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
会计论文
金融论文
国际贸易
财务管理
人力资源
轻化工程
德语论文
工程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
信息计算科学
电气自动化
历史论文
机械设计
电子通信
英语论文
物流论文
电子商务
法律论文
工商管理
旅游管理
市场营销
电视制片管理
材料科学工程
汉语言文学
免费获取
制药工程
生物工程
包装工程
模具设计
测控专业
工业工程
教育管理
行政管理
应用物理
电子信息工程
服装设计工程
教育技术学
论文降重
通信工程
电子机电
印刷工程
土木工程
交通工程
食品科学
艺术设计
新闻专业
信息管理
给水排水工程
化学工程工艺
推广赚积分
付款方式
首页
|
毕业论文
|
论文格式
|
个人简历
|
工作总结
|
入党申请书
|
求职信
|
入团申请书
|
工作计划
|
免费论文
|
现成论文
|
论文同学网
|
全站搜索
搜索
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格式网
->
免费论文
->
其他论文
末位淘汰制有无实施之必要
本论文在
其他论文
栏目,由
论文格式
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
www.lwgsw.com
,更多论文,请点
论文格式范文
查看 末位淘汰制有无实施之必要
【摘要】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发展,各大学校也开始试行教师末位待岗培训制度,这也意味着教师的“铁饭碗”在真正意义上被打破。现在,学校也实行了全员聘用合同制,其中规定考核不及格的教师将转岗或待聘,但实际上“不及格”的教师非常少,而“末位淘汰”就不一样了,因为任何学校总会有“末位”。这一举措不仅在老师中引发地震,也让家长们高度关注。
【关键词】全员聘用合同制 “末位淘汰制” 转岗或待聘
一、什么是“末位淘汰制”
“末位淘汰制”是指学校根据本校的教育目标制定包括教师的道德表现、科研成果以及教学效果等在内的考核标准,对教师进行量化打分,按照分数高低排名,最终将处于“末位”的一个或几个教师分流出现有的教学岗位的制度。“末位淘汰制”的绩效考核分数来源基本包括三大块:领导对全体教师的考核、学生对其老师的考核、教师之间的互评,最后将这三类成绩汇总得出平均分,再依照预先规定的比例(如5%或10%),把排名末尾或靠后的教师予以“淘汰”,将其解聘或使其待岗。
“末位淘汰制”的出现,无疑在于计划经济背景下形成的教师终身制根本不存在教师被解聘、待岗等,而随着我国经济形态的市场转型,教师任用制度也由教师任命制转变成了教师聘任制,在教师聘任制下,各类人员每年要经过考核。《教师法》规定:“教师考核结果是受聘任教、晋升工资、实施奖励的依据”。合同期满了以后,学校可以对不合格的教师进行解聘。在这种聘任制度下,末位淘汰制就成了有效的教师考核制度,因此可以说它是适应教师聘任制的产物,是教师聘任制的衍生品。
二、学校实行“末位淘汰制”的有利方面
1、改善教师资源的配置状况,优化教师队伍。
随着人口出生率的下降,一些地区的中小学,尤其是小学的生源急剧下降,学生数量的减少使许多中小学难以自成规模,多数地区实行了并校政策,相应地教师就会出现结构性过剩,而我国中小学普遍缺乏合理有效的教师辞退机制。在这种情况下,末位淘汰制自然就成为辞退不合格教师的首选手段,所谓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末位淘汰制通过不断地去芜存菁可以加速人员流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教师资源的配置状况,从而优化教师队伍整体的素质。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执行者和决定者,教师素质的提高是教学水平提高的前提和基础,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适应当前基础教育教学改革。
2、充分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动机理论”把激励人的因素分为两类:防止人的不满意的产生的因素称为保健因素,引起人的满意的因素称为激励因素。保健因素与人的生理需要、物质需要的满足有关,来自于工作之外;激励因素主要与人的精神需要的满足有关,来自于工作本身,保健作用是不能缺少的,但真正能够产生激励作用的则是激励因素,它的满足有利于人们提高自己工作的效率。在城镇一些较好的学校中,教师的工资、福利等保健因素相当不错,能够在这样的学校里任教已经成了许多教师的愿望。但是在这些学校里,双因素已经出现失衡。因为随着教师待遇等的提高,一些人不思进取的思想却日益增长。实际上正面激励因素在一些人之中已然失去了作用力,在此情况下“末位淘汰制”这种反面激励是值得尝试的方式。“末位淘汰制”以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作为其指导思想,从奖勤罚懒这种基本点出发,目的是要打破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大锅饭”体制,充分体现了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优化组合原则,逐步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学校用人制度。在“末位淘汰制”下,所有的教师只有不停地提升自己才能在学校组织中取得一定的地位,才能保证在整个队伍中不是落后者,才不至于被淘汰。末位淘汰制正是通过对教师进行排名使其产生一定的压力,增强其紧迫感和危机感,进而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认真努力工作,使其工作效果达到最优化,从而使学校呈现出一派活跃的景象,这样学校的教学效率自然会明显提高。
三、对末位淘汰制的质疑
1、被淘汰教职工的比例缺乏合理性,达不到激励全体教师的目的。
末位淘汰制规定的末位比例通常是当地教委的硬性规定,而不是从每个学校的特点出发制定的,这个学校适合淘汰5%的教师,在那个学校有可能需要淘汰10%的教师,因此淘汰比例缺乏合理性和科学性。被淘汰的教师只是在绩效考核中处于末位的一名或者几名,因此这种制度只对平常表现不佳的几名教师具有激励作用,而起不到调动所有教师积极性的作用,大多数教师仍然抱着事不关己、明哲保身的不思进取的态度;更加事与愿违的后果是实行末位淘汰制对新手教师极其不利,老教师为了在竞争中获胜,可能不会真心实意地帮助新手教师,甚至是排挤新教师,由于新教师对教学工作的适应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有可能在年度考评中处于不利的地位。绩效考核中除了教学成绩、出勤率等具有客观性外,诸如领导、教师、学生打出的分数都是由主观印象决定的,其科学性不强,因此最终的淘汰结果也不一定是科学无争议的,这就有可能造成真正教学优秀的人员被淘汰、不合格者获优秀的后果,真正被淘汰的不一定就是教学成绩不佳或是表现不积极的教师,由此挫伤了大多数教师的工作热情,末位淘汰制于是失去了其应有的积极作用而流入了形式,学校的整体教学效果很难有所提高。
2、容易使教师热衷于搞人际关系而忽视其本职工作。
实施末位淘汰制就要对所有教师进行考核,而教师之间的互评和领导的评分是对教师进行考核的标准中两项指标,这种测评方式是凭主观印象给分,人为因素比较大,大部分教师很可能利用这个机会给自己的竞争对手打低分,借牺牲别人来提高自己,例如;某职高学校在期末考评中有的教师得到的同事评分竟然是30分,还没有及格。末位淘汰制的施行容易使教师之间产生隔阂和猜疑,致使同事关系紧张;再者部分教师靠走后门、阿谀奉迎、溜须拍马来巴结领导,得到领导的好评也可能造成不正之风盛行。与同事和领导之间人际关系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教师的去留,因此比起工作业绩来说,教师更关心自己的人缘。
学校教学不是各个教师自己的孤零零的活动,它需要教师群体之间建立良好的协作合作关系,而末位淘汰制只鼓励个人奋斗,忽视群体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养成,教师由于害怕自己被淘汰,心理上就会背负着巨大的压力,为了保住自我甚至背后中伤诋毁他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对人际交往的过多投入必定导致教师无法一心一意地从事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
3、造成教师对学生的不负责任,违背了教学目的。
末位淘汰制错误地导致了教师对学生的纵容和迁就。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打分是实行末位淘汰制考核教师的重要依据之一,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更不可能客观地评价自己的老师,这时对学生纵容的老好先生往往会得高分,而对学生严厉的老师却有可能被评为二等、三等甚至遭淘汰。教师为了能够取得学生的好评必然对学生放松要求,这种姑息纵容使教师失去了其在教学中的威信,污染了纯净的教学过程,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身心道德等方面的发展,与教学目的相悖。
实行末位淘汰制可能增大学生的负担。教师的教学效果是对教师进行评价和排名的重要量化系数,而教师的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学生的学习成绩反映出来的。为了让学生在相同的时间里取得较高的成绩,很多教师不仅在精神上对学生施加压力,而且会在课时和作业量上增加分量,艺术课、体育课等所谓的副课和活动课被挤掉、课后作业增多等现象时常发生。这对本来就课业负担沉重,精神压力很大的学生无疑是更加残酷,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也是不利的。教师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首先必须保证教师不失掉这份职业,在教学这份工作尚不能保障的情形下,教师不得已而对学生的未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就造成了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的不负责任,背离了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1】张霖,贾娟,末位淘汰——绩效管理的双刃剑〔J〕,上海企业
【2】何小纪;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聘任制问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3】刘晓燕;中小学教师聘任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4年11期
【4】闫俊武,程东梅;末位淘汰制的管理学分析[J];山西统计;2002年03期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某学校办学某方面特色建设的分析..
下一篇
:
民工子弟学校管理决策中遇到的问..
Tags:
末位
淘汰制
有无
实施
必要
【
收藏
】 【
返回顶部
】
人力资源论文
金融论文
会计论文
财务论文
法律论文
物流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其他论文
保险学免费论文
财政学免费论文
工程管理免费论文
经济学免费论文
市场营销免费论文
投资学免费论文
信息管理免费论文
行政管理免费论文
财务会计论文格式
数学教育论文格式
数学与应用数学论文
物流论文格式范文
财务管理论文格式
营销论文格式范文
人力资源论文格式
电子商务毕业论文
法律专业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论文
计算机毕业论文
教育管理毕业论文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
心理学毕业论文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中文系文学论文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