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1 问题提出 偏食是指只挑自己喜欢吃的某几种食物的不良习惯。[1]段汐、朱雅琴、高志茹、戎秀琴[2]认为幼儿偏食就是在正常幼儿饮食中有3种以上食品不吃者。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幼儿偏食行为日趋严重。当孩子出现偏食行为时,许多父母过分宠溺爱自己的孩子,当孩子不愿意吃的时候就不再要求孩子进食。 现代医学证明,只有保持均衡的膳食,保证各种营养素足量,并且保持一定比例的摄入,才是全面、平衡、健康的膳食。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受季节、加工、烹调方法和各地饮食习惯等因素的影响,难以做到平衡膳食,而偏食更会导致某些营养素的摄入不足或过量,从而导致营养不良,造成体质虚弱、抵抗力差、容易生病或过度肥胖、稍稍运动便气喘吁吁,严重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偏食导致的维生素缺乏,还可能引起儿童皮肤病。由挑食、偏食导致的锌、铬、铜、硒等微量元素缺乏,是造成儿童视力障碍和近视的原因之一。
幼儿偏食主要受外界影响和自身身体的影响所致。外界父母、教师等亲密的人在幼儿进食时,或积极或消极的言语能产生很大的影响。另外,幼儿自身的某些疾病致使幼儿食用某些食物不适,因此也能使幼儿产生偏食。 本文通过对家长的问卷调查,了解幼儿偏食的现状、原因,以及家长的态度与措施,通过对教师访谈,了解教师对偏食的态度,最后给家长和老师提供正确的教育建议。 1.2 文献综述 1.2.1 幼儿偏食状况的研究 孩子的饮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早期养成的就餐习惯可能会跟随孩子一辈子,所以相关方面的研究有从幼儿偏食的食物种类、幼儿性别等方面切入。 洪昭毅指出,偏食问题其实绝对不是小问题。目前偏食儿童普遍的营养缺乏特点主要是两个“7”:一是 “7”类膳食摄入不全,即肉、鱼、蛋、奶、蔬菜、水果、谷类吃得少,二是“7”种营养素(维生素C、D、E、叶酸、钙、铁和锌)缺乏明显。偏食也会导致宝宝能量摄入不足,使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三大产能营养素的摄入比例不合理。 中国红基会等机构调查结果显示,50%的3—5岁城市儿童存在偏食。现在的家庭条件都普遍不错,幼儿的食物选择很广,种类很丰富。 偏食现象好发于6个月至6岁各个年龄段的儿童,比例高达50%常见问题包括吃得少而慢,对食物不感兴趣、不愿尝试新食物、强烈偏爱某些质地或某些类型的食物等。[3] 1.2.2 幼儿偏食的原因研究 引起幼儿偏食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三方面:第一,幼儿本身的疾病,吃了某些事物可能会有身体不适;第二,家长和教师等周围环境的影响;第三,食物的色香味不佳。 中国红基会等机构调查结果显示,儿童偏食,厌食的发生与儿童任性、过分依赖大人、消化不良、注意力不集中、熬夜等身心因素有关。[4] 陈彩娥和方静亚总结了2个偏食的原因,第一是父母的溺爱导致幼儿偏食;第二是身体的原因,导致幼儿的偏食。[6] 李昕总结了一下七个缘由:缘由一,妈妈让宝宝错过了味觉最佳发育机会。缘由二,妈妈本身在生活中经常偏食。缘由三,妈妈常常依自己对食物的喜好妄加评论。缘由四,妈妈总是让家里的饮食很单调。缘由五,妈妈对宝宝偏食纠正得过于性急。缘由六,妈妈在饮食上娇纵宝宝。缘由七,妈妈在喂养宝宝时方法不得当。[7] 林志萍等研究发现,城市儿童偏食的现象较为普遍,家庭环境因素中的母亲职业、监护人的认知水平和家庭收入依次对儿童的偏食行为产生明显的影响。文化水平高的父母,对偏食方面比较关注,认知方面可能比较好一点,平时也许不会纵容孩子的偏食,而是注重孩子食物的营养。[8] 孙文杰、高永清研究得出家长饮食行为与幼儿饮食行为有一定的相关性,但随着行为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在食用的不同食物间存在相关关系。[9]家长与儿童在早餐食物、零食和喜爱的食物之间存在正相关,而在家长不喜爱食物和儿童食用食物之间存在负相关。另外,美国学者布奇和克瑞的一系列研究表明,富于家庭色彩的“食物圈”,影响着儿童对食物的喜爱,以致形成某种终生难变的口味。所以说家长的言行和对事物的喜好都影响着幼儿的饮食。 1.2.3 幼儿偏食危害的研究 偏食的危害众所周知的就是营养不良、肥胖。但其实,偏食会使幼儿有些营养物质吸收不到,当某些营养物质吸收的量不足时,就会引起一些不良症状。关于偏食危害的研究到现在已经有很多了,有从心理方面研究,还有从营养素缺乏导致不良症状方面研究。 沈尔安指出,偏食可致儿童多动症;偏食肉食的幼儿,会产生暴躁易怒、喜动好斗,不听劝阻等不良表现;甜食过多脾气变坏。[10] 郭德炎、李梅萱调查表明儿童偏食是导致贫血的重要因素,尤其厌吃含蛋白质、铁丰富的食物,易导致小细胞低血色素性贫血[11]。 研究证实,家长强迫孩子进食会导致孩子产生厌恶进食的心理,不仅容易使孩子出现“偏食”“拒食”行为,而且会造成孩子营养不良,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8] 1.2.4 纠正幼儿偏食措施的研究 纠正幼儿偏食的措施,以循循善诱为主,辅以改善伙食的色香味以及奖励。 麦克唐纳指出,在纠正孩子的坏习惯之前,家长要首先纠正一下自己的饮食习惯,以身作则。其中,爸爸的作用尤为重要。布雷尔认为,如果父亲是个偏食的人,那么孩子多数也会偏食,因为“孩子们通常爱学习爸爸的行为举止”。 郝维、李婉指出,想要纠正孩子的偏食就要坚持八项原则不动摇,这将是一场宝宝与食物间的拉锯战,更是对父母耐心和教养方法的考验。第一,不要责备宝宝“挑剔”;第二,把选择权给宝宝;第三,不给宝宝讨价还价的机会;第四,和宝宝达成协议;第五,不要贿赂宝宝;第六,背地搞点“小动作”。[12]
2 实验研究 2.1假设 (1) 男孩偏食的人数可能比女孩多; (2) 小中大班偏食人数由多变少; (3) 家长态度越积极,幼儿偏食食物种类数量越少;家长态度越消极,幼儿偏食食物种类数量越多。
2.2研究对象 松江某幼儿园小班30个幼儿、中班30个幼儿、大班30个幼儿,共90位幼儿。对小中大班共六位老师进行一次详细的访谈调查。
2.3研究方法 2. 3.1 问卷调查 问卷主要测试幼儿的主要情况、家长对待幼儿偏食的态度,以及家长在面对幼儿偏食行为时所做的一些策略。幼儿的情况有:幼儿不吃食物的调查。家长的态度方面,先了解家长对偏食知晓程度,以及在处理偏食上是否积极等七道题。在统计家长的态度上采用三分法来统计,分数越高说明家长的态度积极,分数越低说明家长的态度越消极。问卷的第三部分是家长的措施,在处理偏食问题上,家长是怎么做的。在最后,提供几个可选答案,以及空白横线,可供家长随意填写。 2.3.2 访谈调查 访谈主要围绕班中大部分幼儿偏食的一些情况、教师对待偏食行为的态度,他们认为引起幼儿偏食可能的原因以及相应对的措施。针对幼儿在幼儿园偏食的大体情况;教师遇到孩子偏食行为的处理方法;幼儿偏食的原因等问题来展开访谈,细心聆听记录老师们的回答。 2.3.3 实施过程 在家长来园的时候,征求他们的意见是否愿意花几分钟时间来做一下问卷。在征求老师的同意下,可以在老师休息的时候进行,使谈话活动在轻松的氛围下展开。 3 结果与分析
3.1 幼儿偏食的基本状况
图3.1 幼儿不爱吃的食物分布 图3.1 表明,幼儿最不喜欢吃的三种食物是蔬菜、菌藻、素食食品;不爱吃畜肉、蛋类、小吃甜饼的人最少。
表3.1 不同年龄幼儿不爱吃食物种类的均数及差异比较 小班 中班 大班 F 种类 4.0667 3.2667 3.1667 3.275* 表3.1表明,不同年龄段幼儿不爱吃食物种类存在显著差异。
表3.2 不同年龄幼儿不爱吃种类的均数多重比较 年龄段 Mean Difference (I-J) 小班 中班 .8000* 大班 .9000* 中班 大班 .1000* 表3.2表明,小班幼儿不爱吃食物种类显著多于中班和大班幼儿,中班幼儿不爱吃食物种类显著多于大班幼儿。
表3.3 不同性别幼儿不爱吃食物种类的均数及差异比较 男孩 女孩 F 种类 3.5349 3.4783 0.042
表3.3说明,男孩和女孩不爱吃食物种类没有显著性差异。
3.2 幼儿偏食的原因 图3.2 引起幼儿偏食的原因分布 注:A:因身体不适,消化力弱,食欲不振而偏食;B:家长忽视了对孩子正常饮食习惯的培养,或对孩子过于迁就与放任,助长了孩子偏食的坏习惯;C:家长有意无意地在孩子面前表现出对某种食物的偏好,孩子受了偏食意识的影响而自然地加以模仿;D:家长对孩子的身体过于关注,经常强迫孩子进食某些营养食品,从而引起孩子对这些食物的反感;E:没有养成好的进食习惯,缺乏进食的兴趣;F:在添加辅食阶段,父母没有注意给孩子吃各种食品,使得孩子的味觉对好多食物不适应、不接受;G:进餐气氛不好,父母给孩子的压力太大,过分强调孩子多吃;H:食物的种类、制作方法单一;I:平时零食吃得比较多并因此对饭菜不感兴趣;J) 孩子本身有某方面的疾病,对有些食物不宜进食 图3.2表明,家长认为引起幼儿偏食的原因最主要是平时零食吃得比较多并因此对饭菜不感兴趣;因身体不适,消化力弱,食欲不振而偏食;家长有意无意地在孩子面前表现出对某种食物的偏好。
家长对幼儿偏食的态度
表3.4 幼儿偏食种类与家长态度的相关 家长态度 幼儿偏食种类 -.475*** 由表3.4可知,幼儿偏食种类与家长的态度显著负相关,幼儿偏食种类越多,家长对偏食的态度分数越低。
3.4 家长纠正幼儿偏食的措施
图3.3 家长采取的措施分布 注:A)为幼儿树立正面的榜样,不在孩子面前谈论某种食物不好吃;B)让孩子参与食物的制作;C)为食物取一些有趣的名字;D)经常讲解食物与健康的关系;E)合理使用奖励措施,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F)改善烹调技术,对小儿不喜欢吃的食物的色、香、味加以调整,或改变这种食物的形态;G)有其他方法 由图3.3可知,家长选用最多的措施,分别是合理使用奖励措施,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经常讲解食物与健康的关系;为幼儿树立正面的榜样,不在孩子面前谈论某种食物不好吃。家长选用最少的是为食物取一些有趣的名字。
3.5 教师对幼儿偏食的认识和措施 问题一:幼儿在幼儿园偏食的大体情况如何? 小班教师:小班小孩子刚来幼儿园,依旧照着在家里的习惯,不想吃蔬菜就不想吃。有些孩子就会偷偷地把不喜欢吃的食物吐掉。在班里,有偏食问题的孩子还不在少数,超过半数的孩子都会有不喜欢吃的食物。每次遇到食堂做一些胡萝卜、韭菜等食物,班里的孩子就会吃的特别慢,甚至不愿意进食。有些孩子由于中午的时候偏食,没吃饱,在午睡的时候喊着:“老师,我肚子饿了。” 中班教师:在平时经常说吃饭吃的不好的宝宝我不喜欢,然后每次有不好好吃饭,吃饭慢、偏食的孩子,其他孩子都会说:“这样的宝宝不乖,老师不喜欢。”久而久之,大家一个班集体的氛围都是要做乖宝宝,要快快吃饭,不偏食,全部吃光。 大班教师:大班的孩子偏食纠正起来有点困难,有时候有点力不从心。有些家长不是很配合我们教师,在家里孩子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不想吃什么就绝对不会勉强孩子吃。然后孩子被宠坏了,在幼儿园不想吃的就不吃。但是也有些幼儿是在我们的引导下,吃一些他们以前不爱吃的食物,甚至是在家里不碰的食物,在幼儿园还是会吃一点。 分析: 孩子刚来幼儿园的时候还是和家里的时候一样,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不想吃什么就不吃什么,超过半数的孩子都会有不喜欢吃的食物。有些家长还不配合教师,所以导致有些孩子在幼儿园会吃一些不爱吃的食物,而到了家里又不吃了。 问题二:幼儿偏食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小班教师:小班有些孩子在家吃饭都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喂的,到了学校都需要自己用小勺吃,他们会不习惯,所以第一学期好多孩子吃饭很慢很慢,有些甚至需要老师帮忙喂,否则他就是不吃。遇到一些口感奇怪,或者味道问起来奇怪,甚至是颜色有点奇怪的食物,有些孩子就会有些犹豫,不愿意进食的心理。 中班教师:除了食物本身的原因,有些小孩子是过敏体质,比如不能吃海鲜。我们班现在就有一个孩子,海鲜过敏体质,一吃海鲜就会过敏。他不想吃的话,勉强是不行的,所以每次我们幼儿园就会分开给他们准备食物,除了我们班,其他班级也有这样海鲜过敏的孩子。 大班教师:食物不可口,颜色不好看,味道闻起来怪怪的,孩子都不喜欢吃。如胡萝卜,有股萝卜特有的味道,还有韭菜,小孩子觉得韭菜塞牙、味道奇怪。每次吃饭遇到这几个菜,都会吃的很慢,然后一脸苦相地对着我说:“老师,我吃不下。” 分析: 孩子本身比成人对颜色、气味等敏感,所以食物口感不佳、颜色不好看、味道不好闻就会导致孩子偏食。另外出了食物方面,幼儿本身的某些疾病也会导致孩子不能吃某些食物。当孩子吃了一次导致过敏的食物之后,身体的不适会让幼儿拒绝下次进食这种食物。 问题三:在幼儿园,老师遇到孩子偏食行为是怎么处理的? 小班教师:每次孩子吃饭吃的快了,我们老师就会给予物质奖励以及精神奖励,如额头贴五角星,以及精神层面的奖励是在全班面前表扬该幼儿吃饭方面速度很快,什么都不挑。然后找机会上一堂有关食物营养的课,让孩子认识一些食物的营养价值、作用,加以教师言语的引导,让食物的形象变的生动可爱。区域活动放一些关于食物课的衍生环境布置。 中班教师:上一些食物蔬菜水果的课,让幼儿减少对有些食物的不喜爱。偏食,或者吃饭慢,是极个别现象。有的孩子遇到今天不喜欢吃的菜就会吃的很慢很慢,在我几次催促下还是不吃的孩子,我就让他一个人在吃饭,由保育员老师照看,然后带别的小孩子就出去玩,因为不能影响其他孩子的户外活动。 大班教师: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工作很重要,家园合作,让家长一起纠正孩子的偏食行为,不能任意孩子坏习惯的养成。 分析: 教师通过给幼儿各种奖励,给幼儿讲解食物的营养知识等途径处理幼儿的偏食行为。教师做好在幼儿园的工作的同时,也要注意与家长的沟通,与家长商量,如何让幼儿在家也慢慢改正偏食的坏习惯。 4 讨论
4.1 幼儿偏食行为的状况 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孩子最不爱吃的三种食物是蔬菜、菌藻、素食食品。成人喜荤厌素,幼儿也一样。对于肉类的食物可能更喜欢。蛋类的食物,做成炖蛋,滑滑的口感很适合幼儿食用,不需要过多的咀嚼。根据教师访谈内容发现,有些孩子天生吃某些东西吃了就会拉肚子或过敏等,比如有些孩子对牛奶过敏,那这些孩子就不能喝牛奶,而不是故意不喝的,只是他知道喝了牛奶他会恶心难过。还有些孩子肠胃不好,吃了某些东西不容易消化,这些孩子就需要去让医生看一下,配一点助消化的药。 数据显示幼儿年龄段之间偏食种类有显著性差异,男孩和女孩没有显著性差异。6个月至6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比较容易出现偏食现象,只是按照自己的喜好开进食,不太考虑食物与健康的关系,小、中、大班年龄差异太小,在偏食问题上体现不出太大的差异性。对于食物的喜好,在性别上的差异也还没有体现太大的差异性。 4.2. 幼儿偏食的原因 家长认为引起幼儿偏食的原因最主要是平时零食吃得比较多,导致饱腹感,因此对饭菜不感兴趣。还有大部分幼儿因身体不适,消化力弱,食欲不振而没有进食欲望。有些家长有意无意地在孩子面前表现出对某种食物的偏好,孩子受了偏食意识的影响而自然地加以模仿。比如有些家长不喜欢吃青椒,每次吃青椒的时候就会不自觉地表现的不愿意吃青椒,这种消极的情绪会传染给孩子,久而久之孩子也不愿意进食青椒。没有养成好的进食习惯,缺乏进食的兴趣。 家长认为最不重要的原因则是孩子本身有某方面的疾病,对有些食物不宜进食;在添加辅食阶段,父母没有注意给孩子吃各种食品,使得孩子的味觉对好多食物不适应、不接受;家长对孩子的身体过于关注,经常强迫孩子进食某些营养食品,从而引起孩子对这些食物的反感。
4.3 家长和教师对幼儿偏食的态度 幼儿偏食种类与家长的态度显著负相关,幼儿偏食种类越多,家长对偏食的态度分数越低。分数越低,说明家长在对待幼儿偏食问题上越消极。态度越消极的家长,他的孩子挑食的食物种类也越多。因此,家长首先要端正自己的态度,重视幼儿偏食这一问题。 通过对教师的访谈,发现教师在对待偏食问题上,基本上能积极引导幼儿进食,在言语上以循循善诱为主。结合各班的实际情况,开展符合班级情况,关于食物的学习活动。另外,主动联系家长反映问题,共同想办法纠正幼儿偏食的坏习惯。
4.4 家长纠正幼儿偏食的措施 家长选用最多的措施合理使用奖励措施,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适当的奖励能有效纠正幼儿偏食,长期有效的持续下去,就可以纠正幼儿偏食的坏习惯了。另外,家长经常讲解食物与健康的关系,可以让幼儿了解到,为了生长需要,自己需要进食哪些食物。当然,为幼儿树立正面的榜样,不在孩子面前谈论某种食物不好吃。家长在家需要树立正确积极的榜样。相反地,家长选用最少的是为食物取一些有趣的名字。但其实,为食物取一些有趣的名字,可以帮助幼儿对食物产生兴趣,引导幼儿去尝试这种食物。 4.5 策略 4.5.1家长的策略 创造良好的进食氛围。进食环境一定要有进食的氛围,不可以边吃边玩。这方面需要在家里定制一个规则,要与孩子共同商量如何制定这个规则。规则内容可以包括什么时候吃饭,吃饭的时候不可以玩游戏,只有吃完才可以玩。然后如果不遵守规则有处罚,遵守了就有奖励。 进餐时间规律。如果孩子实在不愿意进食的,那就说明孩子真的不饿,不必强求,不妨让其离开饭桌,去搭积木,看画书等,那么下顿饭必能香喷喷地吃。所以零食不要吃的太多,饭前不要吃零食、喝饮料、喝汤之类,严格做到一日三餐二点不管是幼儿还是成人,在不饿的情况下不可能很迅速地把食物吃完。餐前一小时不喝饮料和吃点心,要限制两餐之间的热量摄入。另外进餐时间少于25分钟,每餐间隔5.5~4小时[ 《中外健康文摘》,2008.13]。 另外,如果孩子不运动、不消耗热量,饥饿感就会来的很晚,所以家长还 必须鼓励孩子积极参加运动、积极参与到各种游戏活动中去,保证一天的能量有出有进。 家长的正面积极引导。孩子很容易受到成人诱导,特别是年龄很小的孩子。比如孩子不喜欢吃葡萄,如果家长问幼儿:“你吃不吃葡萄?”孩子们往往都会和你说:“不吃”。相反地,如果家长这样问幼儿:“葡萄紫色的很漂亮,甜甜的,小孩子吃了会变的很漂亮,你吃一个还是吃两个?”幼儿也许就会说:“吃一个。”如吃芹菜时,可用“大炮来了!轰,炮弹在宝宝的嘴里爆炸了!”引诱孩子张嘴把芹菜当炮弹吃了。等吃完以后,可以表扬他,鼓励他下次吃得更多一些。 可以尝试给食物取一些有趣可爱的名称,或者给食物编一些可爱的情景小故事,让幼儿对事物产生一个兴趣。讲一些不吃饭的危害,如不好好吃饭身体就差,身体差抵抗力降低就要生病,生了病要看医生,要打针吃药,孩子一听到打针就害怕,自然也就好好吃饭了。让幼儿通过有趣的故事来了解到要什么食物都吃,不能偏食。 有时候家长还可以运用孩子最崇拜或最喜欢的人的行为去激发孩子的食欲。比如:“你喜欢NBA的姚明吗?他小时候每天都把饭饭吃完,绿色的蔬菜宝宝也吃完,因为姚明吃得饱饱的,身体棒棒的,长大了篮球才打的那么棒。”孩子想变成姚明那样,也就会顺利进餐了。 让幼儿对食物感兴趣。周末的时候带孩子一起到菜场或超市,由孩子决定采购食品。但不是让孩子自由选择零食,而是家长有选择性的让孩子在营养价值相似的食物中选择他喜欢的食物。而且家长坚决不要孩子不能吃的不健康食物,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孩子面对诱惑的几率。 有时候可以让幼儿参与到食物的制作中去。比如元宵节的时候,可以和幼儿一起做汤圆。当把做好的汤圆拿给幼儿吃的时候,就可以和幼儿说,这是宝宝们自己做的小汤圆,很香很甜的,白白的像小白兔,很可爱的。这样,孩子就会吃的很开心。 家长以及幼儿园的厨师师傅可以多学点烹饪技巧,将食物变的有好看又香,这样孩子看到食物就会因为食物很可爱就会吃的很开心。使食物可以变的丰富多样的,赏心悦目。 4.5.2 教师的策略 老师可以在旁边鼓励幼儿说其他小朋友很棒的,已经这么快吃饭了,等等奖励一个五角星之类的精神兼物质奖励。 让幼儿受点约束。幼儿不肯好好吃饭,放任是肯定不行的,教师帮忙喂幼儿也不行,会让幼儿养成每次吃饭都需要别人喂的习惯。实践表明,强制一点对这些幼儿有帮助,办法是限时制,吃中饭和晚饭时,饭后有孩子喜欢看的动画片VCD,规定幼儿,在放VCD前5分钟必须吃完,否则不能看。孩子们为了自己喜欢看的动画片,一般都会按时吃完,有时候没有动画片,就利用她喜欢的一个玩具或一本书,她为了自己喜欢的东西,还是肯配合的。这样,幼儿就会觉得吃饭也是件很愉快的事情了。针对大部分幼儿不喜欢的食物,教师可以专门开展一节有趣味食物课。
5 结论 (1)幼儿最不喜欢吃的三种食物是蔬菜、菌藻、素食食品。 (2)不同年龄段幼儿不爱吃食物种类存在显著差异。小班不爱吃食物种类显著多于中班和大班幼儿,中班幼儿不爱吃食物种类显著多于大班幼儿。男孩和女孩没有显著性差异. (3)引起幼儿偏食的原因最主要是平时零食吃得比较多并因此对饭菜不感兴趣;因身体不适,消化力弱,食欲不振而偏食;家长有意无意地在孩子面前表现出对某种食物的偏好。 (4)幼儿不爱吃食物种类与家长的态度显著负相关,幼儿不爱吃食物种类越多,家长对偏食的态度分数越低。 (5)家长选用最多的措施,分别是合理使用奖励措施,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经常讲解食物与健康的关系;为幼儿树立正面的榜样,不在孩子面前谈论某种食物不好吃。
参考文献
[1] 夏征农;陈至立,辞海[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年 [2] 段汐;朱雅琴;高志茹;戎秀琴,儿童偏食、厌食调查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3 [3] 曹加龙,宝宝偏食责任在父母[J],广州日报,2008.13 [4] 张小雯、田淑新、王文敏、贾一翔,心里因素对儿童偏食、厌食的影响[J],中国健康教育,1992.8 [5]蒋竟雄,夏秀兰,崔绍珍,宋琴素,袁全莲.三代同堂家庭中祖辈对幼儿饮食行为的影响[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6,1 [6] 陈彩娥;方静亚,幼儿偏食、厌食的成因与对策[J],家庭与家教(现代幼教),2008.04 [7] 李昕,引起宝宝偏食的七个缘由[J],农村百事通,2005.06. [8] 林志萍、余斌、张镜源、廖惠珍、王秀国,城市儿童挑食偏食行为的影响因素[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12. [9] 孙文杰.高永清,家长与幼儿饮食行为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6.02 [10] 沈尔安,儿童心理行为反常与挑食偏食[J],食品与健康,2004 [11] 郭德炎、李梅萱,儿童偏食致贫血的调查分析[J],中华预防医学,1995.11.29卷第6期 [12] 郝维、李婉,挑食偏食大作战[J],父母世界,2005.05 附录:幼儿偏食行为问卷调查
您好,这份问卷调查探讨的是幼儿偏食行为,并找出想对应的对策。在此本人向您承诺,不会将您的信息暴露,采用的是匿名的方式填写,故无需有任何顾虑,愿您能以严谨、认真的方式填写。此问卷一般的问题都为单选题,个别可以多选,在相对应的题后的括号中有注明。最后,感谢您百忙中抽出宝贵的时间来为这一研究出一份力。 基本信息 幼儿姓名:____________ 年龄:____________ 性别:____________ 体重:____________KG 身高:____________CM 幼儿偏食情况: 您的孩子不爱吃哪些食物?(请在方框上打勾) 谷物□ 薯类淀粉□ 豆类□ 蔬菜□ 菌藻□ 水果□ 坚果种子□ 畜肉□ 禽肉□ 乳类□ 蛋类□ 鱼虾蟹贝□ 小吃甜饼□ 素食食品□ 饮料□ 糖蜜饯□ 油脂□
家长对偏食的态度: 您平时对偏食方面的信息关注吗?( ) A)经常关注 B)偶尔 C)没兴趣 您知道偏食的危害吗?( ) 知道 B) 模糊 C) 不知道 您有没有在孩子的面前评价过食物的不好? ( ) A)经常 B)偶尔 C)没有 对待孩子的偏食,作为家长,您是如何看待的?( ) 很担心,并想办法解决 B)心有余而力不足 C)无所谓,孩子爱吃什么就吃什么 当孩子偏食时,您会不会与孩子的老师做良好的沟通?( ) A) 适时沟通C) 等待老师来沟通 D) 根本不需要沟通 面对孩子不愿进食不喜欢吃的食物时,您会怎么做?( ) 耐心劝导,诱其进食 B)让其自由选择 C) 暴力逼其进食 对于孩子偏食,您有没有想过解决的办法?( ) 有,并实施过 B) 有,但没有实施过 C) 没有想过
三、措施 您认为,孩子偏食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多选) A) 因身体不适,消化力弱,食欲不振而偏食 B) 家长忽视了对孩子正常饮食习惯的培养,或对孩子过于迁就与放任,助长了孩子偏食的坏习惯 C) 家长有意无意地在孩子面前表现出对某种食物的偏好,孩子受了偏食意识的影响而自然地加以模 D) 家长对孩子的身体过于关注,经常强迫孩子进食某些营养食品,从而引起孩子对这些食物的反感 E) 没有养成好的进食习惯,缺乏进食的兴趣 F) 在添加辅食阶段,父母没有注意给孩子吃各种食品,使得孩子的味觉对好多食物不适应、不接受 G) 进餐气氛不好,父母给孩子的压力太大,过分强调孩子多吃 H) 食物的种类、制作方法单一 I) 平时零食吃得比较多并因此对饭菜不感兴趣 J) 孩子本身有某方面的疾病,对有些食物不宜进食 您自己有没有想过相对应的原因的解决对策呢?(可多选)_______ A)为幼儿树立正面的榜样,不在孩子面前谈论某种食物不好吃 B)让孩子参与食物的制作 C)为食物取一些有趣的名字 D)经常讲解食物与健康的关系 E)合理使用奖励措施,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F)改善烹调技术,对小儿不喜欢吃的食物的色、香、味加以调整,或改变这种食物的形态 G)如您有更好的措施,请在下面横线处介绍您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