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
会计论文
金融论文
国际贸易
财务管理
人力资源
轻化工程
德语论文
工程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
信息计算科学
电气自动化
历史论文
机械设计
电子通信
英语论文
物流论文
电子商务
法律论文
工商管理
旅游管理
市场营销
电视制片管理
材料科学工程
汉语言文学
免费获取
制药工程
生物工程
包装工程
模具设计
测控专业
工业工程
教育管理
行政管理
应用物理
电子信息工程
服装设计工程
教育技术学
论文降重
通信工程
电子机电
印刷工程
土木工程
交通工程
食品科学
艺术设计
新闻专业
信息管理
给水排水工程
化学工程工艺
推广赚积分
付款方式
首页
|
毕业论文
|
论文格式
|
个人简历
|
工作总结
|
入党申请书
|
求职信
|
入团申请书
|
工作计划
|
免费论文
|
现成论文
|
论文同学网
|
全站搜索
搜索
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格式网
->
免费论文
->
其他论文
茵陈及其制剂中主要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概述
本论文在
其他论文
栏目,由
论文格式
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
www.lwgsw.com
,更多论文,请点
论文格式范文
查看
目 录
一、茵陈的简介…………………………………………………………………5
(一)茵陈的基本信息…………………………………………………………5
(二)茵陈的形态特征…………………………………………………………5
(三)茵陈的分布情况…………………………………………………………5
二、茵陈的功效及主要成分……………………………………………………5
(一)茵陈的功效………………………………………………………………5
(二)茵陈的化学成分…………………………………………………………5
三、茵陈及其制剂中主要成分的研究方法概述………………………………6
(一)茵陈中香豆素类化合物含量测定………………………………………6
(二)茵陈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测定…………………………………………6
四、总结…………………………………………………………………………7
五、参考文献……………………………………………………………………7
一、茵陈的简介
(一)、茵陈的基本信息
1.茵陈,属管状花目、菊科、牛至属植物,别名牛至、耗子爪、田耐里等,拉丁文ArtemisiacapillarisThunb,生于低海拔地区河岸、海岸附近的湿润沙地、路旁及低山坡地区。中国民间现尚有以米粉作茵陈糕、团的习惯。茵陈作菜,要采嫩苗,老的药用是茵陈蒿。且其药用价值高,可全草入药,可预防流感,治中暑、感冒、头痛身重、腹痛、胸膈胀满、气阻食滞、小儿食积腹胀、腹泻、月经过多、崩漏带下、皮肤搔痒及水肿等症,其散热发表功用,尤胜于薄荷。
(二)、茵陈的形态特征
1.茵陈多卷曲成团状,灰白色或灰绿色,全体密被白色茸毛,绵软如绒。除去表面白色茸毛后可见明显纵纹;质脆,易折断。叶具柄;展平后叶片呈一至三回羽状分裂,叶片长1~3cm,宽约1cm ;小裂片卵形或稍呈倒披针形、条形,先端尖锐。气清香,味微苦。
2.茵陈多年生草本或半灌木,芳香;根茎斜生,其节上具纤细的须根,多少木质。茎直立或近基部伏地,通常高25-60厘米,多少带紫色,四棱形,具倒向或微蜷曲的短柔毛,多数,从根茎发出,中上部各节有具花的分枝,下部各节有不育的短枝,近基部常无叶。花期7-9月,果期10-12月
(三)、茵陈的分布情况
1.生于路旁、山坡、林下及草地,海拔500-3600米。 生于低海拔地区河岸、
海岸附近的湿润沙地、路旁及低山坡地区。产华南区,华北区和西南区等,以及新疆和西藏;。其他种省、区产者,多自产自销。国外分布于日本、朝鲜、蒙古等国家。
二、茵陈的功效和主要成分。
(一)、茵陈的功效
1.茵陈清热利湿;退黄。主治:黄疸、小便不利、湿疮瘙痒、传染性黄疸型肝炎等。药理学研究有利胆,保护肝功能,解热,抗炎,降血脂,降压,扩冠等作用。
在中医临床常用于治疗黄疸型肝炎、扭挫伤 、高血压、糖尿病等症【1】 。
现代研究表明,茵陈含挥发油,全草还含有香豆素、黄酮、有机酸和呋喃类成分等,具有利胆、解热、保肝、抗肿瘤和降压作用。研究表明茵陈中含有绿原酸、金丝桃苷和挥发油等有效成分
(二)、茵陈的主要成分
1.滨蒿含挥发油,油中成分有香芹酮、对-聚伞花素、苎烯、紫苏烯、α-水芹烯、百里香酚、α-、β-蒎烯、松油醇-4、马鞭草酮、萘、芳甲基苯乙酮.另含滨蒿素、对羟基苯乙酮及绿原酸等.菌陈含挥发油, 油中成分有月桂烯、苎烯、桉油精、α-蒎烯、莰烯、α-姜黄烯、达瓦酮、茵陈炔酮、丁香酚、异丁香酚、萘、苯甲醛、龙脑.另含茵陈色原酮、6, 7-二甲氧基香豆素(即滨蒿素)。
需要更多免费论文请点击进入专业论文网站查找
幼儿教育论文网
http://www.yrlunwen.cn
教育论文网
http://www.jyLunwen.top
会计论文网
http://www.kjLunwen.top
电气工程论文网
http://www.dqLunwen.top
法律论文网
http://www.fyLunwen.top
工程管理论文网
http://www.gcLunwen.top
工商管理论文网
http://www.gsLunwen.top
汉语言文学论文网
http://www.hyLunwen.top
计算机论文网
http://www.jsjLw.top
金融论文网
http://www.jrLunwen.top
人力资源论文网
http://www.rLzyLw.top
市场营销论文网
http://www.scyxLw.top
小学教育论文网
http://www.xxjyLw.top
行政管理论文网
http://www.xzLunwen.top
行机械设计论文网
http://www.jixielw.top
论文同学网
http://www.lunwentongxue.com
论文下载网
http://www.lunwentongxue.cn
三、茵陈及其制剂中主要成分的研究方法概述
(一)香豆素类化合物含量测定
3.1.1.1溶剂法:根据香豆素存在种类和极性情况,一般采用石油醚、苯、乙醚、乙酸乙酯、丙酮和甲醇依次萃取。由于苯的毒性较大,应尽量少用或不用。游离的香豆素一般极性低,用低极性溶剂提取浓缩后放置冰箱即可直接结晶或混合结晶。香豆素成苷后极性增加。
3.1.1.2酸碱法:利用香豆素内酯遇碱开环成盐、加酸后能恢复的特性进行分离。通常乙醚萃取液先以碳酸氢钠水溶液抽提去酸性成分;再以稀和冷的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的水溶液或醇溶液进行水解。香豆素因成盐而溶于水,再用乙醚提取不水解的中性成分。碱溶液用酸中和后,用乙醚抽提出香豆素的内酯成分。而其他酯类皂化后所得的酸留在水液中。
3.1.1.3超临界流体提取法:超临界流体提取新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香豆素类成分的提取中。极性小的游离香豆素可直接提取,而苷类则可通过加入乙醇等机型溶剂做夹带来提取。
3.1.2香豆素类化合物含量测定实例
3.1.2.1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分别以提取回收率为考察指标,对其进行有效分离。此方法在30分钟内可以简便快速准备测定。采用C18填料的色谱柱,并且内径为4.6nm,色谱柱颗粒孔径为5um,柱长250mm,在同等条件下增加色谱柱的柱长等于增加理论塔板数,改善了复杂成分中各个物质的分离。通过使用流动相,一般为酸性改性剂或缓冲盐调节PH,此方法的目的是通过通过PH值的改变使得香豆素成分游离,使得香豆素在流动相中的电平衡想化合物原型偏移,从而保证色谱峰的峰型尖锐,对称。
(二)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测定
3.2.1提取方法
3.2.1.1水提法:在提取黄酮过程中考虑到加水量,浸泡时间和煎煮次数等因素。例如在茵陈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先晾干后加水浸泡,大火煮沸30min后冷却取出杂质过滤。此方法简单易操作,工艺成本低,单提取液中杂质较多,需要进一步去除,给进一步分离带来麻烦
3.2.1.2碱性水或碱性稀醇提取法:黄酮类物质大多为酚羟基,因此可以用碱性水或碱性稀醇浸出。主要用的碱性溶液时稀氢氧化钠和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的浸出能力高,但杂质多,不利于纯化,石灰水可以是一些蹂质或水溶性杂质沉淀成钙盐,有利于浸液纯化。
3.2.1.3有机溶剂提取方法:主要是使用乙醇、甲醇、乙酸乙酯、乙醚等。笨方法主要是用于提取脂溶性集团占优势的黄酮类物质,对设备要求简单,产出率高,但成本高,杂质多。
3.2.2黄酮含量测定方法实例
3.2.2.1紫外分光光度法。文献得知以芦丁为标准测定茵陈中黄酮总量得标准曲线回归返程见了及线性范围。芦丁浓度Y与吸光度A的关系为Y=0.077A+0.002,相关系数R=0.996。取1.0ml试品滤液,加入25ml容量瓶。测提取液吸光度值。进行平行操作6,和稳定性试验4次,最后重复性试验6次。
3.2.2.2亚硝酸盐-硝酸铝-氢氧化钠比色法。该方法是目前最广泛的测定方法,原理是在提取的待测物的水溶液中,加入亚硝酸盐-硝酸铝-氢氧化钠试液,铝离子与黄酮类化合物3,,4,二羟基发生漯河反应显色来进行测定。
四、总结:茵陈的化学成分比较复杂,主要有香豆素类和黄酮类化合物等。茵陈提取其主要成分的方法也有很多种,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浸提法、酸碱法、超临界流体技术等。茵陈的化学成分决定了茵陈的应用范围,医药应用广泛,比如湿热黄疸,湿温,随着医药行业和技术的发展,茵陈的有效成分将得到更好的发展。
五、参考文献
[1]曹锦花.茵陈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13 20(6);489 -494
[2]董岩 王新芳 崔长军 等.茵陈蒿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时珍国医国药 2008 19(4):874-876
[3]姜波 焦文霞 茵陈的古今临床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2 3(1):3
[4]魏建华,刘学敏.茵陈的现代药理研究[J].中西医结合与祖国医药,2009 ,13(22) :[5]杜威;靳守东;陈善;宋少江;;茵陈五苓丸的质量标准研究[J];解放军药学学报;2009年06期
[6]王惠川;张爱军;王华丽;;茵陈大黄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J];西北药学杂志;2008年05期
743-746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阿尔茨海默的药学监护
下一篇
:
寒性中药黄药子抗肿瘤研究进展
Tags:
及其
制剂
主要
成分
含量
测定
方法
概述
【
收藏
】 【
返回顶部
】
人力资源论文
金融论文
会计论文
财务论文
法律论文
物流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其他论文
保险学免费论文
财政学免费论文
工程管理免费论文
经济学免费论文
市场营销免费论文
投资学免费论文
信息管理免费论文
行政管理免费论文
财务会计论文格式
数学教育论文格式
数学与应用数学论文
物流论文格式范文
财务管理论文格式
营销论文格式范文
人力资源论文格式
电子商务毕业论文
法律专业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论文
计算机毕业论文
教育管理毕业论文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
心理学毕业论文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中文系文学论文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