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在其他论文栏目,由论文格式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www.lwgsw.com,更多论文,请点论文格式范文查看
试论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让小学英语课堂插上兴趣的羽翼
「摘要」:《英语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根据有关专家的研究表明,只要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他才乐意学,只有乐意学才能不怕困难地把它学好。从而可知,兴趣对于学习英语非常重要。但是大部分学生在接触了英语后,都觉得英语单调枯燥无味,并产生了厌烦的情绪。本文针对小学生学习英语的这一普遍现象,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以小学生的认知结构和接受能力为基础,从激发、提高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方面入手,对培养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策略进行了一番论述。
「关键词」:学习兴趣 培养兴趣的策略 激发兴趣 提高兴趣 保持兴趣
[《教育心理学》,章永生 ,河北出版社
]兴趣是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或趋近的倾向。这种倾向是和一定的情感联系着的。一个学习兴趣浓厚的学生,对各种现象和问题会产生惊异感。在学习过程中,他能灌注全部热情,兴致勃勃,津津有味,甚至会达到对所学知识迷恋不舍的地步;在学习后,他会产生满足感,觉得书是他的良师益友,自己从中受到了启迪,并由此产生欢快、惬意的心情,所以,学习兴趣是人才成长的“起点”。
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初级阶段往往都兴致勃勃,但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加,学习要求的提高,知识难度的增大等原因,大部分学生觉得英语单调枯燥无味,并产生了厌烦的情绪。因此,我认为教师有必要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因利势导、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呢?
一、激发兴趣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愉快而活跃的精神世界,只有在学生不感到自己是被教育的对象时才能实现。也就是说只有师生双方达到和谐、互动、统一的境界才能让英语学习充满愉悦。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是让英语学习充满愉悦的基础,也是拓展学生精神生活空间的基本要求,同时良好的师生关系本身对学生课堂精神生活具有发展意义。那么,如何建立这种关系呢?我认为当前教师要做到四让:让学生提出疑惑之处;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与伙伴商讨意见相左之处;让学生敢于对老师说“NO”。让学生树立起民主、平等的意识,形成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教学氛围,从而让英语课堂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
(二)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任何教育内容都来源于生活,英语也不例外。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把抽象而枯燥的语言符号转化为具体生动的生活情境。语言来源于生活,人们对语言的敏锐感受是和对生活的敏锐感受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教学时我们要尽可能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积累和感受来创设情境。英语教材内容有相当一部分可以在当时的环境中找到或随机创设出模拟情境,如利用学生的座位可以操练表示方位的介词;教学现在进行时可利用当时师生的活动和动作,还可以就学校或学生熟悉的事或活动进行英语表述;在教学有关天气内容的对话时,
可就上一周的天气进行语言交际等等。
(三)游戏入课堂,增加课堂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游戏便是儿童最喜欢、最乐意接受的教学方式。著名教育家陈鹤群先生说过:“小孩生来是好玩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游戏寓教于乐,有利于延长学生注意力的保持时间,同时还能激发其学习兴趣,从而有效地参与教学。因此,我们应常把各个环节的知识融于游戏之中,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英语,这样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乐学。如听音做动作,教师说出swim这个单词,学生马上用双手拨水做游泳状,一边做一边欣赏,笑声充满课堂,紧张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
二、提高兴趣
(一)善改教材,在真实语境中提高兴趣
学习英语的场所是课堂,而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交际,这就注定了英语课堂与交际密不可分。一堂好的英语课应当是教师与学生机智之光的闪耀,应该是教师用真情和理解与学生交流和沟通的充分体现,应该是满足学生活动欲望和创造欲望的生气盎然的活动场所。教师要唤起“情”,激起“趣”,要让学生在真实中交际,只有活用教材,挖掘深度,拓宽广度,才能给学生创造一个真实的情境。
如果我们留心教材的编写特征,定会发现很多英语课都可以设计成一个个或生动,或感人,或趣味横生的故事。也许这个故事很平凡,但它也是生动生活的剪影,也或许这个故事充满童趣,但它也是真实生活的写照。在故事中师生互相交流、活动,享受语言的魅力,体味生活的乐趣。
(二)因材施教,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方法
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不同的学习阶段表现是不同的。在小学入门阶段,学生兴趣表现在好奇心上;在对话教学阶段中,他们的兴趣表现在表现欲望和表演的成功感上;在课文教学阶段,则表现在对课文的认知能力、记忆能力、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上。因此,在高年级阶段,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独立认知课文,自主探究句型和语法现象,使学生获得思维品质的提高。要重视引导学生养成语言积累的习惯,提高记忆能力,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要重视引导学生口头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和创造性使用英语表达事物或想法,获得运用英语的成功感。这样一来,学生既有积累语言的厚重感,又有学以致用的成就感,就能在课文学习中兴趣越来越浓。
(三)关注后进生,用信任去激发学习热情
英语教学中经常会碰到英语学困生,他们在英语课堂上很被动,也往往令老师很头疼。怎样让他们变被动为主动呢?英语后进生也有可取之处,如果老师能多给他们创造机会,用信任去激发他们的热情,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我想比批评或冷落更有效,更能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成功体验是指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之后产生一种高强度的情绪体验,它能唤醒人的心灵,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深层兴趣,是学生丰富的精神生活的原动力。在课堂中教师既要顾及到,也要考虑到语言教学的要求要分层、分段落。如教学食品单词时,多教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学生喜爱的食品单词,这能满足能力较强的学生的需求;对有困难的学生,则可将语言要求分解细化,或听、或说、或听说并进。结合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分别提不同的要求,才能让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才能达到“Learning is fun.Learning is not punishment.Lwarning is not suffering.”的境界。
三、保持兴趣
(一)环境布置,让英语常驻教室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我们应该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你瞧,每天的黑板写了又擦,擦了又写,不是一片天天面对的英语天地吗?教室四壁,黑板讲台,不是最佳资源吗?英语是外语,更应拓展学习资源和创造实践机会,让它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于是,我们可以做些英语小贴士,致力于营造英语学习的环境,丰富英语的积累,逐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英语语感和善于积累的习惯。
(二)趣味作业设计,让英语在课外延伸
Education must be fun!教师应用自己的全部力量把教学工作变成学生欢欣鼓舞和全面发展的源泉。课外作业是整个施教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上课的延续。那如何做到“乐做乐学”呢?如今,越来越多的英语出现在我们的周围,只要稍加留意,学生们就会发现英文商标、广告、标牌处处可见,只要教师勤于观察,善于设计,英语的课外作业也可以变得很有趣。如学习英文字母时,可以布置学生自己收集、摘抄这些英语字母。此类作业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长知识,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觉学习的意识。
除了这些,我们还可以布置学生“学做小演员”,通过分角色表演来巩固对话;可以设计“藏一藏”、“找一找”、“传一传”、“问一问”的游戏来巩固“Where is it?”句型;可以引导学生“学做小调查员”来巩固句型“Can you……?”;可以引导学生“编辑”手抄报,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总之,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开动脑筋,精心设计课外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有学生的作业兴趣长存,良好的作业效果才能长存。
英语作为“教育面向世界”的重要学科,在新形势下它的作用显得更加突出。作为英语教师,我们的任务应是“teach students how to learn English”而不仅是“teach students English”。在教学中,我们多用一份心,也许给予学生的是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