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通信的工作原理教学设计 海安县艺术学校 王甲云 226600 教材结构 本课选自教育科学出版社编著的高中《网络技术应用》(选修)第三章中的第二节,教材从学生学习、生活的既有经验和实际需求出发,让学生了解网络通信的工作原理,该内容是对上一节《网络的功能和构造》的延续,也是本章的重点,包括“数据的传输过程”和“数据交换技术”两部分,新的知识点较多且较抽象,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难度。 教学目标 知 识 与 技 能:1.了解网络通信和邮政通信过程的共同点,形成U型结构的概念; 2.了解 OSI 参考模型和TCP/IP 协议的基本知识,掌握其分层及约定的思想; 3.了解三种数据交换技术。 过 程 与 方 法:1.通过比较分析使学生理解网络中数据传输的过程; 2.运用类比让学生学会区分三种数据交换技术。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将生活中的现象和所学知识进行类比,使学生意识到生活中随处都是知识,要善于发现,认识到技术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网络中数据传输的过程; 2.OSI参考模型及TCP/IP协议体系的基本知识; 3.三种数据交换技术。 难点:网络中数据传输的过程。 教材处理 将抽象的教学内容用直观的图形予以化解,将数据传输的过程抽象成一个U字型结构,并贯穿这节课的始终,帮助学生理解重点难点,并形成知识点之间的自然过渡。本论文由论文格式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www.lwgsw.com,更多论文,请点论文格式范文查看 教学方法及策略 本节课主要运用类比和问题探究的方法进行教学: 1.类比,将生活中的事例和知识点进行类比,为学生理解知识点搭建平台; 2.问题,通过问题的提出引发学生思考,通过问题的解答点拨重点难点。 教学设计 课 前 延 伸 上课之前,播放《蝙蝠和雷达》的视频。 【讲解】这段视频说明了运用非常广泛的雷达技术,其实是根据蝙蝠的生活习性研发的。这就是技术来源于生活,其实在我们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提问】请同学们开动脑筋想想还有什么样的例子。 举例1:苍耳子和尼龙搭扣 尼龙搭扣是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同学们的伞上、书包上,鞋上,衣服上随处可见,它的创造灵感就来自于一种叫苍耳子的植物。 举例2:菲尔普斯的鲨鱼皮泳衣 鲨鱼皮泳衣在如今的游泳界享有盛誉,他的制作原理也是鲨鱼的生理结构优势。 课 内 探 究 今天我们要研究的网络通信的工作原理同样也来源于我们的生活。 一、数据的传输过程 (一)邮政系统中信件是如何传送的? 任务一:请同学们一起来观看《蜡笔小新》中的一个片段。这是很多年前的一个母亲节,小新给妈妈写信的故事。看完请同学们思考学案中的第一个问题。 a. 小新的信是怎么寄出去的,可以分为哪3步? b. 信是怎么送到他妈妈手中的?会不会丢失呢? c. 信不是寄给邮局的为什么要送到邮局? 引导学生把邮局系统分为三层,分别是用户,邮局,运输,各司其职,上一层对下一层提出要求,下一层完成上一层提出的要求。 分析送信过程中“约定”的重要性。邮局依据邮编进行分类,邮编是各个邮局之间共同遵守的约定。同样在用户与用户之间,运输部门与运输部门之间都遵守一些约定。 提炼出邮政通信的U字型结构,重点强调其分层及约定思想。 (二)OSI参考模型 今年母亲节,已经长大的小新,不在母亲身边,他利用qq给母亲发来了自己的照片,同时还去邮局给母亲邮寄了礼物。我们来帮他分析下,照片是如何在网络中传输的。 为了保证照片在网络上传输准确高效,网络中也存在一个类似于邮局系统的U型结构,这就是OSI参考模型。它也蕴含了分层和约定的重要思想,所不同的是OSI参考模型分为七层,每一层都有特定的名称和功能。 1.OSI参考模型各功能层的名称 任务二:阅读课本P56页,结合刚才所学,试着在学案上画出数据在OSI参考模型中传输的抽象结构图,标出每层的名称。 2.OSI参考模型各功能层的功能 前面我们已经分析了邮政系统中用户、邮局、运输部门三层的功能。那么小新在利用QQ传送照片时,OSI参考模型中的七层又各自有什么功能呢?我们一起来看! 3.数据在OSI参考模型这七层中传输保持不变吗? 好奇的小新有新的困惑:照片文件在这七层中格式一直保持不变吗? 任务三:思考火箭是如何运输的呢?是随意分解的吗?哪一层来完成这个工作呢? 【讲解】火箭运输时先分解后还原,照片在网络中也是这样传输的。 我们知道照片肯定不是随意分解的,那怎样才能高效准确的完成数据的传输呢? 我们玩拼图时如果给每一块写上编号,就能高效准确的完成拼图。 同样,小新发送照片文件时也是被分为许多小的数据包,并加上一些地址信息、控制信息、错误校验信息等包头信息,经由不同的路径传递到接收方。反过来,小新妈妈在接受照片时就是一个拼拼图的过程,由下向上不断地组合,去掉附加信息,最终还原为初始信息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OSI是一种网络通信的参考模型,模型的作用在于提出一种思想,提供一种标准,就好比真正在路上行驶的并不是车模,而是各种各样的常用汽车,那么网络中真正在使用的是什么呢? (三)TCP/IP协议体系 在网络中真正使用的是TCP/IP协议体系。它包含了上百种协议,其中的核心协议是TCP协议和IP协议,因此得名。TCP协议和IP协议各司其职。 TCP协议(传输控制协议):管理与校核(分解、编码、编址、纠错等); I P 协 议(网际协议)::数据传输、地址选择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可以推断出TCP/IP协议体系也是一种U型结构,不同的是它分为4层,在OSI参考模型的基础上,简化了层次,提高了效率 任务四:学生自主学习教材上P58图3-5关于TCP/IP协议体系的相关知识,以同桌为一小组,完成学案第二个问题。 二、数据交换技术 数据传输的U字型结构从总体上讲分为三部分,分别是发送方,接收方和传输线路,见右图。 好学好问的小新已经研究了OSI参考模型和TCP/IP协议体系是关于发送方和接受方的内部结构,那么数据在传输线路中又是如何传输的呢?这就是数据交换技术。下面我们就发扬小新的探究精神,一起来自习课本P58—P59页。 任务四:学生看动画演示回答是何种数据交换技术,同时需说明原因。 技术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传统电话、电报、IP电话这三种常见的通信方式,就分别运用的这三种交换技术。 任务五:试思考这三种交换技术的优缺点,填写下表。 通信方式 数据交换技术 优点 缺点 传统电话 电报 IP电话 三、总结 邮政系统、OSI参考模型、TCP/IP协议都采用的是一种U型结构模型,并且都遵循着“分层”、“约定”的思想,以保证数据准确发送。同学们,圣诞节快到了,你给父母送去问候了吗?如果没有,赶紧补上一个吧!不管你是通过网络还是通过邮政系统,你的问候一定会送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