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盈余质量问题探析
盈余质量是指企业会计盈余的优劣程度。我国企业报告的盈余,是会计人员根据会计准则和制度的规定,对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开展的各种经营业务进行确认、计量的结果。 盈余质量分析的必要性
(1)第一.为投资决策提供更好的分析手段,就投资者角度而言,盈余质量是确保投资收益的重要关注点。第二,促进证券市场健康发展,增强市场的有效性提高证券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如果盈余质量低,则会计信息在满足股东管理和估值要求方面是低效的。第三,为经营者提供更有效的管理信息,就经营者角度而言。获得更高利润的同时,得到更高的盈余质量应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目标,这会使企业更重视现金流,而不是应计项目。所以委托者有必要分析企业的盈余质量,以便做出正确的决策. (2) 部分企业为了获取信贷资金、商业信用、公司上市、保持配股资格、偷漏税等原因,会粉饰会计报表,调节盈余,近年来随着国内外一系列会计舞弊案的爆发,盈余质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所以如何分析和识别企业的盈余质量的优劣程度,是投资者、债权人以及政府部门等广大会计信息使用者所关心的问题。 (3)我国的会计准则体系还不完善,对于许多特殊项目尚缺乏具体而明确的规定,企业可以通过选择会计政策来调节利润.企业管理人员可以通过会计准则的漏洞来粉饰企业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总之,企业管理人员为了自身的利益,在法律和准则允许的情况下,总是趋向于选择有利于自己的盈余数字,以获得自身报酬的最大化。 决定盈余质量的相关因素
首先要知道会计准则作为盈余产生时必须遵守的规范,对盈余质量的影响重大。盈余质量是报告的盈余与真实的盈余之间的差异。会计准则对盈余质量存在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会计准则可以制约盈余管理的发生从而有利于提高盈余质量;另一方面会计准则又为盈余管理的产生提供了可能,不能必然保证高质量的盈余。 新会计准则对盈余质量的积极影响。.会计准则的变化影响着公司业绩特别是净利润的变化,但并不会影响公司的实际业绩。会计准则的变化使实际业绩反映得更准确,公司报告的盈余数据信息更能真实的体现实际业绩,从而质量更高。新会计准则较大压缩了会计估计和会计政策的选择项目,限定了企业盈余管理的空间范围,规范和控制了企业对利润的人为操纵,垒实了经营业绩,对盈余质量的提高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如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能够造成企业利润在年度之间转移,这是我国一些企业经常使用的手段,在赢利较大的年度,企业为了隐瞒利润,大幅度地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增加当年费用,减少当年利润;相反,在赢利较小的年度,企业为了达到虚增利润的目的,将原已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冲回,以减少当年费用,增加当年利润。针对这一问题,新资产减值准备准则明确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旦确认,在以后年度不得转回”。这一变革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存在实质性差异,但符合我国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对2007年以后企业利用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和冲回进行盈余管理设置了很大的障碍,从而大大提高了盈余质量。 新会计准则改善了原来会计制度、会计准则的很多空白点,存货管理办法,债务重组的方法,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借款费用,所得税的处理方法,从而规范了企业会计行为,提升了盈余信息的质量。 直接决定企业盈余质量的因素是 (一). 会计政策对盈余质量的影响 如企业执行适度稳健的会计政策,有利于产生高质量的利润。在可供选择的各种方法中,企业一方面应选择较小可能高估资产和收入的方法;另一方面需要及时预计和报告可能发生的费用和损失,以销售成本为例,销售成本由存货的历史成本转化而来,存货计价方法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销售利润的质量。在选择稳健的存货计价方法时,就应该考虑:物价水平因素、技术进步、存货保管不善等因素导致存货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时,应该提取存货跌价损失预备,在损失发生的当期计入当期损益,使得确认的利润比较实在,从而提高当期盈余的质量所以我们要选择正确的会计政策,假如企业采取稳健的会计方法确认和计量这些费用,就可以提供高质量的盈余。反之,假如企业没有采用适度稳健的会计政策,对于有关费用和损失的确认不够及对和全面,那么该企业报告的会计利润就存在包含潜在的风险损失而降低了质量。 (二)财务状况对盈余质量的影响 盈余质量不仅涉及到利润这个因素,一些财务活动也对盈余质量产生影响,这些影响通过应收账款周转率和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指标反映出来。 另外,融资能力也会影响盈余质量。假如债务水平上升,进行其他债务融资的可能性会降低,而且为取得资金所支付的利息率可能会增高,固定利息支出上升时,盈余波动倾向会更强,盈余质量也就随之下降。 (三)利润构成对盈余质量的影响 在分析企业的利润构成时,首先应该关注的是主营业务利润。这部分利润是企业基本经营活动的成果,也是企业一定期间获得利润中最主要、最稳定的来源。假如主营业务利润在净利润中不占领先地位,而非主营利润所占比率比较大,说明企业利润的构成不合理,盈余质量自然就不够稳定。 同时也要关注企业利润中来自于关联方交易的比例,因为,企业治理当局可能会通过关联方交易以粉饰会计报表,调节利润。 (四)现金净流量对盈余质量的影响 流动性是评价公司偿债能力的一个要害因素,尽管流动性对当期盈余可能不产生直接影响,但假如企业不能偿还债务,它可能会采取一些不适当的行为,如进行应收票据的贴现、应收账款的抵借,使得企业或有损失增加,企业盈余更加不确定,其质量也会随之下降。 提高盈余质量的措施
(1)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注重思想道德建设。可以把盈余质量的教育纳入现有的会计教育体系,提高会计专业人员对盈余质量的关注程度,提高对盈余质量的识别能力,可培训相应的盈余质量评估人员,同时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道德素质,从“人”的方面保障新会计准则的有效执行,使新准则对盈余质量的积极影响落到实处。 (2)提高会计环境质量,加强制度性建设。加强包含会计规范在内的各种制度、规章、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为了从根本上改善盈余质量,在加强准则建设的同时,还应加快推进公司治理改革、资本市场改革等制度变革,只有准则建设和制度建设“双管齐下”,才能更好地显现会计管制的效果,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会计盈余信息的质量。 (3)为了提高上市公司盈余质量,必须切实加强关联方交易的披露和评估以及投资收益等线下项目核算的管理。高度关注这些线下项目的核算,以免给管理当局可乘之机。 (4)加强盈余质量和盈余管理研究。其中,盈余在投资决策中处于中心地位,但投资者却认为其质量低,普遍感到不满。投资者认为盈余质量对资本市场效率产生影响或影响很大。所以对盈余管理也要开展研究,更显对企业决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