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数:5953
家长教养方式及其对子女的影响
家庭教养方式一直是发展心理学家研究儿童发展问题时关注的重要课题。诸多研究表明,父母通过教养孩子的活动,影响孩子的发展。上世纪40年代迄今,国内外心理学家不懈地运用实证研究探索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发展的影响,揭示家庭教养行为和方式的内在结构及特征。随着父母影响儿童的单向决定观向亲子双向互动观转变,以及人类发展生态理论模型的兴起,随着心理科学研究方法的综合化、现场化、数学化,家庭教养方式研究大大丰富了人们对家庭、对父母、对孩子的认识。本文从家庭教养方式入手,概念及其特征,并就其影响因素和发展趋势作出分析。 一、家长教养方式的概述 方式是说话做事,所采取的方法和形式。教养孩子的过程中所采取的方法和形式就称之为教养方式。而家长教养方式是家长在教育、抚养子女的日常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行为倾向,它是对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行为风格。其实,家庭教养方式是在父母与孩子的互动过程中形成并发展的,这种互动的结果不仅从父母对子女的生理养育活动中体现,而且从父母对子女行为规范的传递中体现。孩子一出生,首先是作为一个生物个体而存在,其最基本的生存和身体健康离不开父母和成人长时间的精心护理、照料。与此同时,他又开始了由生物个体向社会个体转变的社会化过程,这意味着孩子需要不断学习知识、技能,逐渐掌握社会规范,最终适应社会生活,这一切同样离不开父母和成人的引导、教育。因此,将Parenting pattern这一英文中表示父母教养行为特征概括的短语译成“教养方式”最贴切,它全面地涵盖了上述两个同时进行的层面。 家庭教养方式之所以成为现代发展心理学的研究重点之一,与心理学对人的社会化研究有密切关系。因此,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门从各自研究领域,角度对家长教养方式进行了深入研究,相应地得出了许多家长教养方式的类型。 本文运用“关爱”与“权威”两个角度可以交互组合成四种主要类型。 二、家长教养方式类型 (一)民主权威型 民主型的家长尊重和理解孩子,并能以平等的身份与孩子交流。他们为孩子的发展提供了最大的自由,孩子可以按照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发展。父母对孩子精心培养、爱而不惯、信任尊重、民主平等,充分发挥孩子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父母和孩子之间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交流和沟通。 研究表明:持这种教养方式的家庭首先能给孩子以安全感,孩子置身其中感到可靠。其次是满足了孩子的归属感,在家庭中孩子能感受到被爱和被尊重,也学习到怎样爱他人并尊重他人,从而增强了自尊和自信。因此,在民主和睦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情绪稳定,性格开朗,能与人和睦相处。从家长行为看孩子心理发展的后果,无疑,这是最佳的教育模式,也是唯一值得推崇的模式。 (二)绝对权威型 绝对权威型的家长把自己的希望全部寄托在孩子身上,对孩子的兴趣和能力全然不顾,不尊重孩子的意见和想法,他们要求孩子必须按照自己制定的标准行事,带以严厉、强迫态度命令、控制孩子的行为。这种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有着较大的影响。对孩子教养过于严厉,缺少温情和宽容,使孩子难以得到安慰和谅解,容易产生紧张、冷淡、敌意的性格。 绝对权威型教养方式塑造了孩子逆反心理极强的反社会品格,是完全不可取的,加强民主意识是这类父母提高教养质量的当务之急。只有在民主的氛围中,家长的教育才能得到子女心悦诚服的接受;只有在平等的交流中,子女的心理才能健康地发展。 (三)娇惯溺爱型 这类家长对子女过于宠爱,其特征是对孩子过分监护和关注,对孩子的任何要求都有求必应,一味满足迁就,百依百顺。溺爱型的父母把孩子放到特殊地位,一切顺从,服务于孩子,不适当地满足子女生活上的要求和欲望。 这种教养方式使孩子失去了正常的、积极的、自由发挥的个性。子女常表现为依赖、专横、情绪不稳定,因而溺爱型是一种需要否定的教养模式,持这种教养态度的父母要注意:对孩子应当严格要求,要把孩子放在恰当的位置上。 (四)忽视冷漠型 忽视冷漠型的家长在对待子女教育的问题上采取不闻不问、放任自流的态度。在这种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容易形成冷酷的、攻击的、情绪不安的性格,从小不懂得爱和关心,情感冷漠、自控力差、意志薄弱,不合群、社会适应性差等不良的心理品质,在与他人、与家庭成员交往时容易产生冲突,形成难以沟通的矛盾和隔阂,不利于家庭成员之间沟通,也往往难以形成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和互相支持的融洽气氛,使幼儿的心理健康受到影响。孩子极易受到不良人群的影响而误入歧途。这种教养方式对孩子不负责任,是一种应当否定的教养方式。 以上四种教养方式,是从一个广角度的概念来进行讨论的,以提供父母一个可依循的大方向。事实上现实生活中的许多父母有时也采取混合型的教养方式,兼有上述四种教养方式的特点。所以,将单一的教养类型细化为具体的教养因子可能对现实中的家庭教育更有指导意义。不同气质特点的孩子要达到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所要求的家庭教养方式可能是不同的。寻找有利于各种气质特点的孩子心理健康的家庭教养方式,称之为“优势家庭教养方式”。无论何种气质类型,要达到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他们的父母亲必须表现出“优势家庭教养方式” 对于不同气质类型的孩子,他们所适应的特殊的家庭教养方式是什么,我们还需要继续研究和探讨。 三、家长教养方式影响子女的具体表现 (一)家长教养方式对子女性格的影响 1. 性格的涵义 性格是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与之想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或者说,性格是指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品质。 2 .不同的教养方式对子女性格的影响 (1)民主权威型 民主型的父母对孩子精心培养,爱而不惯,言而不苛,信任尊重,民主平等,以发挥孩子行动和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民主型的父母使孩子情绪稳定、情感丰富、意志坚强,爱猫扑.爱生活、合群、自信,容易使孩子形成积极的、向上的、热诚的、友善的性格。 (2)绝对权威型 持这种教养态度的父母往往强迫孩子按父母的意愿办事,而且用惩罚来强制执行。不许孩子有差错或失误,否则就遭到打、骂、恐吓或其他惩罚。在这种教养方式下,孩子表现为情绪很不稳定,恐惧、胆怯,情感冷漠;因惧怕失败而退缩、消极,意志力差;因逃避惩罚养成说谎话、表里不一的不良品质,孤癖、不合群,自悲感强。自尊、自信、自爱和首创精神等许多宝贵的性格特征便随之而被毁掉,并逐渐形成粗暴、敌意和冷淡的性格,或者形成执拗、逃避和神经质的性格,也可形成依赖、情绪不安和自卑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