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
会计论文
金融论文
国际贸易
财务管理
人力资源
轻化工程
德语论文
工程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
信息计算科学
电气自动化
历史论文
机械设计
电子通信
英语论文
物流论文
电子商务
法律论文
工商管理
旅游管理
市场营销
电视制片管理
材料科学工程
汉语言文学
免费获取
制药工程
生物工程
包装工程
模具设计
测控专业
工业工程
教育管理
行政管理
应用物理
电子信息工程
服装设计工程
教育技术学
论文降重
通信工程
电子机电
印刷工程
土木工程
交通工程
食品科学
艺术设计
新闻专业
信息管理
给水排水工程
化学工程工艺
推广赚积分
付款方式
首页
|
毕业论文
|
论文格式
|
个人简历
|
工作总结
|
入党申请书
|
求职信
|
入团申请书
|
工作计划
|
免费论文
|
现成论文
|
论文同学网
|
全站搜索
搜索
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格式网
->
免费论文
->
汉语言文学论文
《闲情偶寄》的研究
本论文在
汉语言文学论文
栏目,由
论文格式
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
www.lwgsw.com
,更多论文,请点
论文格式范文
查看
一、文献综述
从整体上看,李渔研究已经非常全面而深入。李渔研究内容涉及李渔生平经历、人格思想、作品解读等等,学界从各个角度对李渔及其作品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研究。国内李渔研究顺序大致是这样的,从其戏曲理论到李渔其人到其小说戏剧作品,而国外的李渔研究是从其小说喜剧开始到李渔其人,其理论作品少有涉及,所以国外李渔研究范围并没有超出国内的李渔研究范围。其范围也是从其主要的戏剧方面到日常的生活,从生理层面的享受到心理层面的适意,对照当时社会大环境,论述李渔生活形态的产生的必然性。近代人士更多的学习李渔对生活的面面俱到,自身的价值观体系、思想体系、生活琐事的构建创新等等;现代学者大多研究李渔在美学方面的贡献,因为《闲情偶寄》一书所包含的无论是文化、生活,还是对各类主流意识的包容贯通,更多的形成了有关对美的理解。也有学者认为与其说李渔生活多姿多彩,不如说是李渔在失去了进入主流社会机会后,寻找一条适合自我的路。《闲情偶寄》一书更像是他的学习总结,总结学习和自己在创新路上的成果,更多的是追求美丽的物事。
如更多的人研究标明一样,李渔追求的是生活的美,也追求的是境界美。儒教当国的时代里,举人出身如过江锦鲤,欲于俗世博得已名号皆是不易之举。混迹于江湖,行走于华夏神州,遍传李渔之轶事。苦则苦矣,然为博后世之名声亦值得。
所以拿去所有的遮掩,我们能看到的是怎样的一个李渔。
二、论文提纲
李渔的《闲情偶寄》为大多数的后世人们描绘了一个好吃好玩好开心的生活场景,让大多数的文人墨客追逐向往之 。亦有后人考证明末清初之社会环境造成了李渔这样生活形态的必然性,却从无提及李渔之顺势而为,藏功名于声色犬马之中,岁不能科举及第,也要在生活上引领主流意识。大学数的研究标明李渔是明清之际一个特立独行的人物,它不以传统的价值观为然,而醉心于他所热烈追求的以戏剧表演,小说创作和杂学为职业的生活方式,以至于受到周遭之人的非难。林语堂先生也是对其倍为推崇,将其列入到中国文化史上杰出人物榜单之上,称其为:胸蕴太多的独特见解,对事物具有太多的情感。
通过对李渔的代表作《闲情偶寄》的探寻,看看李渔所追求的与当下年轻人所追求之生活有何息息相关之处。
一、李渔追求的美
(一)人美
(二)物美
(三)声美
(四)食美
二、李渔追求的闲
(一)闲事
(二)闲人
(三)闲情
三、李渔追求的独善其身
(一)转换目标
(二)寻找出路
(三)多多益善
四、接受李渔,我们年青人如何做
三、参考文献
著作:
[1]叶郎.中国美学史大[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
[2]陈望衡.中国古典美学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3]王意如.生活美的审视和构建——论李渔《闲情偶寄》中的审美理论[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8).
[4]施新.论李渔的休闲美学思想[J].名作欣赏,2006,(11).
[5]赵勤、邓少海.一切从“自我需要”出发——浅析《闲情偶寄》一人为本的生活美学思维[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10).
[6]张筱园.《闲情偶寄》与日常生活审美化[J].社会科学家,2005,(12).
[7]李娟.消费文化视野下的《闲情偶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8]钱水悦.李渔《闲情偶寄》生活美学思想初探[D].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9]孙兴香.李渔世俗美学思想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10]潘立勇,胡伊娜.生活细节的审美于休闲品味——李渔审美与休闲思想的当代启示[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
[11]卢长怀,于晓言.由《闲情偶寄》想到中国古代休闲观[j].世纪桥,2008,(11).
[12]杨冬辉,文翘楚.《闲情偶寄》中的造园思想研究[J].《中国园林》,2016,(11).
[13]李诗琪,风格即人——试对文学作品《闲情偶寄》作者李渔的刍议[J],《西部皮革》,2016,38(6).
上一篇
:
曹操的诗歌与建安风骨
下一篇
:
《诗经》与《楚辞》艺术风格的比较
Tags:
《闲情偶寄》
研究
【
收藏
】 【
返回顶部
】
人力资源论文
金融论文
会计论文
财务论文
法律论文
物流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其他论文
保险学免费论文
财政学免费论文
工程管理免费论文
经济学免费论文
市场营销免费论文
投资学免费论文
信息管理免费论文
行政管理免费论文
财务会计论文格式
数学教育论文格式
数学与应用数学论文
物流论文格式范文
财务管理论文格式
营销论文格式范文
人力资源论文格式
电子商务毕业论文
法律专业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论文
计算机毕业论文
教育管理毕业论文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
心理学毕业论文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中文系文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