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孤独症及治疗方法 ——孤独症的症状、原因、治疗方法 孤独症症状 1、孤独离群,不会与人建立正常的联系 即是缺乏与人交往。交流的倾向,有的患儿从婴儿时期起就表现这一特征,如从小就和父母亲不亲,也不喜欢要人抱,当人要抱起他时不伸手表现期待要抱起的姿势,不主动找小孩玩,别人找他玩时表现躲避,对呼唤没有反应,总喜欢自己单独活动,自己玩。他们的孤独还表现在对周围的事不关心,似乎是听而不闻,视而不见,自己愿意怎样做就怎样做,毫无顾忌,旁若无人,周围发生什么事似乎都与他无关,很难引起他的兴趣和注意,目光经常变化,另外他们的目光不注视对方甚至回避对方的目光,平时活动时目光也游移不定,看人时常眯着眼,斜视或余光等,很少正视也很少表现微笑,也从不会和人打招呼。 2、言语障碍十分突出 大多数患儿言语很少,严重的病例几乎终生不语,会说会用的词汇有限,并且即使有的患儿会说,也常常不愿说话而宁可以手势代替。有的会说话,但声音很小,很低或自言自语重复一些单调的话。有的患儿只会模仿别人说过的话,而不会用自己的语言来进行交谈。不少患儿不会提问或回答问题,只是重复别人的问话。 3、兴趣狭窄,行为刻板重复 孤独症儿童常常在较长时间里专注于某种或几种游戏或活动,如着迷于旋转锅盖,单调地摆放积木块,热衷于观看电视广告和天气预报,面对通常儿童们喜欢的动画片,儿童电视,电影则毫无兴趣,一些患儿天天要吃同样的饭菜,出门要走相同的路线,排便要求一样的便器,如有变动则大哭大闹表现明显的焦虑反应,不肯改变其原来形成的习惯和行为方式,难以适应新环境。 4、大多智力发育落后及不均衡 多数智力发育比同龄儿迟钝,少数患儿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但其在智力活动的某一方面有的又出奇地好,令人不可思议,有不少患儿的机械记忆能力很强,尤其对文字符号的记忆能力。 孤独症病因 1、概述 目前病因不明,不能阐明孤独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但至少把它看成是多种生物学原因引起的广泛发育障碍。 2、遗传因素 3、 感染和免疫因素 判断儿童孤独症的11大标准 如果婴幼儿在成长过程中表现出以下特征,那么极有可能患上了孤独症。一、当婴儿盯着父母或者照顾他的人时,却没有表现出高兴的反应。二、5个月左右的孩子,不发出交流的咿呀声。三、不能辨认出父母的声音,当爸爸妈妈叫他名字时没有反应。四、不和别人进行眼神交流。五、9个月后才发出咿呀声。六、说话前很少配合手势,如挥动小手。七、拿着某样东西,反复重复一个动作。八、16个月大时还不能说出一个字。九、一周岁时仍不会发出咿呀声,而且也不做任何交流性手势。十、两周岁不能说两个字的词语。十一、即使会说话了,但却缺乏语言技巧。 孤独症治疗方法 1、心理治疗法 2、医药疗法 3、教育疗法 4、行为治疗法 5、其它疗法 感觉统合训练 自闭症(孤独症)是一种儿童脑功能的失常,从它被人认识开始,一直被许多专家和父母所困惑。导致自闭症的原因还不是很清楚,但自闭症的儿盘显现出许多感觉处理不良的现象,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触觉学习的不足.但它所衍生的问题远远超过一般单纯的触觉敏感或迟钝。这些儿童如触觉不足的儿童。其大脑对感觉的分辨能力不好,甚至极差。 他们的大脑可以接受感觉信息.所以他们大部分是可以学习的,只是大脑分辨信息的能力非常奇特,常常是接受其中一部分,另一部分则完全拒绝,显示脑干的前庭觉系统有很大问题.过滤及选择的方式非常的奇特。只要能进到大脑皮层的信息,自闭症儿童会学得比任何人都好;进不去的部分,则似乎如何加强刺激都没有用。 自闭症儿童除了少数有讲言障碍外,大多能讲话,只是他们的耐汇很少.就喜欢用固定的几种。发音上虽然也不错,但缺乏抑扬顿挫,声高和频率变化很少。对很多刺激经常没有反应.没有喜欢也没有厌恶,甚至自伤或攻击他人的现象。 1、感觉统合失常的生理基础 2、感觉统合不足的危害 3、平衡感是人类行动的基础 4、本体感是自信心和创造力的根 高频音乐疗法 促进孤独症幼儿语言发展的几个策略 自闭症幼儿中普遍存在语言障碍,他们主要表现为语言的理解能力以及运用能力发展很缓慢,他们不能及早地正确理解别人所说的的含义,或者是模棱两可,或者是断章取义;同时对语言结构掌握很差,只能讲些简单句、情景性的句子,句子结构及不完善。这一切阻碍了他们的发展。因此,对自闭症儿童的语言干预显得尤为重要。 在干预的过程中我们主要运用行为训练法对他们进行语言训练。在训练过程中注重环境的营造,即为幼儿创设融合性保教的大环境,其中物质环境和人际环境的创设为语言的训练打下了情感基础,因为对自闭症幼儿来说情感的建立是进行教育的第一步;同时运用游戏的方法来提高自闭症幼儿的接受性语言、模仿能力及游戏的水平,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所以游戏是对自闭症幼儿进行语言训练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一、注重环境优化,创设融合性保教的大环境 1、户外活动: 在创设融合性大环境中户外活动就是一个很好的环节。 2、创设游戏环境: A、角色游戏: 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为了引导自闭症幼儿玩角色游戏,老师经常带他们到普通班级参与角色游戏。 B、主题活动: 经常开展主题活动,不仅能训练孩子们的语言,还能促进孩子们之间的交往。 C、区域活动: 每天的区域活动也是自闭症幼儿最喜欢的活动。 二、训练策略: 策略一:用游戏法提高自闭症幼儿接受性语言能力,学习听懂指令并能执行。 活动1:小鸟飞 策略二:用游戏法提高自闭症幼儿的模仿能力,促进幼儿的自我及他我的认知;指导幼儿能用请求语和老师交谈。 模仿动作:游戏《请你照我这样做》 策略三:用游戏法提高自闭症幼儿的游戏能力,从而促进其应答性语言的发展。 其实,对自闭症儿童语言训练的各种方法和策略是融会贯通的,他们是交替使用的,是不能分割的整体,但自闭症儿童的差异太大,在训练中要因人而已。 游戏对孤独症康复的重要性 一.游戏治疗的定义 从出生到六岁以前,小孩子几乎一张开眼睛就开始玩,从个人的身体一直玩到各种玩具。游戏治疗则是给儿童游戏的机会,让他们用玩具来说或表达他们口语能力所无法描述清楚的感受。 二.游戏治疗的功能 游戏是儿童们最自然的一种自我表现方式。游戏治疗就是根据此事实给儿童机会,让他们表现出自己的感觉和问题。 三.游戏治疗的原则 原则一(接纳):以温和,容忍,接纳,关怀与宽恕,与孩子建立友善关系。 原则二(内省):微笑倾听孩子的表达和感受,并引导他领悟自己的行为,发展内省力。 原则三(自尊):帮助孩子保有自尊,鼓励孩子把握机会解决自己的问题,并亲自着手去做。 原则四(渐进):不急著要求孩子立即解决问题。 孤独症儿童家庭训练误区 孤独症儿童的家庭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训练效果的保障与维持。现将主要问题做以下概述: 一、以"医"代教,以为医药是解决问题唯一途径,从而造成家庭训练流于形式。 二、训练内容单一,单纯强调语言训练,忽视其他辅助训练,乃是家长们的又一个误区。 三、训练目的与手段混淆。 有人说,孤独症的儿童都是沉默的天使,他们拥有自己的世界,却不被外人所认识。下面将告诉大家,如何应对幼儿的自闭症: 五招应对儿童孤独症症 下面五招将有助于您决胜儿童孤独症症——— 第一招:早期发现 细察蛛丝 第二招:主动出击 无须等待 第三招:多管齐下 综合治疗 第四招:全面评估 因能而异 第五招:巧妙安排 坚持制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