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学生干部是学校班级建设的领导核心和生力军,班主任在选举与培养学生干部时应提高认识,转变传统观念,营造公平竞争的选拔环境,精心选拔学生干部,对学生干部进行定期培训与试用,加强对学生干部进行思想教育,培养他们工作的责任感,遇事沉着冷静的情感和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促进学生干部人格个性的形成开创班级工作新局面,促进育人效果的提高。
学校班级建设中学生干部的选拔培养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在学校班级建设中,学生干部是班级领导的核心,是班级工作的中坚力量,是架设师生关系的桥梁,是班主任工作的得力助手。他们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一个班级班风建设的好坏。学生干部选拔得力,培养得好,就能形成一般强大的聚合力,使整个班的同学紧密地团结在一起,拧成一股绳,使班级充满积极进取的生命的活力。因此,班干部的选拔与培养在学校班级建设中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在学校班级建设中如何才能选拔和培养出一支德才兼备,充满朝气,富有进取精神,具有强大战斗力的干部队伍呢?下面本人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经历谈几点看法: 一、转变传统观念,提高对学生干部的选拔和培养的认识。 班干部是学校班级建设中的一支生力军,在传统的选拔标准中,成绩标准往往是选拔学生干部的核心要素,不可动摇,有时甚至被当着唯一的标准。选拔主要按班主任的意志,班干部任用“终身制”。而在班级工作实践中发现,成绩好的同学未必在管理的方面表现突出,工作得心应手。因此,我认为,在学生干部的选拔中应把能力放在第一位,对选拔对象在学习、思想品德、组织工作能力、兴趣爱好、社交能力等诸方面进行综合考察,并把选拔班干的权力交给学生,不能班主任说了算。传统的培养学生的方法就是组织学习,汇报工作,布置任务。而在引导舆论,培训干部,增强他们的公仆意识等方面却做得很少,几乎是空白。因此,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的今天,我们需要转变过去那种学生干部的选拔以班主任为主体,以学生成绩为标准,班干部不能自主管理的观念。把“选举权”还给学生,把管理权交给班委。班主任进行“宏观调控”, 帮助他们开展工作。 二、学生干部的选拔 1、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精心选拔学生干部。 班干部的选拔要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创造一个平等竞争的环境。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增强班干部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班干部由全体同学推荐。班主作对学生推荐的干部在组织管理能力、感召能力、责任心以及他们在学生中的威望进行综合考查,做到精心选拔。除了学生入学档案外,还要广泛征求意见,做细致深入的调查研究,从多方面对选拔对象进行考察,将推荐自荐与综合考察相结合,然后通过竟选演讲,公开投票选举。这样选举产生的班干部才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他们不仅在学生心目中具有很高的威信,而且组织管理能力强、主动性好、责任心高,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可以放手大胆使用。 2、学生干部的定期培训与试用 班主任的精力以及与学生接触的时间是有限的,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各个方面的导向也是有限的。因此,需要加强对班干部进行定期培训,采取多种形式,讲求实效。例如:召开民主生活会,开展“一帮一”活动,定期述职,评议等。培养学生干部要做学生“公仆”的意识,树立起为同学服务的思想,秉公办事,不护短,不包庇,不拉帮结派。在思想、生活、学习上真正关心爱护同学,和同学交朋友,帮助同学排忧解难,做同学的贴心人。通过培训有效发挥班干部的先锋表率作用,增强班委凝聚力。为确保班委干部的战斗力,班主任需要对新选举产生的学生干部进行培训后,给以两周时间的临时试用。经试用考察合格后再任用。 3、班干的轮换与任免 为了更好更多地的给学生有锻炼的机会,可采用定期轮换班干部。在学生干部轮换时,要注意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宣传轮换班干的意义,消除对免职学生的偏见和心理压力。以继续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使班级核心力量更加坚强,更具战斗力。 在班干部任用期间,需强化对班干部言行的监督。对违纪班干需严肃处理,班规面前必须人人平等。对不称职者进行调换或撤换,同时表彰优秀,树立榜样。 当然,班主任还必须让学生知道,班干部也是人,也是有缺点的,也可以犯错误,只要他们在认识到自己的缺点或错误时,马上改正就行。将班干的管理工作置于学生的监督当中,促进班级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学生干部的培养 1、加强对学生干部的思想教育 培养学生干部首先要抓好学生干部的思想教育工作,要让他们意识到班级的好坏同自身工作的关系,以及带领全班同学共同进步的重要意义。要让他们树立起为班集体服务的思想,摆正自己与同学之间的关系。办事公正,杜绝不良之风,树立公仆意识,明确自己的职责。要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去取得全班同学的信任。例如:学习委员要在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成绩上胜人一筹。文娱委员在搞文娱活动时有表现出众的文艺演技和组织才能等,不能只摆空架子,要时时为表率,处处为先锋,从而树立起班干在学生心中的威信。 2、学生干部工作责任感的培养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班上的事与每个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班主任不可能时时都在学生身边,班级管理中的一些事务需要由班干部来负责处理,因此,培养班干部责任感十分重要。该让学生干部自己做的事,就让他们自己做,比如:班委的几个同学都有明确分工,该哪个同学负责的,这方面出了什么问题就由这个同学处理,班主任对学生干部做的事要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和范围。不能包办代替,同时要教育学生干部敢于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管结果的好坏,要鼓励他们敢作敢当,不能逃避责任,因为这样,既是对别人负责,又是对自己负责,对班级负责。 3、学生干部遇事沉着冷静的情感培养 人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班主任需要帮助学生干部学会控制自己的情感,注意把个人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快乐与烦恼,同班级工作责任严格区分开来。如:教育他们学会换位思考,把自己放在对方的位置,设身处地考虑问题,客观的分析问题,避免简单草率从事;学会调查分析,看待事物不要带有任何成见,采用实事求是的态度。特别是对那些有过“前科”的学生要针对实际情况进行冷静分析。以平常心态,心平气和地处理同学中的每一件事。 4、学生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的培养 学生干部是班主任的左臂右膀。特别在中学,他们能够主动去考虑日常工作的安排与管理方法,对班级工作能主动去想办法、提建议、甚至能组织学生去完成。班主任应大胆放手去让他们管理班务。例如:让班长组织主持班会,让学习委员和科代表组织全班同学的学科知识竟赛,让文娱委员组织文艺汇演。指导整个班委一起分析班级情况,共同制订班规及班级计划,弄清执行班规和制订计划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以及可供选择的方法等。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培养了他们的全局观念、公仆意识以及合作精神。从而达到优化班集体建设的目的。 5、学生干部人格个性的培养 现在的中小学,大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养成了较重的“娇气”他们大都往往不会料理自己的生活,更不用说去给别人办事和管理班级事务了。因此,班主任需时常提醒他要不怕吃苦,敢于做别人不愿做、不敢做的事。培养他们不怕困难,勇于进取的人格个性。 作为学生干部,时常与同学与老师打交道,难免会有不被理解甚至是误解的时候,这就需要有一个宽广 豁达的胸怀,忍得住气、受得了委屈。班主任要教育和培养他们具有广阔的胸襟。 另外,学生干部在学生心目中是班里的“官”类人物。班干部易产生“自己了不起,高人一等”的骄傲情绪,有时会自以为是。班主任需要及时提醒班干注意摆正自己的位置,培养他们养成经常进行自我反省的习惯。 总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班主任在学校班级建设过程中只要注重加强对学生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就可以开创班级工作的新局面,收到良好的育人效果。 参考文献: ①谢美新:《我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几点做法》、《广西教育》,2001年版,第54期第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