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幼儿教师反思能力的有效方法 ——论如何提高幼儿教师反思能力 “思之不缜,行而失当。”反思意识人类早就有之,“反求诸已,扪心自问”、”吾日三省吾身”等至理名言就是佐证。所以反思对幼儿教师的成长有着关键的作用。因此幼儿教师应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借助行动研究,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思考与研究,对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地进行回顾,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追求教学过程的合理性,使自己的反思能力不断提高,从而成为专家型的幼儿教师。如何提高幼儿教师的反思能力,我认为以下的一些方法是比较有效的。 一、提高反思意识,使幼儿教师主动反思。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幼儿教师,除了具备一定的教学经验外,还必须具备不断反思的意识,唯有如此,才能使自己与时俱进。反思的意识或态度对反思的品质与内容具有很大的影响。幼儿园的要求或工作总结的需要,只能造就幼儿教师一时的反思行为,要使幼儿教师养成反思的习惯,变外在的反思压力为内在的反思兴趣与态度,就要提高他们自觉反思的意识。 幼儿教师只有对教学反思有明晰而正确的认识,才能在情感上真正接受反思思想,才能激发起反思的内在动力,才能产生具体的反思行为。因此,幼儿园要利用园本培训和教科研理论学习等时间对幼儿教师提出明确的要求,让老师们在平时教学实践中对所出现的问题和困惑要认真反思,写好札记,形成习惯,将反思的成果自觉地运用于平时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要求幼儿教师和书本对话、和录像对话、和专家对话、和优秀幼儿教师对话,谈自己反思的感受,让老师们通过比较,感觉到只有反思意识强的幼儿教师才会经常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只有不断地解决问题,才能使自己不断完善,教学能力不断提高。幼儿园要为幼儿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提供良好的氛围,提供更多的心理支持,鼓励幼儿教师自我解剖,使幼儿教师自觉反思、主动反思,对自己提出更高更远的目标。
二、增强反思理论知识,使幼儿教师有所反思。 很多幼儿教师不善于反思,主要原因是缺乏反思的理论知识,不知道如何进行有效的反思。幼儿园可以组织多种活动,教给幼儿教师进行反思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如请专家为幼儿教师作专门讲座、幼儿教师同伴进行互相辅导、利用在职培训进行反思技能的训练等。让幼儿教师定期读理论书籍,学习经验文章,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坚持写反思随笔,及时检查、反馈交流。使教师明确自我反思的目的,掌握自我反思的方法,逐渐养成对自己的保教工作实践自觉进行自我反思的良好品质。反思,不是作检讨,也不是将自己的保教活动记流水帐。反思是多角度的,可以反思保教活动失败的因素,可以分析保教活动成功的原因,可以提出保教活动中遇到的新的问题与困惑,总之,是对保教实践的理性思考。要注重对教师反思笔记的指导,而比较有效的写法是问题提炼法。如:(1)教育中出现了什么问题?(或我遇到了什么事情?)(2)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或怎样解决这件事?)(3)为什么这么做?(4)我采取的策略解决问题了吗?(5)我的做法(教法)是否符合教育原理?是否符合幼儿的需要?(6)我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问题提炼法的优点是:重点突出,目的明确,逻辑清晰,便于操作,围绕问题的分析与深入思考,能使教师的反思能力不断增强,教学能力显著提高。 作为幼儿教师应树立并实践终身教育和学习的理念,广泛培养自己的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为此,幼儿教师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水平。一方面,经常自觉地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教育家的名著,如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加德纳的《多元智能》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等。吸取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方法及最新成果,广泛涉猎前沿的教改信息、动态及进展等,加强自身的理论修养。另一方面,根据自己的学科需要,或从教学体验出发,有针对性地重点研读一些对解决实际问题有借鉴指导作用的专著、论文,如新课程改革实施中的《走进新课程——和课程实施者的对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课程标准解读》等。通过广泛涉猎和重点研读,日积月累,其兴趣、动力、愿望就会逐渐培养起来,反思性教学也就有了实践的基础和动力。 三、提供交流平台,增加幼儿教师反思经验。 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要想让幼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反思,重构教学思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需要幼儿园为幼儿教师搭建交流反思的平台。因此,开放自己,交流经验,相互切磋,将个体反思引向集体反思,形成反思团队,打造团队精神,构建和谐的反思交流平台,是促进教师反思能力成长极为有效的途径,幼儿教师从同伴中获得信息,汲取经验,发展自身,从而实现幼儿教师群体反思能力的共同成长。 反思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幼儿园园长、其他幼儿教师、管理人员、保育阿姨,都应该对幼儿教师的反思给予支持、合作,没有这种支持与合作,幼儿教师的反思很难进行。幼儿园是幼儿教师从事教学的主阵地,营造良好的反思交流氛围有利于促进幼儿教师的反思能力的发展。例如幼儿园可以组织多种教研活动,让幼儿教师相互评课、说课,进行现场观察,鼓励幼儿教师间的合作。尽可能地提供硬件设施如数码相机、摄像机、录音笔等,让幼儿教师方便地应用各种条件,进行反思。让幼儿教师积极参加各类研讨活动,和有经验的幼儿教师交流,向专家、名师学习,让他们在讨论甚至争论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让老师们逼着自己反思自己的经验。让开展教研活动的过程成为教学研讨的过程和培养反思型幼儿教师的过程,使幼儿教师的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得到强化和提高。善于反思的幼儿教师更会发现实践中的问题,艰辛的实践探索后取得的成功又进一步刺激幼儿教师去进行更深层次的反思。幼儿教师在交流讨论中,在合作交流中相互促进、相互提高反思能力。幼儿园要营造更加健康的教育环境,创设反思的机会,搭建反思的平台,让每一位幼儿教师都能在反思研究中不断成长。 四、运用激励机制,使幼儿教师积极反思。 幼儿园要坚持以人为本、推行人性化管理,建立健全合理的激励机制,制定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努力为幼儿教师营造和谐的环境,主动为其排忧解难,提供其体验成功的机会,促进其成长。努力使考评、改革的过程成为引导幼儿教师学会反思、学会自我总结、获得专业成长的过程;引导更多的幼儿教师体验到幼教工作的乐趣,得到心理上的极大满足,从而产生工作动力,使教师积极主动的去反思去体验成功与快乐。 总之,反思是幼儿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反思是一种手段。反思后则奋进。存在问题就整改,发现问题则深思,找到经验就升华。教学反思的真谛就在于幼儿教师要敢于怀疑自己,敢于和善于突破、超越自我,不断地向高层次迈进。教学反思是幼儿教师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有效的方式,必将被越来越多的幼儿教师所接受,成为幼儿教师成长的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