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新型教师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素质,从增加45分钟效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育水平三方面进行阐述,做一个新型的教师。
[关 键 词] 新型教师 课堂效率 提高教学质量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教育成了人们普通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教师这一角色越来越重要。在新的形势下,教师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素质是关键。我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教师应增强45分钟效率。 (一)要提高45分钟效率首先教师要认真备课,做到心中有底,怎么上思路清晰,考虑怎样讲学生最容易接受、掌握。以数学教学为例,过去课堂教学模式一般是“复习→讲授新课→巩固练习→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其中心是传授知识,表现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很难成为主体。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教师应努力构建课堂教学模式,“提出问题→师生活动→分析过程→巩固应用”。第一步教师将课本知识问题化,上课首先提出,提出的方式可以是板书、投影。第二步应围绕提出的问题展开思维活动。学生先单独思考后进行以小组方式的活动。这里或许有的教师认为小组讨论纯粹是浪费时间,我本人认为小组讨论还是大有好处的。当然首先要独立思考,再来讨论。这样对自己的不足之处,同学会给予帮助,而且讨论出来的知识结论记忆特别犹新,也容易理解。教师在学生小组讨论时可在全班巡视、答疑、发现和寻找学生思维活动的“火花”。第三步,估计全班60%以上学生能解答提出的问题时,教师此时应引导学生分析知识并指出方法、归纳知识。第四步,师生共同分析练习,总结解题规律。这样真正体现了学生的积极参与。 (二)要提高45分钟效率,学生注意力集中与否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要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可以多提问学生。初中段的学生毕竟还处在未成熟、未发展阶段,对许多事物无辨别能力、控制能力,上课教师要是滔滔不绝讲个不停,学生就会听得云里来雾里去,学生的注意力肯定会分散,为吸引学生思考,可设计简单的题目让基础较差的同学回答,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即使他回答得不够准确,也应先加以表扬。持之以恒,他们对学习就不再感到那么无聊,渐渐地帮他们培养起学习的信心。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设计尽可能多的活动让学生参与。如让几个同学用脚去测,也让几个同学伸直手一个接着一个排着测,让学生既学会了估测的方法,也培养了兴趣。 (三)要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提高45分钟效率,必须提高学习兴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兴趣,所以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是关键。 ①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俗话说:“要给人一碗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社会在发展,知识在不断的更新,不断汲取知识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我要不断进行业务进修,经常寻找资料关注教学动态,平时还应不时地去听有经验教师的课,撰写论文等。 ②不断完善教师师德修养 a、奉献于教育事业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正体现了老师无私奉献精神,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确实应具有这种忠诚于教育事业的精神。 b、热爱学生 学生对某科任老师的感情和兴趣,可以迁移到该科学习上来,经常会听学生议论某老师“这老师,平时碰到总是昂着头,对我们爱理不理的,摆什么架子,还要经常批评学生,辱骂学生,还说学生不行,我看是自己还欠着点,才懒得学呢!”这种教师无法使学生喜欢,那么喜欢他的课更是无从说起。因此,教师应深入学生,不断与学生交流思想、感情,爱护、关心、尊重学生,才能得到学生的信任,从而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c、注意课堂中的语言艺术,为学生创设美境 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不断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个用词准确、语言流畅、词汇丰富的老师总能使课堂栩栩如生,引起学生持久的注意力和兴趣,经常重复某个字或某个词的老师是令人生厌、惹人发笑的。曾有个学生对我说:“我们小学有个老师经常在课上重复‘嗯’字,导致我们很多同学不在听课,而是专在数他一节课的130多个‘嗯’字,一学期下来,数学尖子生在升初中考中只得了59分。”可见教师的语言优美动听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在教学时应不断巧妙地运用幽默、夸张、形象、比喻等手法,活跃课堂气氛,令人兴奋,从而留下深刻印象。 d、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保持良好的情绪 要始终坚持“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好的教育”。面对学习差生,我们更需要有耐心。一遍听不懂讲两遍,两遍听不懂讲三遍,直到他听懂为止。有时我们会急于求成,对差生要求过高,最终教师出于“恨铁不成钢”的情感往往把责任归纳为学生笨、学习不积极,这样整个教育就进入师生互相埋怨,学生失败、教育失败的恶性循环之中。每位学生都不愿意一位满脸怒气、哀愁忧伤的教师在上面指手划脚,所以教师需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若动不动就发脾气,辱骂学生,那么学习的气氛被你充淡,学生可能再也不敢举手,学生于是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 二、要做好新型教师,要经常鼓励学生多想多问。 学问学问一靠学,二靠问。绝不能不懂装懂,把自己的不足之处隐盖起来,这样只能导致越来越差。最后你的问题就会像座山那么多,根本解决不了。我总鼓励学生只要你来问,老师会耐心给你讲解。有时候绞尽脑汁思考也想不出来的问题,经过问你对此题会记忆犹新,问过的题目影响特别深刻,同时也节省了时间。我让学生把一星期来的问题摘到摘错本上,利用周末时间把它弄懂,这样知识一点一点的积累,你的问题不会像座山那么多。如果学生能养成这一良好的习惯,成绩肯定会上来。 三、要做好新型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学生作业的批改也十分重要。 多年以来我都坚持全批全改,我想只有这样,才知道自己上课的漏洞在哪,才能及时掌握学生所学的情况。只有教师多花一些时间在学生作业、讲义上指出错误,学生订正起来也快。同时,教师认真了也影响着学生,肯定给学生做了榜样,学生也就会认真作业,不再稀里糊涂。 四、要做好新型教师,还应及时与家长沟通。 因为关靠学校方面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家庭教育对学生起着关键性作用。父母的思想方式、评价方式等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和学习过程。所以把好家庭这一关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教师应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使他们明白相互攀比之风给自己孩子的教育会带来什么后果,让他们知道学习的质量是需要一定的课业压力引起的心理紧张度作支撑的。恰当的课业压力可以转化为心理“紧张系统”,学生才会朝着目标不断努力。课业压力过轻会导致不能形成动机,课业压力过重则会导致无法实现目标而造成长期紧张,学习效率降低。学校与家庭对青少年的教育应和谐统一,共同了解学生,从而选择恰当的方法正确地教育孩子。 总之,要做好新型教师,需努力提高自身的各方面的素质,提高教育能力,适应新课程标准的实施。 参考文献 1、《中小学数学》2004年,第一期 2、《教师专业的需要和发展》,陈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