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组织行为学,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我进一步了解了组织行为学是一门科学,这门科学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实用性,通过对着门科学的学习,我对学生的行为预测、行为管理、行为控制有了很大的提高。作为教师我在教育实践中了解到当前中学生普遍存在着自主能力差,依赖性强,缺乏自我教育管理能力,难以适应未来社会的激烈竞争。因此,提高中学生自主管理能力成为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通过学习我在学生管理中科学的运用组织行为学的基本理论,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发展,提高了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促进学生积极健康,全面发展。通过学习理论,并有用理论指导自己的教育管理实践,我的感悟颇多,最重要的有以下几点: 一、尊重教育主体,激励学生自我管理。 通过学习我进一步理解了个性心理和行为的重要性,懂得运用尊重和表扬运用绩效期望,自我实现寓言等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在学习中我懂得了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因此,在学生管理中,我充分信任、尊重、理解、鼓励学生,使学生在尊重的前提下,在爱的滋润中学会探索,学会评价,学会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在促进学生自主管理过程中,我积极调动学生参与自主管理的积极性,这就需要激励。我在学生管理中认真摸清每个学生的个体需要,研究掌握每个学生的兴趣、特长、爱好,采取因人而异的教育艺术,通过有效地激励,促使学生发挥特长,主动参与到自主管理的过程中来,以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在教育和管理中,我对学生进行正确评价,及时表扬,热情激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通过两年的学习与实践,进一步证实,采取全方位、多角度、多层面的激励,精神鼓励,让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增强个人和集体荣誉感和班级凝聚力,同时更能提高班级管理质量,增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在学生管理中我运用态度的情感成分认知成分,努力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我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教育、自我管理,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充分发挥其主体性,挖掘潜能,以实现在自我管理过程中,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注重开展各种活动,放手让学生自己组织,班主任只作指导,把握方向,具体活动安排完全由学生自己来完成。包括活动的评价,教育意义的总结等。在活动中锻炼和提高中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二、运用激励,通过目标导向,挖掘学生自主管理的潜能。 通过学习,我懂得了人的行为是由动机引起的,而动机又是由需要引起的。在教育管理实践中我知道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需要教师的群体行为指导。因此,在工作中我我运用激励理论,积极挖掘学生自主管理的潜能,促进自我管理机制的形成。在自主管理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通过学习我懂得了目标是行为所要达到的结果在主观上的超前反映,是学生行为的最终目的,是预先规定,合于自己需要的诱因,也是激励学生有形的可以测量的成功标准。因此,我和学生一起制定班级整体发展目标和个人发展目标,充分发挥目标的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根据个体和群体的关系和目标设置理论和模式,我指导学生设置明确而具体的目标,学生个人目标符合集体目标,有了目标,就有了自主管理的动力和方向,使班内的每位成员都能按照目标的要求控制自己的行为方向,纠正偏离目标的行为,抑制不符合目标的要求的需要,使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紧紧地团结在以教师和班级骨干为核心的班集体周围,为实现共同目标齐心协力、共同奋斗。班级目标的建立,是班级管理运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班集体全员自主管理的动力。制定目标时,即要保证目标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符合全体同学共同的愿望,也要使目标具有可行性,才能激发学生的热情,挖掘其动机,使之处于亢奋状态,促进自我管理,并为推动班级各项管理工作不断向更好目标迈进。为了有效地运用目标激励,在运用这一理论的过程中,我注意到对学生的鼓励、信任和支持,并做到正确全面的评价,使全体学生在参与班级管理的过程,使学生发自内心地为班级管理目标努力,充分发挥每位学生潜能,提高了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通过学习,指导自己的教育管理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培养团队精神,构建学生自主管理机制。 通过学习,我体会到团队的建设学要整个团队的共同努力,需要培养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的精神,需要有良好的沟通,因此我知道在班级的建设管理,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建立自主管理机制,就能为学生实现自主管理搭设舞台,创造空间。因此,教师要与学生一起耕耘,共同管理,创建良好班级的环境。为此,我在班级管理中,给学生以最大的信任,努力做到管放结合。管是教师指导班级各项管理活动的大方向,重点大事,学生管理不了的事;放是把具体活动具体管理的权力放给学生,放手大胆地让学生管理。首先在我的指导下,合理建班,制定班规、班干部职责、班干部的选举办法、各项班内管理制度、优秀学生评选奖励办法、、落实规范守则的实施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恰当的进行角色分工,由学生自荐或推荐和竞选拔班干部,并由班干部组建班委,并实行班干部轮换制,值周班长制,让学生进行自我管理,我给他们解决难题,班内的事情由学生及班干部共同管理,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管理班级,班主任再经常帮助他们总结得失。在管理中我调动团队成员的情绪,注重锻炼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使每个学生在集体中都受到锻炼,激励班集体员并发挥每个学生的管理潜能,使他们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正确定位,培养他们的角色意识,增强自信、自尊,而且乐于接受集体约束。同时,实现班级管理的“分权”,给每个人安排一项工作,力争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营造学生自我管理的良好氛围,增强班级自身的教育力和感染力。对于班级管理,班主任专制管理和完全学生管理都不利于良好班级的形成,只有班主任做到管理大事,指导大方向,具体工作放手让学生管理,运用领导的艺术,做到合理的管放结合,构建自我管理的有效机制,才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四、角色转换,增强学生自我管理主动性。 通过学习我体会到,人人都有角色意识,运用科学的教育理论,提高中学生的自我管理对于形成良好班级,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增强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在管理中我努力促进学生角色转换,使其主动参与管理活动中来,进行自我教育管理,把自己融入到整个团队之中。许多学生并未意识到参与班级管理,为班级管理服务是自己应尽的义务,他们认为管理班级是老师和少数班干部的责任,与己无关,也更没有想要如何进行自我管理。因此,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使全体学生认识到,只有全员参与班级管理,才能形成良好和谐的班集体,班主任要通过宣传和班级管理过程的指导,使学生从被动挨管的角色向自主服务,自我管理的角色转换,必须提高学生对管理角色的认识。管理班级为了完成班级目标,达到教育教学目的,对班级的一切活动和约束进行一系列地协调活动,没有自我管理,就没有井然有序的班级。我努力通过生动的事例让学生知道自我管理的意义和价值,使学生理解自我管理培养多方面能力,为学生将来的工作学习打基础。我努力多创设一些管理岗位,有意识地把各种管理角色分配给每一位学生。人人都成为管理的主人。同时,我从班级工作实际出发,把管理工作内容进行分解,让学生明确管理的任务和职责,让每个人都成为班级的管理者,调动学生的管理积极性。对班级学生自我管理工作的实效制定相应的考核评估,让自我管理能力强,管理效果好的学生给以肯定,对管理能力较弱的学生找到不足,通过角色转换,定岗定责,正确评价,积极引导,促进学生实现自我管理,在自我管理的实践中,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通过学习使我掌握了很多现代的教育管理科学,在教育管理中,我积极运用所学到教育管理理论,指导自己的教育管理实践,在我的教育管理中,我以所学到的理论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尊重教育主体,激励学生自主管理,注重挖掘学生自我管理的潜能,我把自己融入到整个班级之中,利用个体和群体的关系,和集体角色的分工,做到管放结合,通过学习,是使我的教育管理能力有了质的飞跃,今后我将继续学习有关教育管理的科学,把个门课程的知识体系加以融会贯通,用于指导自己的教育管理实践,提高自己的教育管理能力,为祖国培养出更多更好地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