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会计主要是利用货币计价,综合反映各单位(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为经济管理提供可靠的经济信息。从数量方面反映经济活动,可以用实物量、货币量、劳动量三种度量。在商品经济发达和价值规律发挥作用条件下,为了有效地进行管理,就必须广泛地运用价值形式,综合计算生产的占用、劳动的消耗、销售的收入、利润的形成与分配等。
② 会计不仅是记录和陈述过去,如实反映已发生的经济业务,还包括预测未来,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依据。传统会计的核算职能,主要是对已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事后反映。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社会经济活动的日趋复杂,企业不仅要随时了解经营状况,检查经营活动是否符合既定的目标,还要周密地规划企业未来的行动。
② 会计监督是在会计核算的同时进行的,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事前监督是指会计部门在参与编制各项计划和费用预算时,依据有关政策、法令和制度,对各项经济活动的可行性、合理性和合法性的审查,是对未来经济活动的指导。事中监督是指在日常会计工作中,对已发现的问题提出建议,促使有关部门采取措施,调整经济活动,使其按照规定的目标和要求进行。事后监督是指以事前制定的目标和要求为准绳,通过分析会计资料,对已进行的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合法性和有效性进行考核和评价。会计监督按其执行者是否属于本单位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