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数:3711
纳雍教学研究工作初探
[摘 要]随着纳雍教育的发展,纳雍的教学研究要赶上时代发展的需要,我们教师必须转变思想观念工作,搞好教学研究,走科研兴教之路,才能发展纳雍的教育。[关键词]纳雍 教学研究 现状 问题 对策 邓小平同志反复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育科学研究对于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就如科学技术对于提高工农业生产水平一样,也应称作是第一生产力。可以说,自觉地依靠教育科研,以教育科研为先导,提高教学研究工作的层次和水平,已成为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不可缺少的条件。本文就加强纳雍县教学研究工作,以科研促教研,提高教研层次和水平,提高教学质量问题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一、纳雍教学研究工作存在问题 1、部分教研人员职责不明,兼职过多,事务繁重,学科教研工作难以深入 近几年,由于会议多,表册多、资料多,加之工作职责不够明确,部分教研员被迫忙开会、忙发放资料,当救火队员。没有时间集中精力深入下去了解教学前沿的信息及教改动态,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更不可能在学科教研活动中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同时由于省市对教研工作的要求宏观的多,手中无典型,号召力、说服力就弱,就种状态下的教研工作当然不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更适应不了实施素质教育对教研工作的要求。 2、对基层教研组的管理和指导不够,学校的教研工作缺乏针对性、层次性、系统性 教研工作的各项要求,落脚点是在各级各类学校的教研组,而多年来,教研组的工作由学校教务处管理,由于教务工作涉及到教师、学生的管理及教学的组织,事情多,任务繁重,抓教学常规的落实就已经很难,更谈不上抓教研组的管理和指导,教研工作处于应付状态,浮在热热闹闹的形式上,误认为教研就是互相听听课,开展几次活动。其实教研工作既要讲形式,但更要注重内容的深化、连贯,要体现递进式,雷声大的不一定雨点大,润物往往细无声,形式主义的教研活动,也难以对教育教学发挥出更好的作用。 3、信息闭塞,骨干教师少,课堂教学效果不佳 由于受地域环境和经济条件的制约,许多学校、教师连省地县组织的教研活动都还难以保证参加,更谈不上走出去向外面学习、更新观念、吸收好的教改信息,少数教师又不注重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学习课堂教学效益好的做法与经验,不思考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问题,不善捕捉信息,久而久之,以致视野不开阔,信息量小,观念落后,反映在教学上,该讲的没有认真讲,不该讲的内容又着力去渲染,甚至有极少数的个别教师,置教学大纲而不顾,把主观想法作为大纲,想怎么讲就怎么讲。同时,由于多年来的工作中发现、培养、树立骨干教师的意识不强,工作措施少,力度不够,学科骨干看戏,教学方法死板、陈旧,教学方法选择不当,教学环节安排欠合理,教材的使用欠恰当,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积极性,形成了教师教得很苦,学生也学得很苦的状况,最终下来,仍是事倍功半,没有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加强教学研究工作的对策探讨 1、使教育者转变观念,认识教育科研,人人参与是提高教研整体效益的前提条件 转变观念,就是要转变教育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科学的人才观、全面的教学观、发展的质量观。树立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思想。中小学的教育科研,不完全等同于自然科学一些社会学科的研究,它主要以适应研究为主。所以要发动和组织学校、教研组、全体教师全员参与,使教育科研进入决策,进入管理,进入教育教学每一个环节之中。为此,要把教育科研从书中、实验室中、研究所中解放出来,使它变为全体教育工作者的积极实践活动。要求教师在掌握了文化基本功,教育教学常规基本功之后,必须掌握教育科研基本功。为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