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数:4988
论良好班风的形成过程[摘要] 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加强良好班风建设。良好班风是相对于一般的班风而言的,体现了社会主流价值观对教育的诉求。在现阶段,良好班风以集体为主,表现为班级成员有共同的奋斗目标,勤奋好学、有朝气、尊敬老师、团结友爱、有高度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有争创一流的决心和信心。良好班风的建设是长期教育和实践的结果。良好班风的建设可通过优秀班风标准、营造和谐氛围、培养正确舆论、注重行为训练等策略来实现。良好的班风能够对全班学生起着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推动着优秀班集体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关键词]良好 班风 形成 过程 班风是指在班级所有成员的交往中产生的一种共同的心理倾向。班级是一个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关系到最密切影响最深的“小社会”。班风是一个班级在长期的活动和交往中形成的共同心理倾向和精神风貌。班风一经形成便成为一种强大而又无形的约束力影响着班级中每个成员。因而良好的班风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全班学生起着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推动着班集体的形成、巩固和发展。但良好的班风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要经过班主任的精心培养和全体学生及相关老师的努力。[正文] 一、良好班风建设的重要意义 1、良好班风能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和集体主义精神。 对学校教育来讲,只有在集体组织中才能培养集体主义者。因为在优秀的集体中,学生在共同的学习、劳动、生活中,在与班集体成员的相互接触和共同活动交往中,能促使他们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自由与纪律、权利与义务、命令与服从等方面的关系。在班集体活动中,特别是在与个人利害直接关联的问题上,个人与他人的政治觉悟、道德品质等才能充分反映和体现出来。优秀班风是提高学生判断是非、美恶等能力和对其进行正确选择的有效途径。在健康的集体舆论下,有助于促使学生克服个人主义,培养集体主义品质。所以,只有在良好的班集体中,学生才能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 2、良好班风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最佳环境。 活动和交往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基础——这是学生思想形成和发展的一条基本规律。在班级授课的教学组织形式下,学生的活动和交往主要是在班集体中进行的。学生时代,学生基本的社会环境就是学校和班集体。学生在校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班集体丰富多样的活动中度过的。因此班集体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有特殊的作用 3、良好班风是教育后进生的“最好老师”。 马卡连柯在总结他的教育实践经验时,曾多次谈到他在组织和培养班集体问题上走过的弯路。他说他在开始教育工作时,是只注意脱离集体的人,如谁偷了东西、谁耍无赖等,而且工作中过分相信自己的力量,以为用个别谈话等方式完全可以说服个人。这样一个一个地把别人教育好,就会有一个很好的学生集体。但经验告诉他,教师如果把自己从班级中孤立出来,把班集体中个别后进生的问题变成师生之间的矛盾,不但班集体的工作做不好,而且个别后进生的工作也会事倍功半。相反,如果把一个后进生安排在一个优秀的班集体里,他就会很快成为一个很好的、能够很快进步的学生。同样,一个很好的学生如果生活在组织得不好的班级里,也会很快变成“小野兽”。马卡连柯在对流浪儿童的教育、挽救中,始终把在集体中、通过集体进行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在高尔基工学团、捷尔任斯基公社的3000多名流浪少年儿童,经过教育,绝大多数都成长为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