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编号:KJ139 字数:8829,页数:11
摘 要
(选题动机)存货作为企业重要的战略性资产,对其计量与核算的认定直接关系到会计报表的整体判断,对最终审计意见的形成有着直接和重大的影响。而现代企业管理的客观要求又促使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引进标准成本法进行企业的日常核算与控制。标准成本法适用的对象企业通常具有存货种类多、数量大、流动性较强,且价值运动与实物运动、价值量和实物量不一致的特点,导致会计实务中存在大量需要进行职业判断的情形,也为会计错弊的滋生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和土壤。管理层出于各种各样的利益诉求,往往在粉饰会计报表上做足文章,直接妨害到企业内外部报表使用者的权益。另外,从破产或兼并重组专项审计实务看,存货问题几乎是陷入经营困境企业的众弊之源。鉴于此,笔者试着从常见的存货错弊环节入手,并结合自身的从业经历,尝试提出审计人员的因应之策。(中心思想)存货错弊的高发环节与审计时的因应之策。(段落大意) 一、标准成本法的定义、适用对象及特点 二、存货错弊高发点及审计对应 三、结语(个人新观点)现代企业管理要求标准作业,以获取成本优势,标准成本核算法可以理解为该思想的延伸。应围绕标准成本建立相应的内控制度并辅之以有效的内部监察制度。 关键词:(存货、标准成本法、错弊、审计程序、执业审慎) 目 录 一、标准成本法的定义、适用对象及特点 1(一)标准成本法的定义 1(二)标准成本法的适用对象及特点 1二、存货错弊高发点及审计对应 2(一)标准单价的随意变更情况及其审计对应 2(二)制造费用定义混乱或不明确之情况及其审计 2(三)“在途物资”科目做手脚之情况及其审计 3(四)人为调节成本差异率之情形及审计对应 3(五)滥提或少提存货跌价准备之情形及审计对应 3(六)公司生产管理软件信息化水平考量 4(七)截止性测试 4(八)存货完整性审查 5(九)现场监盘 5三、结语 6 (一)对被审单位的舞弊动机保持高度谨慎 6(二)恰当运用重要性原则 6(三)重视分析性程序的应用 7参考文献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