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编号:KJ116 字数:11769,页数:10
摘 要 在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下,企业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越来越大,企业资产的盈利能力也起伏不定,资产的价值随之变动。企业若继续单纯采用历史成本对此进行核算,势必会影响企业资产的真实情况,企业财务报告的有用性也会因此大打折扣。顺应这种情况,资产减值会计应运而生,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走向成熟和完善。我国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范围由应收账款、短期投资、存货和长期投资扩大到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和委托贷款共八项资产。虽然我国的资产减值会计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毕竟处于发展初期,在理论上、实务上都有待完善。会计制度和准则作为确认、计量和报告经济活动的手段,必须与时俱进。本文拟从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理论出发,来探讨资产减值准备的有关问题并发表看法。 本文主要内容与篇章结构如下: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资产减值会计理论基础; 第三章: 资产减值会计的处理方法; 第四章: 我国与国际资产减值会计的具体操作规范的比较; 第五章: 我国资产减值会计运用中客观存在的问题; 第六章: 完善和发展资产减值会计的几点建议。 资产减值是一把双刃剑,它使企业更稳健地确认当期收益,更加公允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客观、有用的信息;但不可否认,出于种种需要,它也可能成为企业操纵盈余的手段。造成目前的这种情形,原因是多方面的,总体说来,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一方面是与公司的治理结构和诚信相关,另一方面与资产减值会计制度相关。就会计制度而言,主要又是对资产可回收金额的确定难以把握。我以为,可以引入“现金产出单元”进行评估。现金产出单元是不依赖于别的资产组合就能为企业产生现金流量的最小的可辨认的资产组合,可以是某一单项资产,也可以是若干资产的组合体。通过对企业资产使用方式、作用和特点的分析,就可以将众多资产进行组合。在其组合过程中,应当考虑的因素有产品线、营业特征、地点、地区或地域及管理当局的有关政策等。如果单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难以确定,管理层应据此辨别该资产所属现金产出单元,估计该单元整体的可收回金额,并通过现金产出单元的可收回金额与账面价值的比较,来判断是否发生减值损失,以此确定发生减值损失的金额。然后,在单元的资产间分摊减值损失。 关键词: 资产减值准备 利润操纵 可回收金额 现金产出单元
目 录 一、引言………………………………………………………………………………3 二、资产减值会计基础理论基础……………………………………………………3 (一)资产减值会计反映了资产定义的实质………………………………………3 (二)资产减值会计体现了价值计量对历史成本计量缺陷的修正………………3 (三)资产减值会计是会计目标的要求……………………………………………4 三、资产减值会计的处理方法………………………………………………………4 (一)资产减值的确认………………………………………………………………4 (二)资产减值的计量………………………………………………………………4 (三)资产减值的披露………………………………………………………………5 四、我国和国际资产减值会计的具体操作规范的比较 …………………………5 (一)确认的比较……………………………………………………………………5 (二)计量的比较……………………………………………………………………6 五、我国资产减值会计运用中客观存在的问题……………………………………6 (一)资产减值的确认和计量难度较大……………………………………………7 (二)利用资产减值操纵利润………………………………………………………7 (三)利用资产减值逃避债务………………………………………………………7 六、完善和发展资产减值会计的几点建议…………………………………………7 (一)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强化相关主体的法律责任………………………7 (二)健全信息、价格等市场机制…………………………………………………8 (三)完善公司绩效考评体系………………………………………………………8 (四)提高会计人员的道德操守和职业素质………………………………………8 (五)加强中介机构的监督作用……………………………………………………8 (六)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 ………………………………………………………8 (七)改进会计核算科目设置,引用“现金产出单元”估计……………………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