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编号:JR377 论文字数:12700
摘 要
信贷消费是一国经济和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目前我国的消费结构正在转型,我国已进入“买方市场”阶段,因为消费会直接对经济发展产生拉动力,所以要千方百计扩大消费需求。信贷消费对当前启动市场、扩大内需具有一定的推动力,可以说信贷消费是一个现实而且可行的办法。但是由于我国信贷消费起步较晚,缺乏经验,目前还存在很多问题,但是不能因噎废食,不能因为目前不完善而全盘否定它。我们能够预计,信贷消费是扩大有效需求的一剂良药,生产的出发点和归结点应该落在消费上,有效需求增大了,市场活了,消费层次和消费结构提高了,他就会促进生产的增长,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形成生产与消费的良性循环。 本文首先给出了信贷消费的含义,概述了我国各类信贷消费的发展情况,包括个人消费贷款、汽车消费贷款、助学贷款的发展现状。 其次提出了信贷消费所产生的社会效应相关话题,叙述了发展信贷消费的益处,发展信贷消费有利于提高消费倾向,扩大国内需求,有利于为经济增长提供动力,并且可以优化社会信用结构,使债权和债务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提高信用内在约束机制和全社会的信用水平。进而分析了我国发展信贷消费重要性,发展信贷消费是促进消费需求的有效途径,可以优化金融机构的资产结构,可以改善居民的消费结构,提高银行的经营效益等等。信贷消费作为启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目前,信贷消费在我国已具备了一定的规模,但是由于起步晚,还存在着不足,至今并未产生预想的效果,究其原因是我国信贷消费存在诸多问题,消费者不敢、不能或没有机会信贷消费,信贷消费的风险也已经逐渐暴露,如消费者对信贷消费缺乏安全感,信贷消费条件太苛刻,信贷消费机会不均等问题,因此,加强信贷消费立法,从法律上消除信贷消费的障碍,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最后总结了我国信贷消费的法律对策,加强信贷消费立法是消除我国目前信贷消费市场存在问题的基本对策,这是由法律的功能所决定的。我国应建立信贷消费之债权让与制度,个人破产制度,格式合同的监管制度,建立科学的信用评价制度和信用监控制度,信贷消费机会均等制度等一系列制度从而使大多数的普通的消费者敢于并且有机会、有可能获得信贷消费,信贷消费才可以逐渐形成规模,真正拉动经济增长,以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 信贷消费 自然人破产 法律对策 目 录 我国各类信贷消费的发展概况 11.1 信贷消费的定义 11.2 我国各类信贷消费发展现状 11.2.1 个人消费贷款发展的现状 11.2.2 汽车消费贷款发展现状 11.2.3 助学贷款发展现状 2二、信贷消费的社会效应 22.1 信贷消费的社会效应的含义 22.2 发展信贷消费的的正面社会效应 32.3 发展信贷消费的的负面社会效应 4三、目前我国信贷消费存在的问题 43.1 居民家庭承债能力较低 43.2 我国信贷消费主体和结构单一 53.3 消费者缺乏安全感且风险逐渐暴露 53.4 信贷消费机会不均等 63.5 信贷消费缺乏有力的法律保障 6四、我国信贷消费的法律对策 74.1 信贷消费之债权让与制度 74.2 自然人破产制度 74.3 格式合同的监管制度 84.4 个人征信制度 84.5 消费者信贷机会均等制度 94.6 完善信贷消费的担保制度 10参考文献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