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研究开题报告书点击下载 一、选题依据 1.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民办学校现状的研究 我国的私人办学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此后,私学与官学并存发展,相互补充、促进,绵延数千年而不衰。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于1952年把私立中小学全部改为公办,至此,公立学校一统天下,私立学校销声匿迹。然而,时隔四十年后,1992年民办教育如雨后春笋,打破了我国长达40余年国家包办教育的单一办学模式,在中断了几十年的中国大地上蓬勃兴起。”(王北生、胡自力,《关于民办教育与市场经济体制关系的思考》(文章所在的期刊?时间?页码?引号前面部分?)根据教育部发布的2005年统计数据表明:2004年全国各级各类民办学校(机构)共有7.85万所,在校生达1769.36万人,比上年增加352.96万人,增长24.92%。其中民办普通、成人高校228所,在校生139.75万人(含独立学院学生);民办其他高等教育机构1187所,注册学生105.33万人。民办普通高中2953所,在校生184.73万人;民办中等职业学校1633所,在校生109.94万人。民办普通初中4219所,在校生315.68万人;民办职业初中24所,在校生1.49万人。民办普通小学6047所,在校生328.32万人。民办幼儿园6.22万所,在校生584.11万人。其中民办小学占40%,民办初中占29%,民办普通高中占20%,民办职业高中占11%。(这一数据是哪里获得的需要说明)民办中学有自己的特点,管理机制灵活,重视质量,重视服务,教学安排机动,老师竞争压力大,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民办中学的发展,但是民办中学也存在很多问题,由于管理制度的机动性,政府监控的难度增大,民办学校的管理层不稳定、教师队伍的不稳定、生源的不稳定,民办学校之间无节制的竞争,(如:优质生源强夺大战、优质教师强夺大战),教师内部之间无节制的竞争等问题都是制约民办学校往前发展的重要因素,教师专业成长受到一定的限制。本论文将对民办中学数学教师专业成长进行分析研究,以期探索民办中学数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本路径。 民办中学教师现状的研究 由于民办学校自身发展的特点是,“追求利益最大化”,所以对待老师是,“偏重使用、轻视培养,偏重结果,轻视过程”,决定了民办中学教师很难有时间和精力贯注自身的专业成长问题,现有民办中学数学教师专业队伍整体人员不稳、水平不齐、新课标不懂、专业发展可持续不长等“四不”问题;提高民办学校教师地位,改善民办中学教师待遇,完善民办教师社会保障体系,可提高民办中学数学教师从业人员素质、稳定教师专业队伍;加大民办中学在职教师的培训和教师教研力度对数学教师专业发展可提供可持续,也可以更好地推进新课标改革历程;数学教师专业的发展,就是终生学习的过程。(这些观点都是哪些研究者的要说明) 民办中学数学教师专业成长现状的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数以亿计务工人员来到城市,寻求工作和发展的机会。这些进城务工人员当中,不少人还带着子女来到城市。起初,这些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多半是不被关注的。他们与父母辈一样,在城市中备尝艰辛,非常不易。然而,无论主动还是被迫,他们一如既往的进入城市,他们发展成了一个巨大的群体,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逐渐为社会所关注。为了改善这些进城务工人员及其子女的工作、生活状况,尤其是为了给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创造公平、良好的学习机会和环境,自十年前起,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和政策,要求并指导相关部门切实履行义务,为进城务工人员及其子女的工作、学习、生活创造应有的条件。然而,十多年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问题依然存在,他们在流入地入学及升学方面依然面对可见或潜藏的不公正现象。面对社会关怀的缺失,家庭教育的不足,学校教育的失衡,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问题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本文以自身的工作实践出发,从直观感受和教学工作经历两方面谈谈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状况,并就如何解决他们面临的困境展开讨论。文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本研究的背景,就“随迁子女学校教育问题”论题的提出做一定的说明;同时,介绍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研究的现状,就相关研究做简单的分析评价。第二部分,结合实例陈述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学校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对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学校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从不同角度阐述这些问题的影响因素。第四部分,针对随迁子女学校教育过程中出现的不同问题特点,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以利于在不同程度上解决相关问题,从而达到改善随迁子女学校教育状况的效果。重教是中国的优良传统,子女教育问题,是进城务工人员关注的重中之重。改善随迁子女的学校教育状况,不仅是学校及相关部门的应有之责,更有推动进城务工人员及其家庭融入城市的重要意义。让我们共同努力,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创造更好的学习生活条件,让城市成为他们向往的理想家园 2.选题的研究意义(含科学与实践意义) 2003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正式施行,对民办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民办教育发展的好坏关键是有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因此对教师发展的研究为促进民办教育更好地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数学教师是民办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师的发展在很到程度上影响民办教育的发展,因而,对民办数学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对促进民办教育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1)为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提供实践的依据。民办学校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学校的发展也就成为目前普遍关注的热点,而民办中学教师状况绝对了其发展状况,因而教师的发展也就成为亟待研究的的问题; (2)发现并分析民办中学教师发展的基本特点,并分析特点产生的原因,探索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为民办中学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3)通过实证研究分析数学学科教师专业发展的特殊性,为民办中学数学教师的发展提供参考。不同的专业教师发展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数学不仅是中学最为重要的学科,也是国民素养提高的重要方面,因而如何提升数学教师的专业就成为学校及社会关心的问题; (4)为民办中学数学教师的发展指明方向。民办中学的教师要面对比公办中学的教师更大的压力,由于各学校之间不正当竞争(如:抢夺生源)学校内部考试成绩的竞争等原因,使得民办中学教师难以有时间和精力顾及自身的专业发展,如何创造条件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