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论文编号:KJ259 论文字数:14083,页数:19 目录 引言 - 1 - 1 我国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的含义及设计原则 - 1 - 1.1 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的含义 - 2 - 1.1.1 含义 - 2 - 1.1.2 构成 - 2 - 1.2 我国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的设计原则 - 4 - 1.2.1 可持续发展原则 - 4 - 1.2.2 战略驱动原则 - 4 - 1.2.3 技术创新原则 - 5 - 1.2.4 权衡原则 - 5 - 2 我国企业绩效评价指标存在的问题 - 6 - 2.1 没有考虑非经营性损益和不良资产的剔除 - 6 - 2.2 企业使用历史数据,不能准确反映动态经济状况 - 7 - 2.3 权重设置的不合理性 - 8 - 2.4 缺乏对企业资产和负债结构性的考虑 - 8 - 2.5 评价企业发展能力状况的指标中部分不合理 - 9 - 3 改进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的对策 - 12 - 3.1 增加非经营性损益和不良资产剔除的修正指标 - 12 - 3.2 改良不良投资率计算方法 - 13 - 3.3 增加企业动态分析的相关指标 - 13 - 3.4 企业设置合理的权重 - 13 - 3.5 对企业偿债能力指标的修正 - 14 - 3.5.1 短期偿债能力 - 14 - 3.5.2 长期偿债能力 - 14 - 结 论 - 16 - 参考文献 - 17 - 致 谢 - 18 -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一直倡导以财务业绩评价为主,定性评议为辅的思路。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职能转变和强化国有企业监管的需要,财政部、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人事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四部委制定了一套适合于我国国情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即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体系。除了这一体系一些企业还积极采用了由美国学者和实业界提出的“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平衡记分卡”和 “经济增加值”(EVA)等评价方法。本篇论文主要研究我国现行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