形象
[摘 要]鲁迅先生是我们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先生的《狂人日记》作为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不仅在格式上特别,同时还塑造了“狂人”这一典型的艺术形象,“狂人”的形象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当时现实主义意义。小说通过狂人的形象揭露了当时封建主义“吃人”的凶残,可以看出鲁迅先生激励的反封主义思想的凝聚。
[关键词]狂人形象 吃人 封建家庭制度 清醒
《狂人日记》是鲁迅小说集《呐喊》中的第一篇小说,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发表于《新青年》第4卷1981年5月号,它格式特别,显示了文学在现代化的特征,也是现代学史上第一个反封建的艺术形象。小说指向了当时旧家族制度,礼教的弊害进行了深刻的揭露。鲁迅在书中借狂人之口说出了中国封建社会全部历史的秘密是“吃人”,喊出了“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这个真理。狂人塑造了一个奇特而又复杂的艺术形象,一方面,狂人是迫害狂症的精神病患者,狂人的胡言乱语被赋予鲜明的文化意义,它是个人,自我新文化的象征。是鲁迅运用狂人作为载体,具有非常深刻的文化意识。另一方面,通过象征和暗示,发现狂人实际上是一个站在时代前列的反封建礼教、反封建家族制度的启蒙者,通过狂人的诳语,深刻的揭露了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实质上是“吃人”的历史;披着“仁义道德”外衣的封建家长制的和封建礼教,其实只是吃人。同时,作者原文里“救救孩子”的呼声,让人民觉悟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