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
会计论文
金融论文
国际贸易
财务管理
人力资源
轻化工程
德语论文
工程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
信息计算科学
电气自动化
历史论文
机械设计
电子通信
英语论文
物流论文
电子商务
法律论文
工商管理
旅游管理
市场营销
电视制片管理
材料科学工程
汉语言文学
免费获取
制药工程
生物工程
包装工程
模具设计
测控专业
工业工程
教育管理
行政管理
应用物理
电子信息工程
服装设计工程
教育技术学
论文降重
通信工程
电子机电
印刷工程
土木工程
交通工程
食品科学
艺术设计
新闻专业
信息管理
给水排水工程
化学工程工艺
推广赚积分
付款方式
首页
|
毕业论文
|
论文格式
|
个人简历
|
工作总结
|
入党申请书
|
求职信
|
入团申请书
|
工作计划
|
免费论文
|
现成论文
|
论文同学网
|
全站搜索
搜索
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格式网
->
免费论文
->
汉语言文学论文
一个孤独的守墓人
本论文在
汉语言文学论文
栏目,由
论文格式
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
www.lwgsw.com
,更多论文,请点
论文格式范文
查看 一个孤独的守墓人
浅析巴金笔下的觉新形象
[摘 要] 觉新是一个受传统文化熏陶又受新思潮影响,眼见旧制度必然灭亡却又竭力去维持的孤独的守墓人,他的性格是爱家及爱家人、善良和懦弱,他之所以形成这样的性格,原因是①他在封建大家庭中的地位——长房中的大哥②他成长时代受尽了封建社会的教育,却又接受了五四新思潮的影响。③他还有一个知识分子的身份。从总体上看,消极的、守旧的、落伍的一方才是觉新思想性格中的主导因素,他最终无法跨越他所处的时代和他所属的家庭而获得一种健全的、进取的、独立完善的现代人格,他最终只能成为封建家族的最后一位守墓人。
[关键词]觉新 守墓人
巴金笔下的《家》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经典人物,如高家大家庭家长高老太爷,性格软弱的觉新,叛逆的进步青年觉慧,活泼聪慧的鸣凤,还有毁于封建礼教的大家闺秀梅表姐等等。如果说高家就像是一个封建社会的坟墓,那么高老太爷就是这个坟墓的代表;觉慧就是那坟墓的掘墓人;鸣凤、梅等温顺善良软弱的一群女性则成为了坟墓的殉葬品;而觉新既不能奋起抗争,又不能苟安于旧的生活秩序,所以他只能在夹缝中生存,他只能成为一位孤独的封建宗法专制制度守墓人。
首先,我们来看觉新的性格特点:
(一)爱家及爱家人在觉新性格起主导作用。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一个家,我们都爱自己的家,觉新更不例外。他从小在爱的环境中长大,从出生就万千宠爱集一身,所以即使高家是一个封建的大家庭,他仍然爱它;高家逼走了觉慧觉民这些他最亲的兄弟,他仍然爱它;高家害死了瑞珏等一些善良的女性,他也仍然爱它。爱使得觉新在思想上总想让这个家完整、美满,在行为上总是把这个家的利益放在最高处,从而自觉的维护这个家。
觉新的爱家更表现在他爱这个家庭里的每一个人,他爱这个封建家庭的家长们,所以他尊重他们,是个好儿子;他爱他的兄弟姐妹们,所以他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帮助他们,是个好兄长;他关爱这个封建家庭亲戚们,所以他尽心竭力的为他们办事,是个好亲戚;他爱护这个封建家庭的下人们,所以他体谅他们,是个好主子。“因为爱,所以爱”,觉新因为爱这个家而爱这个家里所有的人,以及与这个家庭有关系的人。正是因为“爱”,所以觉新才会万事以家为先,积极地维护这个家庭。
(二)善良是觉新性格中的根本。
《三字经》说:“人之初,性本善”。中国自古以来人性本善,所以觉新接受了旧式的教育,“善”在他的思想中根深蒂固,“善”让他在行为上总是为别人着想,因此他可以无偿的为这个家里的所有人服务:如对于高老大爷的命令,还有沈氏、冯少奶的祈求,他总是唯唯应命,充满自信地答应完成。再如姑妈四爸请他帮助买衣料,他二话没说就领着他们去了;外婆、舅舅请他帮忙操办蕙的出阁、枚的婚礼,他也毫不犹豫的完成了。周老太太称赞他“办事情比他的大舅还能干”;三太太张氏认为“大少爷自来就会办事”,“他给人办事比替自己办事还热心”。
觉新的善良还表现在他对很多人都很好,哪怕是曾经伤害过他的人。如当他看到被恶运打击的枚少奶奶在他面前痛苦流泪时,看到在家族内斗争失败的沈氏在他面前伤心啜泣时,他想起她们的遭遇,也忘了往日的厌恶而对她们表示了同情与安慰。
善良是觉新性格中的根本所在。
(三)懦弱与顺从是觉新性格中的主体。
觉新的性格中最大的弱点是懦弱。他的懦弱是社会所赋予他的,是长子这个非凡的地位所赋予他的,他觉得他所做的只是在履行他的职责,因此他的懦弱伤害了他自己和不少他珍爱的人。比如,他出国留学的梦想破了,他心爱的梅嫁与他人,他深爱的妻子惨死郊外。这些全是他懦弱的原因造成的结果。觉新自己曾感叹:“我们生活在这样的时代,只有牺牲的资格。”可是,他那毫无原则的懦弱顺从,牺牲的不只是他自己的幸福,更有别人的幸福甚至性命。觉新曾形容自己是“形如槁木,心如死灰”。在受沈氏、王氏的气之后他又痛苦地对觉民和淑华表白道:“我这一辈子是完结了。我晓得我不会活到多久!”其实,那时的觉新只不过是一个二十五六岁的青年,只不过因懦弱的心态使他未老先衰,使得他“像一个判了无期徒刑的老监犯”。
“他不说一句反抗的话”,如果说是出于无奈,那么“没有反抗的意思”则完全是因为他性格的懦弱,懦弱到毫无疑义的听从着家人的摆布。觉新的悲剧与他自己的懦弱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觉新的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他具有的是多方面的复杂性,我们不能单方面的说他是不抵抗的,说他是封建势力的帮凶,“觉新是没有青年的青年”,他被封建的思想腐蚀了灵魂,可他又在新思想的鼓动下,进行着最激进的抗争。因此觉新毁灭了,由于种种原因他做了一个封建礼教的牺牲品,妥协于这个家庭,把年轻人应有的理想、追求埋葬了,显得老气横秋。
觉新的性格让我们不禁思考:他身双重人格形成的思想根源究竟是什么呢?我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 他在封建大家庭中的地位——长房中的大哥 。
中国自古以来就重男轻女,尤其是家庭里每代中的第一个男性,更是这个家里的顶梁柱,也叫 “承重孙”,也是这个家业的继承人,因此大家庭的未来责任由他来负,所以觉新从一出生就注定了他的一生。我们看觉新的成长过程:他面貌清秀,自小就很聪慧,在家里很得双亲的钟爱,上私塾时也常得到先生的赞美。看见他的人都说他日后会有很大的成就。他上学时对化学很感兴趣,本打算毕业以后到上海或北京的有名的大学中去继续深造,他还想去德国留学,那个时候他的脑子里充满了漂亮的幻想。但是父亲的一句话就决定了他一生的命运,让他的想法都只能是停留在他的脑海中了,在他的心中纵然有一千个一万个的不愿意,但是他作为高家的长房长孙,就必须服从,他因着自己所处的家庭地位而丧失了所有的反抗能力,他所能够做的只是服从象征着统治阶级的高老太爷的一切的安排。再有在觉慧的问题上也同样是这样,他想帮助他,却又放不下他那个在家庭当中具有非凡意义的“大哥”称号;在瑞珏的问题上,他不想让瑞珏到外面去生产,但是他又拗不过作为长房长孙应对家里其他人交代,所以送走了瑞珏,导致了瑞珏的离世。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在觉新的成长过程中,他时刻被关注着,时刻被人们提醒着他的身份,时刻被封建的大家长教育着该怎样去做,因此他的成长环境就练就了他作为长房长孙该有的行为和思考方式,所以说他是注定不能用自己的脑袋思考问题的人。
再有我们看长大后的觉新在大家庭中地位:觉新的长辈有高老太爷以及克明、克定等,同辈有觉民、觉慧、淑贞、梅、瑞珏、琴等,下等人有鸣凤、婉儿等,觉新是贯穿这些人的枢纽。高老太爷作为封建家长,有什么旨意、决定都要觉新向下传达,并让他去贯彻执行,而觉民、觉慧对高老太爷的旨意和决定有什么不满和反抗的情绪,气首先发泄在觉新身上。另外,高老太爷在得到下面的反馈信息后,如果认为贯彻得不好也要训斥觉新。在高家外,觉新又是联系高家和张家、周家、冯家等大家族的纽带,他经常被张家、周家大家族的长辈支使,有什么事情需要联系、帮忙、办理往往需要觉新出面,他不管不行,管得不好要得罪人,管得好也要得罪人。这些都因为他是高家的长房长孙,这些事情都必须是由高家的长房长孙来完成,所以觉新没有选择。
正由于他的这样一个地位,再加上他所受的教育,旧意识的沉重的十字架,已经将他的生命活力和棱角消磨殆尽,也造成了他懦弱、顺从的性格。他永远也不能够打破旧意识,那么他只能一再妥协妥协,不自觉的维护了封建的宗法制度,守护那座坟墓。
② 他成长时代受尽了封建社会的教育,却又接受了五四新思潮的影响。
中国是个有着几千年文明历史的礼仪之邦,其文化思想渊源流长,其中影响最为久远的应该算是儒家思想,儒家“孝”“善”的观点影响了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人,这种传统文化对觉新的性格形成起了很大的作用,也造就了他的悲哀。其直接影响就是让觉新在日常生活中逆来顺受,自欺欺人,得过且过。比如当他遇到困难的时候,他就不得不遵循封建传统思想所框定的原则,孝为先。他总是听从作为最高统治者象征的高老太爷的安排,不管这个安排是否准确。又如觉新与梅芬青梅竹马,从小到大感情一直都很好,他们对自己的感情也有着美好的向往。梅芬期望着她那心爱的大表哥能够给她带来终身的幸福,但是她错了,觉新有这样的心却也没有这样的胆量,他是封建传统思想培养出来的典型的孝子,他不可能去违反封建家长给他作出的任何决定,因此他一句反抗的话也没有,而且也没有反抗的思想,他只是一味地点头,表示顺从他父亲的意思。总之,觉新所受到的儒家思想的熏陶太过浓重,他又过分的吸收了它们,封建的思想在潜移默化之间影响着他的决断,封建的礼教吞噬了他原本纯洁的灵魂,使他的心变得伤痕累累。
觉新虽然生长在封建的旧家族当中,受的更多的是封建传统思想的熏陶,但是也由于他所处的时期是新思想注入旧社会的一个非凡的时期,他同时受到两种思想体系的影响,两种思想存在太多的差异性,他也因此经常徘徊在痛苦的边缘。觉新所经历的非凡时期是五四运动时期,那时候中国的传统文化第一次受到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中西两种类型的文化信息交汇合流,影响了一批批的青年学生,觉新就在这一时期接受了很多新的思想,比如觉新在五四新思潮的影响下,也阅读了一些新书报,吸取了一些新的养料,这些在觉新的心灵上猛烈地的撞击,与他所接受的传统封建教育产生冲击,所以使其在痛苦煎熬中迷惑徘徊。
总之,他一方面信服新的理论,一方面又顺应旧的环境生活下去,自己却并不觉得矛盾,以致在专制和压迫的面前不断的妥协屈从。在那样的一个家庭当中,从小就使他养成了用“理智”进行思考的习惯,他是这一个大家庭当中的顶梁柱,不得不从自己身上作出一定的牺牲,因而他经常只是一个人承受着痛苦的煎熬。所以觉新自身的力量是薄弱的,他不能改变旧的一切,反倒常常以旧礼教旧制度的维护者的形象出现在弟弟们面前,劝弟弟们屈服,因此他也只能做一个封建社会的守墓人。
③ 他还有一个知识分子的身份。
中国的知识分子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他们受几千年历史文化的熏陶,一方面承载了历史的重负,另一方面又比一般人更早地感受到新的思潮。于是,五四时期的许许多多的知识分子都像觉新那样面临着两难的选择。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历史重负使他们无法摆脱旧羁绊而轻装前进。例如觉新就是这样,在五四后,中国历史处在转折时期,觉新作为知识分子,自然比其他普通人多感觉到一点新的气息,觉新虽然看到了旧制度对人的毒害,但是也看到了新的希望,可他只是在黑暗中眺望光明。觉新因为不能放下旧知识分子的历史重负,无法忍痛割断与传统的血脉联系,无法轻装地迈出关键性的一步,所以在新旧两个阵地里都找不到自己的位置,都失去了自我、失去了作为人的独立人格和价值,成为“站在中间的人”。像觉慧那样的知识分子可以摆脱传统的束缚而形成自己独立进取的现代人格,但对于像觉新及更为广大的知识分子来说,迈向新世纪毕竟只是理想中的奢望。“陈旧的东西总是力图在新生的形式中得到恢复和巩固”。因此,觉新这些长子们虽然有所觉醒,但总是小心翼翼、顾虑重重、缩手缩脚,虽然也接受了新的教育,然而封建传统思想在他们思想中留下的深厚积淀使他们无法割舍与旧家庭的情感。
觉新是奉行“不抵抗主义”的,他抛弃了个性,抛弃了自由 ,他维护着本应推翻的旧社会、旧制度,他用他“作揖主义”哲学,办事处世以求得到大家的满意,以至对得起九泉之下的父母双亲,他的不抵抗,他的中庸之道,都成为封建势力推波助澜的工具、帮凶。
鲁迅曾说过,“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做梦的人是幸福的;倘没有可走的路,最要紧的是不要去惊醒他”。“五四”运动惊醒了觉新的梦,却没有一条现成的路让他走,所以他不敢立足于“破”,只能痛苦地徘徊在旧家庭的门槛里。 他既受到了旧礼教的迫害,又时时处处以旧礼教为处世行事的最高准则;既渴望着自由解放,又无力与旧家庭决裂;既嚷着要为别人牺牲自己,又常常让别人为自己的孝道而牺牲;既想为国赴难,又缺乏冲出旧家庭的勇气;既极其痛苦,又在麻木中苟且偷生;既追求新文化,又无法割舍与旧文化的联系。他对旧家庭始终有所留恋,有所幻想,但又无力承担起支撑衰败大家庭门楣的重任。所以他最终无法跨越他所处的时代和他所属的家庭而获得一种健全的、进取的、独立的、完善的现代人格,因此他最终只能成为封建家族的最后一位孤独的守墓人。
参考文献
[1]《巴金全传》陈丹晨著,中国青年出版社
[2]《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
[3]《激流三部曲》巴金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
[4]《中国现代文学史》邓英华,于寒[M],吉林教育出版社,1986
[5]《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读》主编钱谷融,奥林匹克出版社2000年
[6]《谈影片〈家〉》《巴金全集》第18卷
[7]《中国现代文学史》(武汉大学出版社)吴宏聪,范伯群
[8]五幕话剧《家》(《重庆文化》2010年第1期),王宏亮
上一篇
:
论《三国演义》人物描写--免费论文
下一篇
:
论张爱玲小说的“苍凉”意识--免..
Tags:
一个
孤独
【
收藏
】 【
返回顶部
】
人力资源论文
金融论文
会计论文
财务论文
法律论文
物流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其他论文
保险学免费论文
财政学免费论文
工程管理免费论文
经济学免费论文
市场营销免费论文
投资学免费论文
信息管理免费论文
行政管理免费论文
财务会计论文格式
数学教育论文格式
数学与应用数学论文
物流论文格式范文
财务管理论文格式
营销论文格式范文
人力资源论文格式
电子商务毕业论文
法律专业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论文
计算机毕业论文
教育管理毕业论文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
心理学毕业论文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中文系文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