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幼儿特殊的教育的方法 【摘要】通过幼儿的个性表现,分析幼儿的个性发展,发现家长陪伴、环境是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另外,自闭症幼儿的出现,又引出一系列培养幼儿的方案,本文将详细介绍。 【关键词】性格、培养、环境、爱心 一、分析幼儿个性发展情况 通过孩子的表现,我与其家长进行沟通。发现孩子在家也有这种情况出现,同时我还了解孩子都是由祖辈带的,孩子的父母都是双职工,平时父母都很忙,很少陪孩子。孩子都是自己,自己一个人玩的时间长,也很少出去玩,这给孩子养成孤独的性格。这让孩子不懂得与同伴交往,也很容易发脾气,整天做些激动的行为让大人注意。孩子学习的空间是在家里,家里只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不在家,一般爷爷奶奶都不和孩子玩的,只让孩子自己一个人玩。孩子学习的机会更小了。孩子感到迷茫,在孩子心目中,只要自己激动就会有人关注他,每次他得不到满足就用行为来表示,引起大家的注意。孩子长期是这样,对孩子不利于发展,让家长知道孩子这种的情况的严重性。我们采取家园共育,把孩子不良习惯改正。在教育过程有些情况出现,我都与家长讲一个要求,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要坚持,不能半途而废,这样孩子更加不利发展。家长听到了,都开始重视起来,也积极配合我们老师的要求,如家长发现有更好的方法或意见,都可以与老师沟通从而采取更好的办法,同时老师也发现更好的育儿方法或意见,也与家长进行沟通。 在班上不只有文文有这情况出现,我们班上还有一个孩子也是这样,他与文文不一样,他妈妈专门的在家带他而不工作,但是他爸爸很少在家,都是在外面工作。这孩子特别喜欢学习,他妈妈就不教他,认他自己发展。在班上我发现孩子开心或得不到满足是,都会大声叫,与他讲道理时,他就不听你的,就一直说:“妈妈在哪?”有时就说妈妈、妈妈在哪?孩子这种情况是缺乏父爱,不懂得与同伴交往,身为家长应该多点陪孩子,增进孩子与家长的亲子关系,不是意味给孩子物质上的满足就可以,孩子需要的不是这些,而是要家长给孩子的“爱”,孩子每个时段都有一定的敏感期,只要抓住孩子的敏感期,注重培养孩子,孩子能更好的发展,而不是看别人做什么,我们也跟着做,孩子长期时间就会失去兴趣,如孩子错失这个敏感期,就得不到更好的发展。从这件事情得知,孩子可以自由发展,可不能让孩子盲目自己去发展,孩子自己发展时,是没有控制力的,什么都不懂,他需要有一个人作他的引导者,他就会有明确的目的去发展。 从以上两个例子来看,我发现孩子能健康发展,是需要家长陪伴作为孩子的引导者,环境是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所以都不可缺一,它们都是相互依存的。 二、自闭症幼儿有哪些状况出现 不懂得与他人交往,自己躲在一边玩,在玩的过程都是自己一个人,而且很高兴, 一边玩,一边自己说话,自己答,有别的孩子加入他就不会玩了,就在一边看别人玩。他也不会与同伴说话,只要自己喜欢的,就玩或就不理你自己玩就可以。 与乐乐交谈时,他不像同伴说话的,别人问他问题时,他不是马上回答你的问题, 而是把自己的想说的告诉你,而且他回答的问题都是重覆的。有语言交流障碍,自己不会完整说出一句话。 有严重的挑食习惯,他想吃的就吃,不想吃的就不吃,无论你跟他讲道理也听不到 的,只要你抓住他的手,让他的眼睛看着你,不能离开你的视线,他才会听你讲道理,讲道理时,你要直接地告诉他,这样做是不对的,孩子才会明白你说的话。 以上有这种情况的小朋友,我们都不能采取强迫的方法进行教育孩子,孩子会出现叛逆的情绪,孩子就不听你说的话,你说什么话都听不进入的,这种孩子我们要有耐心的教导他,他发脾气时,我们就等他情绪稳定下来,再跟他讲道理,他就会听你说,我们孩子要看着我们的眼神,我们通过眼神和语言,让孩子感到自己有人在重视他,他就会认真你讲,他就会慢慢改变性格。 三、培养快乐而稳定的情绪 为了让幼儿健康的成长,父母应尽可能多地与幼儿接触,与他玩耍,多点同他谈话,给他唱歌。包括那些看起来不太费事,也不太哭闹的孩子,不可因他天性安静而让他一个人呆着。被忽略的孩子同样出现“淡漠人生”。 1岁左右孩子与父母形成亲子感情的依恋,只有安全型依赖的孩子才易于养成快乐而稳定的情绪特性。因为他对成人有一定的信赖感,不怕母亲离开,所以他是快乐而安静的。而未建立安全感和对成人信赖感,经常担心母亲离开,他经常处于不快乐、情绪不安的状态。久而久之,不具安全依恋的孩子会变得易激惹、焦虑、担心,不肯探索事物,不愿接近生人的人格特性,从而在认知和社交技能上的发展均受局限,所以,父母应注意在孩子不同年龄阶段的不同情绪要求,给予不同内容的感情照顾,帮助孩子适应成人神会中对他来说是不可避免的环境要求,这将有助逐渐培养孩子快乐而稳定的情绪。孩子就会感到自己不是一个人的,要不孩子就会感到自己是一个人的,就不会与同伴、家人交往,孩子性格就会变得孤僻,严重时他完全就不会与人交流,这孩子一生都会受到影响,孩子的世界只有自己,没有他人出现,我们要给这样的孩子多点关爱,不是把孩子放在一边不管。 四、爱及其源泉 现在大部分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父母都会尽量给孩子满足,只要孩子需要什么,父母都给他,结果给孩子养成要什么就有什么的习惯,如孩子的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就发脾气,这不是爱孩子,这是害孩子,孩子需要的不是物质,而是父母给自己多点关爱,多陪自己到外面出去走走、玩玩。 与儿童生活在一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变得温和、亲切、人们就不会互相猜疑。人的生命恰恰就发源于此。成年人据有一种为了爱而保护他人的冲动。正如我们在儿童身上所感觉到得那样,成年人之间也隐涵着爱,因为人与人也有一种团结的力量。没有爱就不会产生这种团结的力量。 五、让幼儿正常发展 作为一名教师或家长,我们应该给孩子良好的生活环境,让孩子有个美好的童年生活,而不是要孩子像别人一样要学很多知识,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性,他们学习是通过游戏,在游戏过程中他们学会很多关于日常生活的知识,孩子学习要求是很简单的,是通过自己直观性去做事情,不像成人那样,做什么事情都要通过深思熟虑才去做。让幼儿自由发展时,作为家长或老师,要作为他们的引导者,带领他们给一个正确的方向。在家庭我们都要给孩子一个温馨的家,让孩子感到幸福、有安全感,让孩子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的,他身边周围有很多人在关心他,爱护他。 这说明一件事情,孩子需要人们的关爱,在孩子的心目中需要“爱”,“爱”是最主要的,这样给孩子了解到世界上有这么多人爱自己,自己在别人的心目中也占有一定的地位。但是我们可以给孩子一个有“爱”的环境,不是一个过于宠爱的环境,这样会害了孩子,切忌这一点。
参考文献 蒙台梭利:《有吸收力的心灵》第419页 孟绍兰:《婴儿心理学》第329页 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教学用书:《儿童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