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数:4322
试论当代中国文化与文学的民族性和开放性[摘要]:在当前全球化的进程中,当代的文化建设面临着趋同与求异的矛盾。解决这种矛盾存在两种文化理论:文化进化主义和文化相对主义,前者只求同而漠视异,后者又只求异而漠视同。但这两种文化理论都不是当代文化发展的正确道路。我们的文化立场和方针应是“开放型的民族性”文化,即在吸收中外先进文化的过程中发展我们的文化。
[关键词]:中国当代文化 中国当代文学 开放型的民族性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当代文化建设和文学发展面临着趋同化和求异化的矛盾。经济的全球化,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商品的全球化。在全球流通商品中就必然包括文化商品。我们无法拒绝外国的其中也包括西方的文化商品。西方的文化商品中有思想和艺术品位高的或比较高的,对此我们加以吸收是不成问题的。但是,西方的文化商品中,也包括许多趣味低下的腐朽的腐蚀人的心灵的作品,对此我们又该如何对待呢?按照商品流通的法则,不论我们愿意不愿意,似乎无法完全拒绝低级腐朽的文化商品,因为商品的流通是以利润为转移的,商人的唯利是图的本性是根本难以消除的;但按我们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原则,我们又无法接受而必须加以拒绝,这就是我们不能不面对的困境和问题。或者我们把问题提得更直接一些:中国当代的文化向何处去?中国的文化(包括文学艺术)还要不要保持自己的民族个性?难道我们的文化就真的要融入普适性的世界文化中而失去自己的固有的民族特色吗?这种趋同的走向是不可避免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