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数:3896
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建设中的作用[摘 要] 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的健康成长,光有才智发展是不行的,还必须心理健康,具有良好的素质教养。而心理健康教育恰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之一,同时也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另外心理健康教育还能促进学生文化科学素质的提高。但现在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存在一定的消极倾向(如:形式倾向、个性倾向、医学化倾向、课程化倾向、德育化倾向),为此笔者对学校心理教育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同时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未来发展趋向也谈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 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 消极倾向 建议和策略
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今天,学校这个传授知识的圣地已不再是传道、授业、解惑这样单纯,而是有越来越多的心理健康问题渐现端倪,直接冲击着教育、教学。《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而国家教育部早于1999年8月13日颁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就进一步明确指出,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是倡导素质教育的必然产物。2002年8月教育部下发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再次明确重申: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要普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