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
会计论文
金融论文
国际贸易
财务管理
人力资源
轻化工程
德语论文
工程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
信息计算科学
电气自动化
历史论文
机械设计
电子通信
英语论文
物流论文
电子商务
法律论文
工商管理
旅游管理
市场营销
电视制片管理
材料科学工程
汉语言文学
免费获取
制药工程
生物工程
包装工程
模具设计
测控专业
工业工程
教育管理
行政管理
应用物理
电子信息工程
服装设计工程
教育技术学
论文降重
通信工程
电子机电
印刷工程
土木工程
交通工程
食品科学
艺术设计
新闻专业
信息管理
给水排水工程
化学工程工艺
推广赚积分
付款方式
首页
|
毕业论文
|
论文格式
|
个人简历
|
工作总结
|
入党申请书
|
求职信
|
入团申请书
|
工作计划
|
免费论文
|
现成论文
|
论文同学网
|
全站搜索
搜索
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格式网
->
免费论文
->
其他论文
《红楼梦》读后感—林黛玉的悲剧人生
本论文在
其他论文
栏目,由
论文格式
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
www.lwgsw.com
,更多论文,请点
论文格式范文
查看 《红楼梦》读后感—林黛玉的悲剧人生
林黛玉的人生,是悲剧的人生。她的一生与泪水结缘。也许是因为前世的因缘,注定了今生为了还泪而来。解析她的人生悲剧中,有凄凉孤独的身世之悲,有不入世俗的性格之悲,有忧伤高雅的才情之悲,镜花水月的爱情之悲。本文谈谈自己读完《红楼梦》的感受,并结合剖析林黛玉的悲剧人生:
林黛玉,曹雪芹笔下的忧伤女子,也许是前世的因缘,注定了她一生的悲剧;也许是今生的无奈,注定了她泪眼涟涟;也许是命中的安排,注定了“玉带林中挂”。林黛玉,她是“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红楼众女子中绝对痴情的女子。她用整个的生命去追求真爱,视爱情为生命全部的她最终却在镜花水月的爱情幻想里,含恨而去。林黛玉就是这样一个奇女子,她迷离、梦幻、病态、柔弱、高雅、忧郁,用全部的生命演绎着人生的悲剧。
一、凄凉孤独的身世之悲
前世的因缘,注定了林黛玉一生的凄婉哀愁。林黛玉正是绛珠草的化身,而贾宝玉正是那赤瑕宫神瑛侍者。为报答灌溉之情,黛玉要将她一生的眼泪还他!若是今生不见他也罢,黛玉好歹能平平淡淡、安安康康地走过一生。偏偏地,命运的安排,还是将他们遇见了。自遇见了他,黛玉的泪水就未曾断过,直到香消玉损,直到泪干命尽。
前世的因缘,注定了她是逃不脱愁海的。而今生命运的坎坷,又注定了黛玉一辈子的孤独无助。
林黛玉,本是出生于豪门。其父林如海“乃是前科的探花,今已升至兰台寺大夫,本贯姑苏人氏,今钦点出为巡盐御史”,然而,遗憾的是“如海年已四十,只有一个三岁之子,偏又于去岁死了.虽有几房姬妾,奈他命中无子,亦无可如何之事.今只有嫡妻贾氏,生得一女,乳名黛玉,年方五岁.夫妻无子,故爱如珍宝,且又见他聪明清秀,便也欲使他读书识得几个字,不过假充养子之意,聊解膝下荒凉之叹。”幼时的黛玉,是幸福而快乐的,聪慧的她是父母心头的宝贝。
然而,这样的快乐是极其短暂的。在黛玉还没有来得及真切地体验幸福的天伦之乐时,母亲便撒手人寰,留下丈夫和幼小的女儿——黛玉。对一般的孩子来说,失去了母亲,就是失去了温暖的依靠。而对于体弱多病的黛玉来说,她更是多么需要母亲那温暖的怀抱啊!可是,无奈的,这是命运的安排,谁也无法左右!年近四十,内心凄凉的林如海,不得不作出决定:让黛玉投奔外祖母去。
二、不入世俗的性格之悲
林黛玉,出生豪门,可自小失去父母,寄人篱下。这样的生活经历和成长环境,使得她的性格必然与世俗格格不入。因为是出生豪门,她的身上自然有贵族身上那种特有的傲慢和高贵。可又因为是孤儿,寄人篱下,她又比一般人更自尊敏感,也比一般人更喜欢争强好胜,显示自己的才力。正因为这样的性格,在贾府里她既不得下人之心,也不讨主子欢喜。因此,在这复杂的大家庭里,她必然是处处碰壁,处处受伤的。
初到荣国府时,林黛玉留神地观看着一切,彬彬有礼地应接着一切。她似乎谨记着母亲的遗言:“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因此,她“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要多说一句话,不可多行一步路”……
起初如此地谨小慎微的林黛玉,后来便不再这么做了。很快地,她就给荣国府的人们,留下了“孤高自许,目无下尘”的印象。原来,她初来时的那种“留心”、“在意”等,都只不过是“恐被人耻笑了去”。
自父母双双离逝后,她在荣国府里的处境,更是难堪了。她深知自己不过是一个无家可归的孤儿罢了。她越发变得孤高、自尊了。那傲慢的外衣下,掩饰不住她内心深处的自卑。她心高气傲、她多疑地注视着周围的一切,她惟恐有人对她怀有歧视和轻蔑。周瑞家的送来了两枝宫花,她首先注意的不是它的“维妙新巧”,而是是否“别人不挑剩下的”。她就是这样自己折磨着自己纤细的身体和脆弱的心灵。
三、忧伤高雅的才情之悲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女子无才便是德”。没有才学的女子,没有独立的思想,因为能屈于命运的安排,或许能获得幸福的人生。幸福,有时只是一种内心的满足。如此说来,没有才学,又何尝不是一件好事!李清照,才气横天,然而,她的人生却“怎一个愁字了得”!
林黛玉,绝对可以堪称是一个诗化的才女。她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她不但读《四书》,而且喜欢读《西厢记》、《桃花扇》、《牡丹亭》等,对于许多名家诗人的作品,不仅熟读成诵,且有研究体会。她作诗才思敏捷、新颖独特。她的诗歌,能作得如此之好,不仅是因为她的聪慧和博学,更是因为,她是用心灵去感受生命中事物。即便那一草一木,一山一石,等极为平常的事物,都能触动她的情思,写下惊人之作。如此之高的才情,带给她的,究竟是快乐,还是悲伤,究竟是幸福,还是祸害?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咏白海棠〉
这首诗,既写尽了海棠的神韵,亦倾诉了她少女的衷情。尤其“娇羞默默同谁诉”一句,最为传神。这既是对海棠神韵的描摹,也是自我心灵的独白,她有刻骨铭心之言,但由于环境的压迫和封建意识的束缚,就是对同生共命的紫鹃、甚至对知音贾宝玉,也羞于启齿,只有闷在心里,自己煎熬。这样的诗,更充分地表现了黛玉的孤独、寂寞和痛苦。
林黛玉,就是这样一个用心灵写诗的才女。她把自己的灵魂,也融进了诗歌的境界中。用诗歌诉说内心的痛苦和忧愁,用诗歌感叹生命的无常与无奈。
四、镜花水月的爱情之悲
爱情,是林黛玉生命的全部。这么一个孤傲的女子,不屑功名,不屑利禄,她是红楼众女子中性情最真,用情最深的一个。她执著地追求着自己的爱情,毅然成为封建的叛逆者。她和贾宝玉的爱情经历了太多的曲折,然而终究是镜花水月,一场泪水相伴的美梦,如烟似雾,却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他们一见钟情。初次见面,林黛玉看贾宝玉,看到了“万种情思”;贾宝玉看林黛玉,看到了“心较比干多一窍”。初次见面,他们觉得彼此是熟人,似曾相识。也许是因为前世,他们在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早已相识,早已结下深情厚意。但更多的是因为,处于青春期少男少女的林黛玉和贾宝玉,他们都是对方心里理想的异性形象。林黛玉的字,就是贾宝玉起的。贾宝玉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林黛玉眉尖若蹙,用这两个字,岂不妙哉!这样的名字,其实也将预示着,未来的他们烦恼多于欢乐。贾宝玉初次见到了林黛玉,就上演惊心动魄的摔玉一幕,众人慌乱。而当晚,林黛玉便开始为他流泪了。在贾宝玉的要求下,贾宝玉与林黛玉住在一个空间里了。从此以后,两人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息同止。爱情的故事,也拉开了序幕……
林黛玉对贾宝玉掏胭脂的毛病,并不指责,反而嘱咐他干这些事,不要带出幌子;林黛玉从未要求贾宝玉求取功名,入仕为官,也从不对贾宝玉说那些“混帐话”。她对宝玉是真正的理解和关心。他们的心灵相通,他们是天生的一对有情人。
贾宝玉读《西厢记》,正看到“落红成阵”,只见一阵风吹过,把树上的桃花吹下一大半来,落得满身、满书、满地皆是。贾宝玉惟怕脚步把花践踏了,兜了那花瓣,抖在池内。那花瓣浮在水面,漂漂荡荡,竟流出了沁芳闸去了。这时,却遇见了来葬花的黛玉。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啊!同样的爱花,爱那纯洁的生命。贾宝玉引用唱词,“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
这一场相会,他们一同葬花,显露了他们共同的志趣;这一场相会,给了林黛玉一个展现内心情窦的机会,贾宝玉的及其推荐的《会真记》,拨动了少女黛玉的春心。他们的爱情,正式萌芽。然而,从一开始,他们的爱情,就含着对青春短暂、人生无常的感叹,就像易落的桃花、易逝的春光。也许,真正的爱情,从来就与苦愁相伴……
因为彼此相爱,却又没有正式交心。扑朔的情感总在折磨着一对真心相爱的情人。贾宝玉玉林黛玉,因为亲密,就要求更亲密。则不免又求全之毁、不虞之隙。追求完美的黛玉,眼里是容不得沙子的。她嫉妒着情敌薛宝钗,她害怕也担忧贾宝玉有了姐姐便忘了妹妹。于是,怄气、冲撞、苦闷,成了他们爱情生活的重要内容。
林黛玉也有些痴病的,也每用假情试探。就因为她以为贾宝玉也将真心隐瞒了起来,只用假意。如此两人原本是一个心,但多生了枝叶,反弄成两个心了。求近之心,反弄成疏远。爱情的折磨,黛玉越发心碎。流不尽的泪水,是真的为了还他前世的恩情。柔弱的身躯,岂能承受如此之重的心灵负担!
综观林黛玉的一生,是痛苦的、忧伤的、悲剧的一生。她的人生悲剧,是性格的悲剧,是爱情的悲剧。这样的悲剧人生,是命运的安排,更是封建礼教制压的结果。
曹雪芹,他的人生命运就是悲剧性的。他爱所有的女儿,同情所有女儿的生命。他“见了女儿便清爽”,可是女儿的生命终究逃不脱封建礼教的压制。
林黛玉,是他笔下最美丽的女子,是金陵十二钗之首。林黛玉的身上有女子的柔弱,有女子的真性情,有才女的聪慧,有诗人的忧伤……曹雪芹爱她,可是也无奈地给予了她悲剧的人生。
封建制度,扼杀了纯真的爱情,也压制着做人的真性。追求自由,追求完美,追求爱情,林黛玉毅然成为封建制度的叛逆者,也就注定了悲剧的人生。
生在那样的制度下,遭受那样的人生境遇,那样的性格与才情,林黛玉的悲剧人生是必然的,也是很无奈的。让人痛心,让人伤感……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怎样做新型教师 提高课堂..
下一篇
:
大班集体教育活动中的有效提问
Tags:
《红楼梦》
读后感
林黛玉
悲剧
人生
【
收藏
】 【
返回顶部
】
人力资源论文
金融论文
会计论文
财务论文
法律论文
物流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其他论文
保险学免费论文
财政学免费论文
工程管理免费论文
经济学免费论文
市场营销免费论文
投资学免费论文
信息管理免费论文
行政管理免费论文
财务会计论文格式
数学教育论文格式
数学与应用数学论文
物流论文格式范文
财务管理论文格式
营销论文格式范文
人力资源论文格式
电子商务毕业论文
法律专业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论文
计算机毕业论文
教育管理毕业论文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
心理学毕业论文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中文系文学论文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