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幼儿园教师时刻把幼儿的安危放在心上,把幼儿的安全工作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教师不要只把精力放在了教学的攀比上,把孩子当作工作评比砝码,更要尊重幼儿的人身安全,凡是幼儿在园期间就要做到时时处处都有人想着、看着孩子,对孩子做到“放手不放眼,放眼不放心”,随时留意与幼儿安全有关的事情提高责任心,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
3、对于聘请保姆照顾孩子的家庭,作为聘请方的家长一定要到正规的家政公司聘请保姆,最好请有相关经验和常识的人。同时作为受聘的保姆也应当加强自己的责任心,带孩子时就要安心带孩子,把幼儿的安全放在心上,并学习一些应对突发事件的方法。比如报警电话、急救电话,遇到事情时稳定情绪寻求帮助,提高自身素质。
(二)、 提高安全意识消除幼儿生活中的安全隐患
1、 家庭中发生的意外伤害多与家庭内的生活活动有关,所以,在家庭方面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应让幼儿远离火源、厨灶、电灯、火柴和家用电器。刀具、剪刀、锋利的物体、碎玻璃都有可能导致严重的意外伤害,应把这些物体放置在幼儿拿不到的地方。再有,幼儿喜欢将东西放入嘴中,应把细小物品放置在他们拿不到的地方,以防止小孩吞下导致窒息。切勿将毒药、药品、漂白剂、酸剂和液体燃料储存在饮用水瓶中,应将此类物品储存在贴有明显标签的容器中,并避免幼儿看到或拿到。由于幼儿喜爱攀爬,因而应保证楼梯、阳台、屋顶、窗户和玩耍场所的安全,以防止幼儿跌落。
2、幼儿园在保护幼儿免受伤害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幼儿园方面首先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消除各种安全隐患。如定期检查幼儿园房屋、围墙护栏、等建筑物和大型运动器械、幼儿活动场地以保障大的场所的安全。室内地面最好铺地板或地毯,卫生间地面应铺防滑材料。电器和一些易碎尖锐的必用品要防止幼儿拿不到的地方。在投放玩具方面,应注意玩具的适龄性和安全性,避免劣质玩具中藏有尖锐的东西伤害幼儿。同时幼儿园安全检查制度、幼儿接送制度、度食品卫生制度、卫生消毒隔离制度、发现安全隐患报告制度等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制度,做到有制度有检查,却保幼儿在园方方面面的安全。
3、 社区的管理与服务功能,应为防止幼儿受到伤害,进一步发挥和完善其作用。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社会组织机构,进行幼儿意外伤害的安全教育,加强人们对幼儿意外伤害的认识和了解。相关人员要定期检查社区内的设施安全,如发现隐患要及时处理或表示明显标志。对于新建的健身器材不适合幼儿玩的要有明显提示。同时还要在社区开展出行安全教育和行车规范检查,为幼儿出行避免意外提供有利条件。 (三)、对幼儿进行安全意识教育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1、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有意识地向孩子讲解一些安全常识。孩子年幼无知,没有生活阅历和经验,对于某些事情他们偏偏喜欢做一些危险的尝试。因此,与其事后教育,不如防患于未然。家长在向孩子提出一些安全规则时,应耐心地讲清原因,如不要把手指放到门缝里,否则会推门时夹伤手指;不要在马路上玩耍,因为车子太多,以免撞到,很危险。或是通过看电视、听故事以及让孩子亲眼所见由于不注意安全而导致灾难的事例,丰富孩子一些简单的社会经验,进而向他们提出一些安全规则。幼儿明白了如果这样做的危险和后果,理解了家长的限制是出于对自己的爱护,也就不会去贸然尝试了。同时也增强了孩子的自我防范意识。
2、 儿童的动作协调能力、反应速度以及手、腿肌肉的力量,是影响幼儿自护能力、从而造成事故的重要因素。在紧急情况发生时,能迅速脱险的通常是那些身体协调性好动作灵敏的幼儿,原因在于他们反应速度快,动作协调能力强。所以家长和教师应从提高儿童自护能力的新角度去重视幼儿儿体能锻炼,经常组织他们参加一些如:跑步、打球、体育游戏、户外活动及远足运动等,在增强幼儿体质的同时,提高动儿自护能力。同时,增加开展安全教育的活动,开展安全知识讲座、竞赛,以强化学习内容;安排实战演习增强幼儿自救技能;通过各种教育渠道和方式并充分利用多种媒体资源,传授自我防护的知识和技能;幼儿园也应充分发挥并利用其优势资源,加强安全教育和健康教育,真正唤醒幼儿的安全意识。
总之,幼儿能否安全、健康的成长牵动着每一个人,也标志着我们社会的进步与和谐。幼儿意外伤害的防范要靠全社会、幼儿工作者、医务工作者、家长、老师的共同努力。我想只要我们大家都意识到幼儿意外伤害事故的严重性,处处、事事、时时都把安全放在首位,提高安全意识、增强安全知识与意外防范知识的学习,幼儿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就会得到抑制,机率就可以降到最低。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