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民办幼儿园规模化发展现存问题与解决方案探讨 [摘要]农村民办幼儿园是农村,尤其是西部地区农村学前教育的主力军,但因为诸多原因导致民办幼儿园的规模难以扩大,本文对农村民办幼儿园发展阻力进行分析,寻找出造成现存问题的主观、客观方面的原因。针对现状,提出了作者的解决办法:1、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应该给予民办幼儿园政策支持和实质性扶持。2、办学方负责人应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各方面硬件教学设备。3、努力吸收专业素质过硬的优秀幼儿教师。4、优化幼儿园管理方式。5、做好招生宣传工作。6、做好后勤辅助工作。有教育部门的支持,加之办学方自身的提高改善,农村民办幼儿园将弥补部分农村地区公办幼儿园办学力量的不足。 [关键词]农村民办幼儿园 规模化发展 现存问题 解决方案 随着社会的改革与发展,在国家教育政策的支持引导下,民办教育蓬勃发展,特别是在农村地区,民办幼儿园如雨后春笋大量涌现,但典型的现象是“数量多规模小”,大部分民办幼儿园的班级数、学生数都很少,不具备相当的办学规模,也很难看到长远发展的希望。然而同时存在的另一显著问题是:部分农村适龄幼儿不能按规定入园,游离在校园之外,不能接受应有的教育。作为民办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尽力寻找阻碍农村民办幼儿园规模化发展的根源,探讨行之有效的解决策论,使农村民办幼儿园走上学生数逐步增加,办学规模逐步提高的良性发展之路,为广大农村地区幼儿提供普惠的、基本的学前教育服务。 寻找现存问题的根源 一、校舍简单狭窄,基础教学设备不健全 农村民办幼儿园的部分办学者办园目的不是为了发展教育,而是以赢利、解决家庭成员就业为目的。因此,农村民办幼儿园的办学场地大多是居民用房,一个家庭式的小院落,几间不足二十平方米的房子,简单的滑梯、跷跷板等游戏工具就是一所幼儿园的硬件建设。这样的幼儿园建筑布局不符合教育教学规范要求,幼儿的活动场地有限,周围无可扩大办学场地的土地,这就限制了幼儿园自身的扩展。其次幼儿活动面积小,活动场地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夏季教室闷热,冬季取暖措施不到位,使得部分家长不放心将孩子送到幼儿园,无形中降低了农村民办幼儿园的招生率。 二、师资力量薄弱,缺少专业艺术课教师 由于在园幼儿数量少,园内运作资金短缺,多数农村民办幼儿园不能给出教师合理的工资待遇,也不能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所以很难招聘到专业素质过硬的优秀幼儿教师。现农村民办幼儿园中师资[ 黄晓彬:《教育发展研究》,教育发展研究杂志编辑部,2006年第24期,第38页。]来源较复杂:取得从业的合格学历(中专及以上幼师专业毕业)教师比例不高,少数只是初中毕业,并且具有初中学历或职(普)高学历的农村幼儿教师多数以上是在农村民办小型幼儿园(幼儿数50人)工作。这些教师未接受过正规的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或培训。尤其是缺乏专业艺术训练,我所在的镇区共有5所幼儿园,合计仅14名教师(办园者本人既是管理者也是从教者),其中幼教专业毕业的4名(3名中专,一名大专),在师资紧缺的情况下,办园者亲属临时顶岗现象也不为鲜见。部分教师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没有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非专业教师的自身素质特别是艺术素质令人担忧。教唱儿歌音调出错;美术课孩子随便乱画,教师只负责管好纪律的现象屡见不鲜。更为甚者,个别幼儿园没有专用的幼儿教材,强行为孩子教学学前班甚至一年级的语数知识,这种违背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无疑是揠苗助长,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甚至让孩子对学习产生了恐惧心理,幼儿半途退学的例子比比皆是,多数幼儿园办学规模出现中途“缩水”现象。 三、家长认识落后,阻碍孩子适龄入园 作者在民办幼儿园招生调查工作中发现,本地区(陕西省关中地区西部)许多家长,尤其是祖辈教育观念落后,认为孩子三岁入园年龄小,会被大孩子欺负,或者会让孩子对学校失去新鲜感,年龄稍大后不愿意上学,还有个别家长认为过早学习会破坏孩子的脑细胞,影响儿童智力发育,让孩子变傻。也有一些家长觉得幼儿园学的东西以后上学前班、小学后还会学到,没必要那么早去学,至于体音美等学科在他们的认识里就是不务正业, 特别是孩子集体意识、合作能力、个性发展等素质培养更是在其思维中不存在的观念。家长的这种主观认识,导致许多幼儿四五岁了还在爷爷奶奶的怀抱中玩耍,不会数数,不会说简单的儿歌,仅仅学会了一些较粗俗的乡间俚语。例如我镇“苗苗幼儿园”在镇教育、计生部门的帮助下,计划招收附近四个村子共53名适龄幼儿入园。尽管我们的招生人员多次宣传说服,依然很难改变个别家长的认识,结果仅有34名幼儿入园,使得订购课本闲置,原预备教室也空闲无用,办学规模难以扩大,造成了办学方的经济损失,挫伤了其办学热情。 四、居住条件和交通条件限制一些孩子无法正常入园 作者所在地区处于黄土高原,地形特点是“塬沟结合”,在塬区的个别家长不愿意让孩子入园的同时,山沟里的一些小村落中的孩子有强烈的入园愿望,却不能实现。这些小村子每村只有十几户人家,不可能单独办园。而且都分布在沟坳之间,村与村地理距离远,道路多为崎岖不平的山路,幼儿园接送车很难安全行驶,既难以集中办园,又难以到塬区的幼儿园入学,家长担心,部分幼儿园也拒收这些孩子。因此,即使有这些生源,也不能使得幼儿园规模得到扩充。 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应该给予民办幼儿园政策支持和实质性扶持 中国新闻网报道:教育部就《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相关问题回答网友提问时指出:要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着力保证留守儿童入园,并提出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等举措。国家将采取多种形式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改扩建、新建幼儿园,重点支持中西部贫困地区充分利用中小学富余校舍和社会资源,改扩建或新建乡镇和村幼儿园。 在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后,我们在理论上看到了农村民办幼儿园发展的希望,但在实际工作中,还需要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的实质性扶持。首先,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应该真正重视农村幼儿教育,把农村幼儿教育当作农村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素质教育的第一环列入议事日程,把农村民办幼儿园的建设和发展纳入当地教育事业统筹规划中,扎实落实“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地方政府应努力帮助民办幼儿园协调和所在地区水电、土地等部门的合作关系,为民办幼儿园良性运作、逐步发展创造宽松和谐的环境。其次,行政教育部门应该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制订和调整农村幼儿园布局规划。如在本地区,因为每个村子只有10名左右适龄幼儿,可以支持集中办园。对具备办园条件的、符合布局规划的要大力支持,帮助其创造规模化发展条件,协助做好招生工作;对不符合布局规划或不具备办园条件的,应劝说其撤销,将学生并入合格的幼儿园。这样也便于教育主管部门的日常督察管理。再次要加强对民办幼儿园的业务指导和督查管理,建立民办幼儿园考评制度体系,有计划的开展督查、指导、评估工作,多途径促进其良性发展。 二、办学方负责人应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各方面硬件教学设备 办学方应当摒弃以赢利为主的办学目的,将幼儿的身心发展放在第一位,加大办学资金投入,积极改善孩子的学习和娱乐环境,卫生设备应该达标,教学用材和活动器材应随时检修,确保孩子安全。幼儿教育和其他教育相比有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寓教于乐”。办学方应该为孩子添置更多的玩教具、操作材料、图书和室外活动器材。 对于不可避免的资金短缺问题,应该寻求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支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十四章第四十三条。
参考文献 张国艳:《西北地区农村民办幼儿园管理现状调查》,《幼儿教育》,2008年第6期(总第406期)。 李太明:《农村民办幼儿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10期。 《我国学前教育的中长期发展方向应该是加快普及进程——对全国人大常委、国家督学、XX师范大学教授庞丽娟的深度访谈》,《幼儿教育》,2010年第1、2期(总第465、466期)。 http://www.jyyszx.com.cn/news/newsinfo.asp?fox=2163,《教育部: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 扶持民办幼儿园》。]《教育规划纲要》指出,民办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各级政府要把发展民办教育作为重要的工作职责,鼓励出资办学,促进社会力量以独立举办、共同举办等多种形式兴办教育。支持民办学校创新体制机制和育人模式,提高质量,办出特色,办好一批高水平民办学校。这一政策,相当于为民办教育注射了一剂活力剂。在有条件的地区.政府可探索制定支持民办幼儿园发展的减税、免租、专项投入等扶持与鼓励政策。 三、努力吸收专业素质过硬的优秀幼儿教师 很多农村民办幼儿园的办学者就是教师,其自身专业素质欠缺,而且既要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关系,又要管理幼儿园内部事务,还要兼顾教学,精力有限,肯定是不能让孩子感觉到上幼儿园的乐趣,使得生源中途流失。但这些人因为不想付工资而找不到优秀的教师。“栽下梧桐树,引得金凤来”,办学者应该有发展意识,用长远的目光来看待事情。面向社会招聘专业院校毕业的优秀教师,并且为教师准备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给予合理的工资待遇,同时协调教育主管部门将民办幼儿园教师的奖评纳入教育考评之中,对工作成绩突出的教师给予教育部门的奖励。让教师能够看到在民办幼儿园工作的希望,教师素质高,孩子自然爱学。这对民办幼儿园招生也是一种无资本宣传。 四、优化幼儿园管理方式,提高管理人员思想认识,走“特色办学”之路 调差发现,部分农村民办幼儿园根本没有完整的规章制度,许多事务是办学者口头说了算。有的办学者本人根本不懂学前教育管理,许多方法是依葫芦画瓢地照搬小学的管理制度,造成了内部管理的混乱,许多事务没有头绪。缺少合理的考评制度,仅有的几名教师也是得过且过,园内卫生没人管,玩教器材随处都是,丢失损坏现象经常出现,给幼儿园造成了经济损失。各级教育部门应该为农村民办幼儿园的管理人员提供各类相关培训,他们自己更需要主动积极参加。依法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和资产管理制度。完善园内教务制度,定期开展教务工作检查,开展听评课活动。同时开设珠心算、少儿英语、国语教学等课程,争取做到“园有特色 生有特长”,让孩子能够感觉到在幼儿园比在家里有意思,有乐趣。 五、做好招生宣传工作,,改变部分家长的落后思想 在教育部门的协助下,农村民办幼儿园应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招生宣传,譬如家长陪同试听、试学,艺术课教师专业能力展示,教学成果展示等。对于前面说到的思想落后的家长,最好能够做到上门说服,改变其落后的不正确的思想,使其认识到幼儿教育的奠基性作用,让孩子们按规定适龄入园,提升幼儿园的招生率,为农村民办幼儿园的规模化发展奠定基础。 六、因地制宜,做好后勤辅助工作 为了让偏远山沟小村子的幼儿能顺利入园,也为了扩大招生规模,农村民办幼儿园应当配备规范的幼儿接送车,招聘驾驶技术过硬,证照齐全的校车司机。并且建立校车管理制度,确保接送安全。 另对于特别偏远的少数幼儿,可提供食宿等后勤服务工作,配备专门的保教人员,明确责任,服务孩子的日常作息洗漱,管理好食宿区卫生安全,确保住室环境和饭菜质量,让孩子在园食宿能得到家庭式的温暖。 农村民办幼儿园规模化发展前景展望 学前教育作为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奠基阶段,作为建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和满足民生重大需求的重点领域,成为我国政府未来教育改革的重要着力点之一。农村民办幼儿教育的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和时代挑战。探究问题根源的终极目标是解决问题,作为农村民办幼儿园工作者,作者迫切希望在政策扶持、社会力量支持之下,民办幼儿园能够走上规模化发展的健康之路,不断拓展自身,完善自身,高质高效办学,填补部分农村地区无公办幼儿园或公办幼儿园招生能力有限的空白,为更多的农村幼儿提供高质量的学前教育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