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数:3660
学生干部培养方法研究[摘 要]:学生干部是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桥梁和骨干力量,优秀的学生干部能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学生几及学校社会,因此学生干部的培养举足轻重。本文通过对学校学生干部培养现状的问题分析,发现一些不足之处,并结合自身的实践提出学生干部培养的方法。希望能对我国的学生干部培养工作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关键词] :学生干部;基本现状;培养方法 培养人才是学校最基本的职能,在学生群体中,有一小部分人即普通又特殊,他们就是学生干部。学生干部从学生中来,是千千万万学生中的一员,所以他是普通的;但学生干部和普通学生又绝不一样,他是其中优秀(特殊)分子的代表,作为学生干部,是学生与干部的统一,不仅要做合格的学生,更要做合格的干部,要有学生干部的优良作风和特色。双重的身份赋予了双重的职责和使命。所以,学生干部必须首先明确自己的身份,不断地加强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觉地配合学校落实素质教育,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加强干部队伍的建设。 一、学校学生干部的基本现状 从总体上来看,学校学生干部约占学校学生总数的20%左右,这个20%左右的学生干部起着非常重要积极的作用。我们都可以清楚地看到,学生干部协助老师作了许多工作,成绩有目共睹,应予以充分肯定,但从学校体制的不断改革以及社会大背景发生的变化来看,学校学生干部队伍目前的整体素质尚不尽人意,其表现在政治素质、组织纪律观念不强,合作意识不浓,模范作用不突出,工作中缺乏创新精神和吃苦耐劳品质等,这些都影响了学生干部队伍积极作用的发挥和学生工作的开展。针对这种现状的出现,我认为既有学生干部本身的问题,也有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和老师指导上的问题。下面从几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许多学生对大学里的“两课”教学即思想政治课就是不重视,他们认为政治是国家的事,是领导的事。再加上各种社会思潮和思想文化的影响,所以较多学生干部在大是大非面前,有时就不讲正气,强调个人的利益,政治素质不强。甚至有些学生干部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认为学生干部就是“官”,有时在同学中就滥用职权,拉帮结派,缺乏严明的组织纪律性。 第二、目前学校普遍重视对学生干部的选拔,但缺乏对学生干部队伍组建以后的培养,往往是压担子多,指导少;重结果多,过程管理少;对学生干部的考核和要求多,监督和反馈体系少;依赖学生干部的工作悟性和能力多,培养和关怀缺乏。这样就使得相当多的学生干部为了能得到思想教育工作管理者更多的肯定而喜欢找自己喜欢的事单干,爱出风头,不愿意和其他学生干部共同协商,合作意识不强。由于对学生干部的使用过程中缺乏指导和监督,许多学生干部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就只要求同学怎么干,而自己完全一幅“指挥”的模样,没有做到以身示范,导致“虽令不行”,更多的是带来和同学人际关系的僵化,许多同学对学生干部敬而远之。 第三、学校学生中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庭的不当呵护和应试教育的不当导向以及社会上许多不良风气的影响,造成了许多学生以自我为中心,过多的关注个人的利益和前途,对周围的世界表现出“漠不关心,”这些在学生干部身上也有不少体现,重个人名利,轻服务意识,多形式主义,少吃苦耐劳精神,如一年级当干事,二年级就非“部长级”不干;班长一职有人慷慨激昂的抢着干,而生活、纪检、学习委员就倍受冷落等。 第四、现在学校部分学生干部对思想政治指导老师的依赖性很强,只会当老师的传声筒,而不能独立计划开展各项活动;同时由于受思维定势的影响,许多学生工作管理者也只是凭经验来指导学生干部开展工作,没有了解到随着社会改革的深入发展,素质内涵日渐丰富,人文素质、社会实践技能等对学生干部的要求日趋重要,而是因循守旧,在指导学生干部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