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数:4657
论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
【摘要】:良好生活习惯培养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共同配合,它需要我们有长久的耐性、坚实的态度、和蔼的言语,还要有一颗爱孩子、包容孩子的心。只要我们持之以恒,一定可以通过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 家园配合、同步教育、行为习惯、家庭环境
《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指出:幼儿的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环境育人是幼儿教育的特点。家庭、幼儿园是幼儿发展的两大环境。但长期以来在狭隘的教育思想观念影响下,大家误以为幼儿教育即幼儿园教育,忽视了家庭教育的存在,陷入了幼儿教育的误区。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幼儿园教育是一种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儿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使用才能得到充分的功效。”因此,作为父母应该重视从小培养幼儿的良好生活习惯,对幼儿的培养应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全面发展的原则。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幼儿期是生活习惯形成的最初时期。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不是一朝一夕便可办到的。要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常抓不懈,不断诱导,日久为功。有道是“不积小流无以为成江海”。 在与家长的接触当中发现,现在有的家长还没有正确的认识到自己在教育中的正确位置,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困惑和不适宜孩子健康成长的教育行为偏差,为了能让孩子接受到更新、更好的教育,使他们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为他们能够成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人才奠定更良好的基础,我们开展了“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 我们从两个方面去研究这个课题,首先是要了解什么是“良好的生活习惯”,为什么要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其次是如何家园合同共同培养幼儿的良好生活习惯。 一、什么是“良好的生活习惯”,为什么要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方面? 1、需要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概念,了解什么是“良好的生活习惯”。 孩子天生就是天真无邪的,他们就象一张白纸,教他们什么他们必然会按所教的去做,所以要想让他们有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去培养。要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首先得让幼儿形成正确的概念,了解什么是良好的生活习惯。幼儿年龄小,对于许多生活习惯的正确与否没有准确的概念,良好幼儿的生活习惯是指幼儿在科学引导的基础上,经过多次练习所形成的、符合幼儿身心发育特点的良好的生活常规及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进餐、睡眠、上课、盥洗、穿脱衣服等十多个环节。 从最简单的说起,让孩子明白要做到:饭前洗手,吃饭时做到没有声音,安静就餐,饭后洗手,擦嘴,漱口;午睡能自己脱衣裤,并且能自己安静入睡;入厕之后会主动冲洗厕所,并且洗手。象这些琐碎的小事对于幼儿来说也是很主要的,也是他们养成好的生活习惯的基础。 2、要帮助家长提高对“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认识。什么是习惯呢?就是人们在不断地重复中逐渐巩固下来的、在一定情境中会下意识地出现的某种行为。行为习惯包括人在学习、生活、道德实践中无意识地自然出现的行为方式。习惯的养成,是在条件反射基础上建立动力定型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