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少先队组织建设规律的实践研究 [摘要] 少先队组织建设是少先队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少先队工作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重要保证 ,抓好辅导员队伍建设是重中之重,学校领导要重视少先队工作,而且要有一支团结进取、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加强少先队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完善已有的制度建立新的制度,加强制度的创新,建立学校的少先队组织结构,少先队组织建设魂在教育,抓好少先队管理、上好班队课、规范升旗仪式、实现队干部竞争轮换上岗,开展少先队主题教育活动,少先队员是真正主人,辅导员是组织者和建设者,以队员为主体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以队员为主体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以队员为主体开展主题队会活动,这样就能够使少先队组织建设规范化向着制度化、科学化和现代化方向前进。 [关健词]组织建设 少先队 辅导员
学校少先队的工作是通过组织来实现的,那什么是组织,组织在管理的作用是什么呢?陈孝彬主编的《教育管理学》一文中指出:“组织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而理性地分工合作,按照一定的规律建立联系和从事活动的社会单位。组织在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组织是社会活动的载体,是人们自觉地实现预定目标的工具;组织发挥聚合人们力量的作用;组织发挥着沟通的作用,使人们的活动更有效能和效率;组织发挥着教育作用。”[陈孝彬:《教育管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5月,第二版,第396页]因此加强少先队组织工作十分重要。 一、少先队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 学校组织建设的原则是:“精兵简政,以学校目标、任务相一致的原则;统一领导的原则;分工协作的原则;职、责、权相一致的原则;建立监督机制、促进民主管理的原则。”[陈孝彬:《教育管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5月,第二版,第412页]少先队组织也是属于学校组织的范畴,因此加强学校少先队组织建设也有遵循学校组织建设的原则。 根据学校组织建设的原则和组织在管理中的作用,学校少先队组织建设中存在着以下的问题: 1、少先队组织建设规范化发展不平衡。 2、少先队组织建设规范化的基础上特色建设有待加强。 3、少先队组织建设现代化的步伐还要进一步加快。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少先队工作也要在率先实现现代化。 4、大队辅导员队伍建设面临挑战,基层学校辅导员兼职过多,兼课过多。 5、中队辅导员队伍建设存在困难,中队辅导员一般兼任班主任工作,他们教育教学的任务繁重。 6、队干部培训工作要进一步加强。 二、少先队组织的建设措施 少先队组织建设是少先队员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少先队工作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重要保证,是对广大少先队员进行教育的有效载体,是少先队教育区别于学校教育以及其他教育途径的重要体现。以少先队建设为基础,以提高认识为前提,以检查督促为手段,努力加强和改进少先队组织建设,使组织建设向着规范化、现代化方向不断迈进。抓好少先队组织建设应从以下几面着手。 1.紧紧抓住辅导员队伍建设。 少先队辅导员队伍建设是少先队工作的基础性、全面性、战略性的工作,是重中之重,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对于推进少先队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少先队工作是否需要辅导员个人负责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没有个人负责就往往形成无人负责的现象。列宁说:“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一定的人对所管的一定的工作完全负责,只有明确的责任,才能促使高度的责任心和积极性,才能保证更合理地利用人力、物力,才便于检查工作,改进工作,实行奖罚。”[ 列宁.列宁全集.3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559
参考文献 1、陈孝彬:《教育管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5月,第二版,页码 2、http://www.bnsx.net,《少先队基层组织建设与优秀集体的创建》,华耀国 3、http://www.bjyouth.gov.cn,《关于进一步加强北京市少先队工作的意见》,共青团北京市委] 首先基层学校领导对少先队工作领导得力,并重视少先队工作,而且有一支团结、进取、高素质辅导员队伍。因为有什么的认识,就有什么样的行动。如果说,对少先队工作认识是准确的,清楚的,到位的话,少先队工作的开展就会有很强的针对性,如果说对少先队工作认识不准确、不清楚、不到位的话,少先队工作就是盲目的。因此,抓好少先队工作最重要的最关键的是解决好认识问题,特别是基层领导。少先队辅导员对少先队工作的认识问题,定位问题和在实际工作中怎样对待少先队工作的问题。少先队工作做得如何,辅导员的素质起着关键的作用,要通过提要求、促学习、搞活动、勤交流、抓典型、奖先进等措施,提高少先队辅导员的整体素质,督促辅导员平时认真学习少先队法规性文件,更新德育观念,通过各种方式的学习,使每一位辅导员做到平易近人,善解人意,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少先队员,让每一位少先队员产生积极进取的情感体验,以愉快的心境投入学习。 2.制定各种制度,规范健全管理制度。 少先队要加强有关少先队组织建设的制度建设,要完善已有的制度,建设新的制度,加强制度创新,使少先队组织建设进一步朝着制度化的方向迈进,以制度的不断完善,健全和创新进一步推进少先队组织建设的规范化,同时要加强制度落实情况的检查,确保好的制度能够落实,要建立制度落实的检查制度。 为了能形成一种激励机制来保障少先队活动正常地深入地开展,要制定少先队的管理制度,如晨检制度、家访制度、升国旗制度、少先队广播制度、校报专栏评比制度、班队会制度、小黄帽路队制度、午休检查制度、课间检查制度、早晨值勤制度、对干部例会制度。少先队充分利用各种检查评比,建立了少先队监督体系,培养一批批能干的检查员的小队干部。制定的各种制度要做到有检查、有记录、有小结、有评比并颁发流动红旗。通过有力的措施和少先队辅导员的共同努力,校园就会变得干净了,少先队员的语言就会变得文明了,少先队员的行为就会变得礼貌了。一个个良好的健康向上,团结互助的班集体也形成了。各种制度的建立,使少先队的教育活动都有条不紊地得到落实。 3.建立各种组织,构建管理网络. 拥有坚实高效的健全组织是任何一项工作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在基层学校内建立一支由校长、主任、大、中队辅导员及科任教师构成的德育工作骨干队伍,协助少先队工作,要在学校内建立大、中、小队。组织了一支由优秀少先队大中、小、队干部组成的《日常行为规范》检查监督小组,在学校外要建立一支由校外辅导员、法制辅导员、公安民警和有教子经验的好家长组成的热爱教育、热爱孩子的校外德育队伍来辅助少先队工作。红领巾一条街、劳动基地、德育基地、敬老院等成为培养少先队员劳动能力、激发爱祖国、爱劳动、爱科学情感的重要场所。这样,从学校领导、辅导员到热心教育的家长,都纳入了学校的德育管理网络,从而构建了一个全方位的庞大的工作体系,有效的保障了少先队工作的全面开展。 4.抓好少先队管理,注重少先队员教育。 少先队组织建设必须坚持立足教育,队员自主 岗位到人,长抓不懈的原则。组织建设重在建设,魂在教育。加强组织建设的目的是强化组织意识、组织观念的教育和养成。建设是为教育服务的。教育同时又是加强建设的保证。少先队辅导员要加强对队员的教育,锻炼队员当家作主的能力。同时,又通过能力的提高进一步做好组织建设工作。 认真上好班队课,班队课是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途径,辅导员重视这项工作,坚持上好班队课,这样就能培养少先队员们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少先队员的生活能力,推动了良好班风和校风的形成。 规范升旗制度,每周一升旗,全体师生都认真参加,仪式安排规范,严肃讲话内容,人员事先做好安排。请少先队小干部主持升国旗仪式,长期坚持每周由中队选拔升旗手,把人人争当升旗手作为学生上进的一条途径。 实行队干部竞争轮换上岗制度,少先队自我管理机构采用干部轮换制度,小干部竞争上岗制度等形式面向全体少先队员,使每一个少先队员公平竞争的机会,使一大批乐于为同学服务的优秀生、中等生甚至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成为队干部,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班级管理,为同学服务,在角色转换中提高自我教育。 队少先队员进行德育教育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各方面的合作,只有学校、社会、家庭协调一致,才能受到满意的教育效果。学校要十分重视家长学校工作,向家长介绍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进行有关家庭教育。辅导员则要坚持家纺,保持学校和家庭的联系。另外,每周维护“红领巾一条街”的卫生,定期请法制校长对少先队员进行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制意识,做遵纪守法的小公民,发挥德育基地、劳动基地的作用,适时组织学生参加活动,要适时邀请校外辅导员到学校做关于革命传统等方面的讲座。 5.开展少先队主题教育活动,让队员在自主气氛中发展 按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加强少先队组织建设,新时期少先队组织建设遇到了一些实际情况,产生了一些新问题,学校少先队辅导员必须与时俱进的精神品质面对新的情况。想出新的办法,总结新经验。要充分发挥少先队员和少先队小干部的聪明才智,使 他们成为加强和改进少先队组织建设的工作的主人,要大胆创新少先队组织建设的内容、方法、机制、形式,要大力推进观念创、体制创新。 在开展少先队主题教育中,队员是真正的主人,辅导员使组织者和引导者。 以队员为主体开展安国主义教育活动,革命的传统教育,由于时空的局限使他的接受性受到影响,要根据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感受革命先辈、英雄模范的崇高思想,组织少先队员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开展读爱国主义教育的书籍和读后感交流活动,开展讲革命传统故事比赛,革命歌曲演唱比赛活动,使少先队员了解了祖国的过去,感悟到了革命传统的精髓,从而净化了少先队员的心灵。少先队员懂得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数以万计的革命先辈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正是他们的付出努力和牺牲才使我们今天舒适的生活条件优美的学习环境。 以队员为主体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儿童学习的根本途径应该是活动,因为它是符合儿童的天性,符合儿童的心理需要。基层学校要以传统节日为支柱、因地制宜,有系统有计划地让少先队员走向社会接受爱祖国、爱家乡、爱大自然、爱科学、爱劳动以及安全环保的教育。使少先队员亲身感受体验社会生活与鲜活的社会生活融合在一起,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丰富生动的社会生活纳入少先队的视野,在推动少先队道德进行的同时,社会道德也实现了进步和发展。 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活动,少先队定期开展活动是加强少先队组织建设,向队员进行全方位思想品德教育,提高队员多方面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在对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少先队员的主动性,放手让少先队员去感知、欣赏、选择、创造,充分展示‘自我素质,进行自我素质和时间能力的目的’的人人参与主题队会。少先队员的综合能力就能得到提高,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也得到了提高。 综上所述,少先队组织建设始终坚持不断加强少先队组织建设规范化工作,努力提高少先队组织建设规范化向着制度化、科学化和现代化方向前进,不断向着特色建设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