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合理应用
[摘 要] 信息技术指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是当前一个世界热点。我国政府提出了“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教育的发展更是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使多媒体在优化课堂教学中发挥其重要功能,利用多媒体课件激活课堂,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及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真正使课堂达到最优化。及在应用中注意的一些问题起到让其他手段所达到不了的效果,真正做到“该用才用,用就用得最好”。: [关键词] 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激发、作用。 信息技术指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是当前一个世界热点。我国政府提出了“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而实现我国科教兴国就迫切要向科技找出路。教育的发展更是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近代新技术如幻灯,投影,录音,录象,广播,电视等,使知识的传播实现了时间与空间的超越,多年的教育实践证明,这些又称作视听媒体的新技术已成为教育教学的一种手段,教师手中的教的重要工具。 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阶段,小学数学必须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而多媒体课件正是这样一座桥梁。 如何使多媒体发挥最佳作用,我就以下几点体会: 一、多媒体在优化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功能 多媒体刺激强度大,可以调动学生的各种智力及非智力因素参与学习活动。在不同内容的课堂教学中,对课件进行精心设计,可以把学生由被动、机械的接受过程和单一的知识“储存”过程变为主动的思性的发现过程及多途径的知识“检索”及“储存”过程。 (一)运用多媒体导入 一节成功的可必须由每一个好的教学环节组成。而“开始”就是重要一环,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教师要抓住儿童的好奇心理,巧妙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那么究竟采用什么形式导入新课,方法很多,其中“多媒体电脑软件”就是一种,我在计算机上设计紧扣教材又有趣味性,生动活泼的软件,在教学活动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兴奋点,以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例如:在小学数学第一册第四册《位置顺序》中,我利用电脑课件作了一连串的动画,让学生始终保持在浓厚的兴趣中学会了描述位置的方法:在新授课中,我采用了用电脑课件中展示小动物运动会。由小故事引出,再出示小动物(学生会说那么多小动物哇)先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发现,怎样观察的怎样说,在课件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学生体验参照物不同,小动物的位置就不同,从中也巩固了他们的介绍位置和顺序的方法。我还给学生创设一定的想象空间,大胆创新,让学生想象谁会获胜,说理由,并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思想教育。这样的情境,孩子们怎能不愿意学呢? 又如,在第十一章《统计的初步知识》一课,我用一位小学生讲的小兔子拔萝卜的故事激起学生兴趣,再用声情并茂的课件续故事:这三只小兔子又来了,你们想不想认识认识它们呢?接着就引出三只小兔子的争吵,原来它们都说自己拔的最多,于是不需要老师说什么,这些孩子们就快速的想办法了,解决了问题就学会了统计的方法。 一位学生如果对数学发生兴趣,他就会酷爱数学的学习,就可以持久的集中注意力,保持清晰的感知,激发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思维,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形成“爱学—会学—学会”这样一个良性循环。萌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让学生满怀信心地参加学习探究数学的活动中。 教学“被除数,除数末尾有0的有余数除法时”,我首先出示电脑软件《八戒分桃》的“童话”故事,屏幕上出现了声情并茂的彩色画面:一天,猪八戒到花果山去玩,恰好悟空不在,八戒就带着30只小猴去摘了100个又大又红的桃子,然后对小猴说:“你们30人,每人得3个,剩下的一个就给猪伯伯我吧!”八戒怕小猴不相信,还列了一个算式呢!屏幕展示 没多久,悟空回来了,知道了这件事,斥责八戒不老实,欺骗了小猴, 吓得八戒连连磕头求饶,小猴们被弄得莫名其妙。“童话”故事放完后, 老师紧接着问学生:八戒为什么欺骗了小猴,悟空指责八戒不老实的理由在哪里,在学生围绕有情趣的情况下,老师趁热打铁揭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被除数,除数末尾有0的有余数除法”。这样导入新课为学习新知识做了良好的心理准备,学生很自然地积极地开动脑筋,寻求解答方法及答案。因此教师教起来就轻松多了。 (二)运用多媒体解决难点 在数学中,多媒体课件在解决概念上难点上更发挥其作用。 1.在概念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对一些易错的概念,小朋友要改正过来或是辨析清楚,往往很困难,就是这次改正过来了,下次又会忘记。教学中,我运用“多媒体”进行辨析,既具体形象,又易懂易记,能起到纠一正百的作用。如:在解答应用题“每本本子多少钱?”时,有的学生总是答成“每本本子6钱”,虽然教师多次纠正,但是还有学生“固执己见”。为了纠正这类问题,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动画故事软件:一次猪妈妈在检查猪宝宝的作业时,发现猪宝宝把问题“每本书多少钱”?答成“每本书8钱”,就问猪宝宝为什么要这么答?猪宝宝说:“老师说过,问你为什么就答什么”。猪妈妈接过话头:那么问你有多高,你就答有3高;问你有多重,你就答有4重;问你家有多少书,你就答有10书......”还没等故事讲完,下面的学生就迫不及待地举手叫了起来:“错了,错了......”教师因势利导,及时给予纠正,指出正确的答案,学生印象非常深刻,以后在也不会出现类似的错误了。 在第二册第七章《空间与图形》一课中,教师应找适当的机会让学生区分球与圆两个图形,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情景:我让学生给球设计一把它坐着最舒服的椅子之前,先适时的拿出一个球,随意的切一刀,让大家看看两个圆面,离着近的同学摸一摸这两个平面,再让他们去设计。同学们兴致高极了,于是就有了这样、那样的想法,小组一商量,就研究了一把圆形的椅子,中间要凹下去,一小半坐在下面,这样球坐上面就稳当了。这样的情境既给了学生们创造的机会,又体会了球与圆是不同的。 2.填补传统教具的空白. 传统的教学过程强调教学要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教育技术则改变了这个顺序,它可以把远方的东西放到学生眼前,把复杂的东西变的简单,把抽象的事物化为具体,可以把时间和空间放大,又可以把时间和空间缩小。怎样有利于学生的认识就怎样运用。如:找长方体的平行线时,同一平面上的平行线好找,但不在同不面上有没有平行线呢,即A//B吗? 在传统教具的配置中,这是一个空白。学生只能按教师的提示导引去凭空想象。这对差生来说是十分困难的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沿侧面的对角线切开平移,使学生亲眼看到原不在同一平面内的A线与B线出线现在同一平面内,这时就可以自然地得出结论:A//B。这样的演示不仅节省教学时间也使学生更加系统地看到了事物发展变化过程,在头脑中形成了深刻的表象,增强了空间的想象能力。类似的情况,在数学教学中很多。特别是立体几何部分的教学,有时一节课会出现好几个学生想象的难点,要求传统教具配置复盖所教的教学难点是不现实的。而多媒体软件设计则可以弥补这个空白。 多媒体教学使动静结合,引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融化了重难点,填补了以前教具的空白。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把形象化,具体化,感性化层次信息逐步被深化为抽象化,概念化,理性化浓缩信息资源转化为能量,量变带来质变。认知行为水平逐渐接近及至达到认知的目标。 (三)运用多媒体进行复习 在复习课上我巧设导语,预伏诱因,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学生兴趣。如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整理和复习”一课,上课开始,我们设计屏幕上出现一些零乱散落的珍珠。教师问道:“为了便于珍藏这些珍珠,你有什么办法?”学生各抒己见,当一位学生说用线把珍珠穿起来,不仅便于保存,而且还可以更好地展示它的美丽,电脑动态呈现用一根线穿珠的过程,一串晶莹剔透的珍珠出现在大屏幕上,教师顺势说“我们所学的知识就象这些散落的珍珠,只有经过及时整理,应用起来才很方便。”这一导入不仅为本课先罗列知识点,再由点穿线,最后形成知识网络的复习方法打下伏笔,而且使学学产生愉悦的心理状态,诱发了学生情感行为上的参与意识,学生强烈的复习欲望油然而生。 二、利用多媒体课件激活课堂,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一)创设情境鼓励求异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如果教师能抓住教材中所蕴涵的创造性因素,激起学生学习情境,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去研究问题,学生的创新意识会孕育而生。如我们教学“6以内的加减法”时,运用多媒体课体,屏幕上出现动画:一只漂亮的小白兔背着水果高兴的向家跑去,不小心装水果的布袋有一个破洞,掉出了2个,接着出现?+?=6,6-?=?这样一个问题启发学生求导思维,学生情绪高昂,个个跃跃欲试,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二)营造氛围,激活思维 每个人都有自我表现的要求,小学生成长尤为突出,当表示成功时,越发激起再表现的欲望。教学时,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营造一个生动活泼的氛围,把学生的自主权真正交给学生,打破常规思维束缚,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积极从不同途径,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主动搜索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培养创新精神。 三、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真正使课堂达到最优化,需注意几个问题: 教师必须有控制和应变的能力。 这不仅是计算机进入课堂辅助教学的前提,同时也是使这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真正服务于课堂的必备条件。 教师必须恰到好处地设计运用课件。 为课堂教学服务,这是运用计算机这一先进的最教媒体提高教学质量,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前提条件。 (三)教师必须要考虑到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注意到传统教学方法和传统媒体的有机结合。 由此看出,运用先进的点教手段,必须切实考虑到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做到适时适量适度。另外,先进的电教媒体与传统的教学媒体各有所长,它们不能互相取代,必要的板书绝不能用摄影或计算机代替,教师必要的课堂讲解也不能用录音机,录像所取代,投影能足以圆满的表述就不必再去设计计算机棵件,也就是要用课件,就要达到投影以及其他手段所达到不了的效果,真正做到“该用才用,用就用得最好”。