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编码》教学设计 江苏省淮阴中学 谢诺
一、教材分析 《汉字的编码》是教科版《信息技术基础》第四章第一小节《文本信息加工》的内容,其中牵涉到的知识点比较多,比如汉字的三种编码:输入码、输出码、机内码,每一种编码的作用及常见的编码方式,汉字的处理过程等。 这部分内容比较独立,而且其中许多问题和学生平时的实践息息相关——比如学生在输入汉字时都要用到输入法,有可能碰到无法输入的汉字,或者浏览网页时有可能碰到乱码,因此我认为对这部分内容进行研究并优化设计可以让学生受益匪浅。 二、学生分析 进入高一的学生几乎全部有过使用计算机的经验,输入汉字对他们来说不是问题,可是他们往往停留在应用的表层上,如果问他们“汉字在计算机中是如何进行处理的呢?”他们往往知之甚少,甚至觉得没有必要知道。如何巧妙地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自觉主动中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是本节课的重点。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汉字的三种编码及其在汉字处理过程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windows自带的TrueType造字程序的造字过程,让学生分别经历字型码、机内码、输入码,从而体会计算机处理汉字的过程 (2)通过在GB 2312内码表、编码表中查找的方式找出自己名字所对应的内码、简拼码、郑码,加深对汉字的内码、简拼码、郑码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日常问题的解决,消除学生对计算机处理汉字问题的神秘感,提高他们了解汉字编码问题的兴趣,培养他们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习惯。 四、设计意图: 本节课试图创设一系列的问题,拉近学生的学习内容和他们生活实际的关系,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感觉学习的内容有用,愿意学。 如首先从纯英文的操作系统无法处理汉字的现象,引起他们关注汉字编码的相关问题;然后从网页中的乱码现象,引出汉字编码统一问题;接着带领他们在造字程序的使用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各种编码的作用;最后,通过查找自己名字各种编码的练习,引导学生层层揭开汉字处理的神秘面纱。 五、教学环境 多媒体网络教室、PPT教学课件、教学资料包 六、教学过程 情境引入 师:最近上高一的李斌制定了一个英语学习计划(如下文), 英语学习计划 1. 每天早上大声朗读课文直到熟练并背诵2. 学习新单词,本课重点语法及课文.(读单词-结合课文理解记单词-整理重点-写摘要) 3. 每天30分钟做练习题,巩固知识点.4. 学习新课前需花30分钟复习前一课.(听写单词-背课文-巩固所学的知识点) 5. 听广播(英文),边听边记,将自己听到的记下来。6. 隔天练习口语45分钟.(Any topic, 每周2.4.6.7)7. 休息前复习今天所学到的英语,只需脑子里回忆。 8. 周日自我总结. 他把用word处理好的电子稿通过邮件发给了在美国留学的姐姐李怡,想请李怡帮忙参考一下,可是李怡的电脑是纯英文操作系统,她打开李斌的学习计划后,都是乱码(如图1),请思考原因?
生:纯英文的操作系统没有汉字相关系统 【设计意图:通过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来引入,引起学生兴趣,同时引发思考带出本节课下面的学习内容。】 师:电脑中要输入、存储、显示汉字,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呢? 讲授新知 用于输入汉字的编码——输入码(外码): 师:平时大家用什么输入法输入汉字? 生: 拼音 师:请大家用拼音输入法输入同桌的姓名 生: (输入,体会重码率较高) 师:请大家总结拼音输入法的优缺点: 生1:优点:简单易学 生2:缺点:重复的字较多 师:重码率较高 生3:缺点:普通话不标准无法正确输入,不认识的字无法输入 师:大家还知道有哪些输入法? 生:五笔字型 师:根据编码规则的不同,我们把输入法分为音码、形码、混合码和其它。拼音输入法属于音码,而五笔字型属于形码。 如:输入“中”的键盘组合为:zhong 音码:简单易学、重码率高、拼音不好的人使用困难、不会的字无法输入。全拼/双拼 “中”的音码:全拼zhong ,双拼(打开智能abc的帮助文件)as 形码:记忆编码规则,学起来慢、重码率低、不会的字也可以输入。王码(五笔字型)/郑码/表形码 ,“中”的郑码:J 五笔字型码:K 混合码:音形结合。自然码 其它:序号码,区位码,电报码等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先输入同桌的姓名,体会拼音的重码率高的缺点;通过教师演示用不同的输入法输入同一个汉字“中”,较直观地展示了“中”的不同编码,能帮助学生理解各种不同的汉字输入法的区别及它们的优缺点。】 【备课心得:在讲到郑码输入法时,要强调郑码是windows操作系统唯一自带的形码输入法,而且他的发明者郑易里教授曾给了王永民(五笔字型输入法发明者)很多的指导。此一点也是我在重新备课时的收获,以前我自己也没有深入去研究过为什么微软要自带一个许多人都不熟悉的郑码输入法,经过本次备课,我发现郑码原来拥有许多博大精深的内涵:如符合国家文字规范与人们头脑中对汉字的认知;通用,也就是中华民族的全部汉字、日本汉字、韩国汉字用它都能轻易地编码和输入等。】 师:汉字的输入码很多,如果计算机内存放的是输入码本身,就会造成存储容量的浪费、增加处理汉字的难度等问题,因此引入了汉字的机内码,就是在存储、加工、传输过程中统一的代码。本论文由论文格式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www.lwgsw.com,更多论文,请点论文格式范文查看 打开一个香港的网上书店(事先打开并调整成“简体中文(GB2312)”编码):图2 除了制作成图片的文字,其余的文字显示的是乱码,完全无法分辨具体内容。从浏览器中选择BIG5码,后再看网页:图3 师:BIG5码是什么编码,简体中文(GB2312)又是什么编码?是因为这两种编码不同才导致了乱码吗? 答案是肯定的。——汉字的编码不统一,导致了乱码。汉字在计算机内的编码,又叫内码,或机内码。 用于存储汉字的编码——机内码(内码): 英文及基本符号对应的编码集——ASCII码 汉字及相应符号对应的编码集——多个 阅读以下资料,了解各种汉字内码之间的关系: 国标码: GB 2312-80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汉字信息交换换用编码,全称《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标准号为GB 2312-80,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家标准总局发布,1981年5月1日实施,习惯上称国标码、GB码或区位码。它是一个简化汉字的编码,通行于中国大陆地区,新加坡等地也使用这一编码。 BIG5码: 又称大五码,主要为香港与台湾使用,即是一个繁体字编码。每个汉字由两个字节构成。“大五码”是在1984年由中华民国财团法人资讯工业策进会和五间有意愿共同推动电脑中文化的资讯公司所共同创立,故称大五码。 带来的问题: 几套编码互不兼容,而且编码区间也各有不同 ,因为其不兼容性,在同一个系统中同时显示GB和Big5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乱码。 解决方案(GBK编码): GBK是又一个汉字编码标准,全称《汉字内码扩展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1995年12月1日制订。 GBK兼容GB2312,并增加了大量不常用汉字,还加入了几乎所有的Big5中的繁体汉字。现在window常用的是gbk,他是gb2312的兼容超集。 【设计意图:通过内码不统一带来的乱码问题,形象直观地引出汉字在计算机内的编码——机内码,让学生置身于问题之中,引发积极地思考和探究。】 【备课心得:课本上对汉字的机内码只提到GB和BIG5,而且是一带而过,并没有提到现在的操作系统中,究竟使用的是哪种编码,编码不同会带来什么问题等。而这恰恰才是学生关心的问题,因此,我在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后,决定给学生补充此部分的知识。】 师: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机内码以二进制代码的形式存在,要在屏幕上显示或通过打印机打印,必须以汉字的字型输出,才能被人们接受和理解,这就需要有相应的字型码。 用于输出汉字的编码——输出码(字型码): 点阵方式:16*16,24*24,32*32,48*48 矢量方式。 综合实例 给当前的计算机汉字系统内添加一个东巴文字“我”——“”,然后添加到微软输入法中,最后在记事本中输出来。 师:演示过程 生:模仿完成 【设计意图:此综合实例使用到windows自带的造字程序,在造字的过程中,绘制字型的过程就是生成字型码的过程,在造字之前系统将询问将所造文字对应到哪个机内码,造字结束后,系统将询问所造文字在微软输入法中的对应编码是什么,因此此过程完整地包含了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字型码、机内码、输入码,巩固了之前所学的知识。】 拓展练习 1、你的姓名(输入汉字): 对应的gb2312-80中的内码是(如果是生僻字,有可能没有): 对应的(智能abc)双拼编码是: 你的 姓 对应的郑码是: *2、选作: 你的 名字 对应的郑码是: 【设计意图:对于一些基础较好的同学,做完综合练习后,还有剩余的时间,因此我给他们提供了计算机内码表,双拼编码表,郑码编码表等,请他们完成以上作业】 课后反思: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本节课,由一个真实的问题引入,试图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创造一种问题情境,将学生置身于问题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开拓思路,启迪思维。 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只是第一步,如何保持才是更重要的问题。在随后的教学中,从学生熟悉的输入法入手,探讨各种输入法的优缺点;从乱码问题入手,探讨计算机内汉字编码的统一问题;最后通过造字程序体会各种编码之间的关系。每一个环节,都紧紧抓住学生的心,特别是在造字的过程中,学生热情很高。因为是自己创造文字,而且还可以添加到微软输入法中,学生做的非常投入,效果非常好。 部分学生在做拓展练习时,内码、双拼完成的较好,但是郑码无法完成,主要是对编码规则不熟悉,显得有点急躁;当然,成功找到郑码的同学也非常的兴奋。因此,如何在短时间内给学生更有效的指导,是我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合众外贸论坛, 英语学习计划表 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