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数:2849
浅谈如何转化后进生[摘 要]对后进生的转化已经成为小学教师的高度重视的问题,小学班主任更要从“爱”字入手,关心关爱,鼓励和信任学生,消除学生对学校、老师的戒心和对立情绪,建立起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关键词]爱心 后进生 鼓励
什么是后进生?后进生就是在班上学习落后,纪律较差或二者都有的学生。这样的学生学习不上进,作业马虎,上课不专心听讲,经常逃课,经常给学校、老师带来很大的麻烦。下面先说说后进生形成的原因。 一、后进生形成的原因 1、家庭因素。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的,有的家长对孩子的要求,无论孩子的行为是正当还是不正确都会已迁就,使孩子养成了一些糟糕的习惯,从而忽略了思想教育和管理。对他们的缺点和错误能袒护就袒护,能隐瞒就隐瞒,使他们养成高傲,自私自利等不良心理和性格。特别有爷爷、奶奶对自己宝贝孙子或孙女的庇护,使有些孩子蛮横无礼、顶撞家长。 现在有的父母整天忙于自己的工作,对于孩子管教得较少;晚上回来的也较晚,有时回家的时候孩子睡了,甚至连说话的机会都没有。所以家长对孩子了解很少,又不注重与自己孩子进行内心的交流,甚至认为只要给孩子钱就行了,却不知道他们最需要的就是心灵上的沟通和安慰。 还有现在父母离异的较多,因为父母时常吵架,没有完全顾虑到孩子的感受,吵架时也没有完全避讳孩子,因此对孩子心灵的伤害远远大于打骂孩子。所有这样家庭的孩子性格比较粗暴,学习较差,不合群。 2、学校原因 有些学生在学习上屡遭失败,名列后几位,所以他们是很需要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同情和帮助的,但有些教师对学生进行挖苦,讽刺,甚至责骂他们,必然会使学生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对学习仅有的兴趣也会消失,所以从学习上的困难学生变成了学习上的落后学生。时间一长,在他们的意识中就会出现偏离集体的倾向,时常会出现自己无法控制的行为,最终发展成具有不良行为和习惯的学生,甚至会做出各种反常的的行为,也会有少数的后进生就会离开学校到社会上去结交一些不良的朋友。 二、后进生的转化 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这种教育的反差告诉我们,对于后进生这样一个特别的群体,教育者必须要正确认识和对待他们,让这些特别的“花朵”在好的环境里健康成长。那么如何做好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呢? 1、对后进生充满爱心。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在转化中, 教师应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从而提高后进生的道德品质和上进心,教师要坚持正面引导,以理服人,一定不要简单粗暴,气势压人。在我身上有个明显的例子,我今年新接的一年级,刚开学一个多月,在月考中,有个男生,他的成绩排在了班级所有学生的最后一名,他知道后很羞愧、沮丧。我马上问了他的情况,当我知道他是单亲时,平时和母亲生活,为了帮妈妈做事,学习就给耽误了,我听后决定一定要把他的成绩搞上去,所以我每天下课给他补课,上课让他回答问题,平时也问问他的困难,和他进行心灵上的交流,结果让人欣喜,他不仅课程能跟上了,性格也开朗了很多,我也感到很欣慰。我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爱是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